二世祖鄭祥,在家譜上記錄成鄭思聰。鄭祥的資料主要來源自清朝張廷玉主修的《明史》,明朝記錄朱元璋言行的《明太祖實錄》,明成祖朱棣的《明太宗實錄》,明朝的《皇明開國功臣錄》卷三十。 非常遺憾的是明成祖朱棣通過靖難之役把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奪過來後,把建文帝的資料全部銷毀了,中間也可能有關於鄭祥的記錄也不複存在。其餘資料來源自湖北公安黃山,石首繡林,江陵草市,白馬寺,鬆滋等鄭氏家譜。
遇春公在1361年攻克九江,娶九江謝氏,生長子鄭祥於1362年。洪武三年(1370)遇春公被封為滎陽侯。
二世祖思聰,本名鄭祥,在明史有記錄
家譜上的畫像
洪武14 年(1381年)遇春公從傅友德、藍玉、沐英領30萬大軍征雲南,帥楊文等經略城池屯堡。其子鄭詳從金吾軍中抽調隨大軍入雲南,在大理、洱海一帶駐屯軍隊,並任管軍千戶所。當時年僅18歲,緊隨藍玉,屢立戰功,可謂是少年英雄。此後,鄭祥一直在雲南經營十多年。洪武 18年(1385年)鄭祥授雲南大理指揮使。
明史記錄如下:
劍川州土酋楊奴叛,大理衛指揮鄭祥率兵討之,斬其黨八十餘人,楊奴遁走。未幾,還劍州,複聚蠻人為亂,祥複以兵擊斬之,賊遂平。
在洪武二十年(1387),劍川的土官楊奴反叛,大理衛的指揮鄭祥前去討伐,斬殺了八十多人,楊奴逃跑了。不久,楊奴回到劍川,又聚集蠻人作亂,鄭祥又帶兵出擊。
大理衛指揮使鄭祥捕斬蒙化州叛賊高天惠,傳首雲南。時順寧府土酋猛丘等不輸征賦,自相讐殺,祥遂移兵至甸頭,破其寨,猛丘請降,輸賦,祥乃還。
拓大理城東南隅,從指揮使鄭祥請也
這裏記載洪武23年率兵捕斬蒙化州叛賊首高天惠,震驚雲南;然後組織拓建大理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平定雲南後,大理衛指揮周能以中和溪為南護城河建設大理府城的南城牆,當時的中和溪沿著今天的紅龍井一線直入洱海,次年,都督馮成、指揮使鄭祥將南城牆向南延伸至白鶴溪北岸,以白鶴溪為南護城河,並將中和溪改道向北折而流,成為西城牆北段和北城牆的護城河,原來的南城樓則留在城內,成為城中的鼓樓(也就是老照片上20世紀70年代拆除的那個“五華樓”,與南詔國的皇家樓苑五華樓是兩回事。),即形成了流傳至今的明代大理府城的格局,原南詔王都太和城王城、內城隨著洱海水位的下降而荒廢,外城逐漸變成了今天的太和村。商賈之城大釐城始終保持著長期平穩發展,成為了大理從古至今經濟最為繁盛的城鎮。龍尾城隨著茶馬古道文化的發展,成為了滇西重要的樞紐重鎮,延續至今,形成了今天的下關。
大理洱海門,家譜上二代祖自稱為洱海指揮使,非常懷念在大理的歲月
在雲南經營十多年後,鄭祥被調往福建,任福建都指揮使,也就是福建最高軍事長官。什麽時候調去的時間不詳,在明太祖實錄上找不到,很有可能是建文帝間發生的事情,因為永樂帝朱棣後來為了把建文帝從曆史上抹去,把建文時期的資料都銷毀和篡改了。
洪武31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因為長子已經去世了,由孫子繼位成為建文帝。建文帝決定削藩,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也就是建文帝的叔叔,決定造反,發動了曆史上的靖難之役。鄭祥的弟弟鄭誕在西水寨和花英一起領兵三萬,結果被朱棣擊潰,鄭誕逃回南京。後來鄭誕改名鄭孤貞,和其親家鎮海侯吳禎的後人一起帶領家人往四川雲南方向追隨建文帝,後來在四川名山兵縫崖定居,當地有二代滎陽侯的傳說。鄭祥在福建並沒有參與和朱棣的戰鬥。在建文4年(1402年)陰曆六月,朱棣攻入南京城。這也是曆史上唯一一次藩王造反成功。
