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天地

在有生之年看世界,寫遊記。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伊比利亞半島遊(10)龍達:隨海明威“私奔”(下)

(2024-01-06 11:43:05) 下一個

跟著“手杖先生”,漫步龍達老城

我們跟著當地導遊,過了新橋,開始漫步老城區。今天的地導,是位中年男子,身穿風衣,手拿彎柄雨傘。我們戴著耳機,東張西望地跟著他。發現他介紹景點之餘,常常口出“金句”,頗有趣。

 

譬如:“不要小看雨傘,它的用途不止躲雨”。太對了。那天氣象預報有雨,結果沒下。雨傘成了他的stick,他的形象特征。

 

又譬如:“安達盧西亞,就是白房子,許多窗,帶露台”。精辟概括!用不同顏色勾邊的白房子,是這幾天所到之城鎮的第一印象。

 

再譬如:“有人說,白房子的門窗裝飾得這麽漂亮,是女人為了吸引男人。瞎扯!我們這裏的女人,從不需要這麽複雜,她們直接把意中人,攥進門。”聽起來,與弗拉明戈的激情四射的音樂和舞姿,與《卡門》敢愛敢恨的吉普賽風格,同一個調。

 

 

龍達有許多狹窄的街道,建於幾個世紀前。

 

 

轉角牆上那幅瓷磚畫,是龍達的《浪漫旅行者》導遊圖。

 

 

這個草編的驢子很可愛。驢子曾是安達盧西亞重要的交通工具。《唐吉柯德》中,桑丘的灰驢,與唐吉柯德的坐騎駑騂難得,都有不少戲碼。

 

 

摩爾人風格的門。

 

 

原產於美洲熱帶雨林的蘭塔納灌木,小花燦爛。

 

 

古樸的窗台。

 

 

這個門裏,曾住過這個鎮上最受歡迎的醫生 Federicco Serratosa Márquez。

 

 

 

 

和平聖母教堂也是老城一景。穆德哈爾風格的鍾樓,裏麵裝飾則是十足的巴洛克風格。據說,和平聖母是龍達的守護神。

 

 

 

華金·佩納多(Unicaja Joaquín Peinado)博物館,他是20世紀龍達畫家。博物館建於20世紀初,門口兩根托斯卡納柱子支撐著樓上的陽台。

 

 

白色院牆與直布羅陀海峽對麵的卡薩布蘭卡的建築,很相像。

 

 

半扇門中的龍達風光。

 

 

龍達旅遊中心廣場。

 

 

老城飯店,喜歡造個阿拉伯式的噴泉。

 

見識老城鬥牛場

 

 

鬥牛,是西班牙的國粹遊戲,曆史悠久。有人甚至說:“不理解鬥牛,就不能理解西班牙的曆史”。到西班牙旅遊,不看場鬥牛,也得見識一下鬥牛場(Plaza de Toros)。龍達老城的鬥牛場,是西班牙最古老的鬥牛場之一。

 
公牛的塑像,好牛!兩隻角就像兩把阿拉伯人的彎刀。
 
 
 
 

假如,旅行社把看一場鬥牛作為自選節目,我想,我會很糾結。即好奇人家的驚心動魄的國粹,又怕看這種“不是牛死就是人亡”的血腥場麵。也許,不少人像我一樣。

 

還好,旅行社沒讓我們糾結。隻讓我們親臨圓形競技場,聽導遊空口講講,這種由三撥鬥牛士組成,挑戰6隻公牛的殘酷遊戲,致命搏鬥。讓你想象,在這空曠的黃土場上,猛牛奔踏衝撞,沙土飛揚,一個勇敢的鬥牛士隻用鬥篷和劍,與之周旋遊曳....。 這是勇敢者的遊戲。如同在懸崖邊上跳舞。

 

對西班牙人來說,鬥牛,不隻是一項運動,還有一種植根於羅馬時代的民俗“生與死”儀式的傳統意義。這是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表現人和獸之間的生死之舞。一定意義上,象征著西班牙的民族精神。

 

不過,現代人不再如古人那般,崇尚暴力鮮血。在西班牙,近年來要求廢除這一傳統運動的呼聲,此起彼伏。一些城市已經禁止和限製鬥牛。一些電視台也不再直播鬥牛全過程,以免暴力場麵給兒童造成不良影響。

 

雖然,鬥牛的倡導者認為,如果鬥牛士準確擊中目標,公牛會在幾秒鍾內死亡。然而,這種快速、幹淨的死亡不是常態。在大多數情況下,鮮血浸透黃土場地。雖然,公牛在“戰鬥”前挨餓、被毆打、孤立和下藥,身體虛弱,它們的犄角仍是致命的。在過去的300年裏,仍約有534名職業鬥牛士死於鬥牛場。對於人和牛來說,這都是一項危險殘忍野蠻的運動。

 

 

西班牙的鬥牛,也許是當今世界上僅存的人和動物之間的競技。用海明威的話:“鬥牛是唯一一種使藝術家處於死亡威脅之中的藝術”。他對這種藝術的熱愛,可謂癡迷,多次來到西班牙,隻為了觀看鬥牛;他與著名的鬥牛士是好朋友;他的傳記就叫《生活就像鬥牛》— “不是你戰勝牛,就是牛挑死你。”他對鬥牛的這種熱情,永遠定格在他小說《午後死亡》裏。

 

我想,不用身臨其境,隻在這空曠的鬥牛場上站立,就能感受到那種“智慧和力量的較量”的驚心動魄。

 

 

 

鬥牛士在西班牙被視為英勇無畏的英雄,極受崇拜。

 

在鬥牛士飯店吃午飯

 

 

午餐訂在老城有名的佩德羅·羅梅羅飯店(Restaurante Pedro Romero)

 

 

西班牙的鬥牛士的地位高出一般演藝界人士,是備受矚目的社會名流。滿牆是曆年鬥牛士的新聞圖片。

 

 

 

 

飯店男廁所的標示也是鬥牛士。

 

安達盧西亞的馬廄

 

 

下午,離開龍達前,我們去參觀郊外的一個養馬場。見識了安達盧西亞駿馬和它們優雅的馬步。

 
安達盧西亞馬,也被稱為純西班牙馬,“國王之馬”。它們的祖輩已經在這裏生活了數千年。曆史上,它一直以卓越的戰馬性能而聞名,深受貴族們的珍愛。安達盧西亞馬體格健壯優雅、風度翩翩,鬃毛和尾巴長而粗。這裏的人,沿襲了古羅馬的鬥牛風俗,也傳承了摩爾人的騎馬鬥牛,養馬業很發達。
 
養馬場主人一通介紹後,讓我們零距離接觸各種馬。隊友中,喜歡馬的人,過了把癮。
 
 
 
 
 
 
 
 

作別安達盧西亞駿馬,龍達的”私奔“結束了。這裏峭壁陡立的自然環境與騎馬鬥牛文化結合,像是讓人欣賞懸崖邊的舞蹈,既浪漫刺激,驚心動魄,也捏著把汗。這大概就是所謂“私奔”的感覺。不管怎樣,浪漫總是短暫的,人們更向往平安幸福長久,尤其是不年輕的時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