而登基不久的明太宗文皇帝朱棣在實施穩固自己帝位的一係列舉措中,實施了一項針對雲南的特殊計劃。雲南由沐王府(還記得《鹿鼎記》韋小寶嗎?對,就是那個沐王府)在統治,在靖難之役中支持建文帝,讓朱棣很不爽,上台之後對沐王府恩威並用。剛上台一個月,秋7月,朱棣就升福建都指揮使鄭詳為右軍都督僉事,旋即又命右軍都督僉事鄭詳充統官兵,鎮守雲南。並讓鄭詳留掌雲南都司事,雲南一切軍事機構都需要聽從其調遣。這裏可見朱棣對鄭祥的信任,朱棣和鄭祥年紀差不多,都出生在朱元璋稱帝之前,可能在早期有些交集吧。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10)
卷10
○升福建都指揮使鄭祥為右軍都督僉事
○命右軍都督僉事鄭祥充統兵官鎮守雲南雲南都指揮使盧旺充左副統兵都指揮僉事歐慶充右副統兵遇有軍務相機調遣俟境寧謐鄭祥留掌雲南都司事盧旺歐慶各就本職
之後究竟發生了什麽有各種說法,我家家譜完全沒有提到他的這些經曆,隻是說因為父親的功勞封為洱海衛指揮使。這個職位也是不對的,因為他是大理衛指揮使。看來,鄭祥特地在隱瞞他的真實身份。
說法一:(不是從我家家譜,我們是鄭祥的一支,可能是從其他支的記錄來的)
經過反複分析,再三權衡。鄭詳最終決定,不出赴任,棄官廢祿其始。鄭詳父子等人則再次回到廬山 ?九江 ?地帶。這期間,鄭詳附他鄭改名思聰,以隱瞞身份,防止萬一。畢竟不聽朱棣命令是很危險的,方孝孺就是不願意歸順被誅了十族。“聰”字從耳從總,是對自己在洱海一帶軍旅人生經曆的懷戀。思聰這一名字被其後人樹為譜名。
1404年(永樂2年)鄭思聰(鄭詳)攜家小、祖輩屍骨沿長江西進,離九江,越武昌至荊楚之地,今湖北荊州公安縣獅子口鎮申津渡村葬下鄭遇春及夫人。這年鄭詳40多歲,鄭旺20多歲。至今舊址猶存,被荊州市列為重點文物保護。鄭旺生八子:仁、義、道、德、福、隆、如、才。
時至永樂8年鄭旺及族人八兄弟,以一鍋碎為八片記,各支一券,約為日後驗。兄弟人等或留或選它地,於是有“鍋片鄭”之說。
說法二:
在明太宗實錄上,後來在永樂年間有兩處關於鄭祥的記錄。分別在卷25和卷40:
卷25
永樂元年十一月:
都指揮同知沈遇為大寧都司指揮使羽林前衛千戶劉顯為本衛指揮同知以故右軍都督僉事鄭祥子琦為福建都指揮僉事
請注意卷25,以故右軍都督僉事鄭祥子琦為福建都指揮僉事。說的是封鄭祥兒子當官的事情。用了一個“故”字,就是那時候鄭祥已經離世了。頭一年還被永樂帝派去雲南總管兵馬,怎麽就去世了呢?在明太宗實錄上,象鄭祥這個級別的官員去世都會單獨列出來,然後介紹生平等等,唯獨鄭祥沒有提。
然後到卷40,更加奇怪了。
卷40
永樂三年
○禮部言烏撒衛軍人沙敢兒妻滕氏一產三男命循例給之△掌雲南都司事都督僉事鄭祥都指揮使王俊雲南廣西陸涼越州洱海等一十七衛及思恩州土官知州岑永昌等各遣人貢馬賜鈔有差
這裏的永樂三年,永樂帝派人到雲南給鄭祥獎賞。這裏相互矛盾。按照說法一,鄭祥沒有去雲南上任,皇帝還會給兒子封官,不可思議。要知道很多不願意給朱棣效力的,比如方孝孺,被滅了十族。按照這個道理,鄭祥應該是去了雲南,但是何時離任並不知道。
更大的可能是鄭祥確實去雲南上任了,同時把家人遷居到荊州,埋葬父親於公安。家譜上另外記載遇春公的哥哥遇霖(在1355年攻打蕪湖的時候戰死)葬於當陽雙子拓林台,也應該是當時一起該葬的吧。去雲南任上,正好過公安,當陽等地入川。也應該是那個時候,鄭祥和其弟鄭誕(孤貞)決定把後代分開,以防不測,同時破鍋作為印信,以做後人日後相認的標記,所謂“鍋片鄭”來源自此。可以肯定的是,明朝初期的靖難之役,直接改變了我們家族的命運,鄭祥及其子鄭旺這一支從此安家在湖北荊州一帶。鄭祥還有其他後人嗎?不清楚,至少史書上記載了其子鄭琦被封官福建。鄭旺的資料完全找不到,鄭旺和鄭琦是兄弟關係?還是象其父一樣,改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