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本不是遊覽的景點,但有些圖書館列外。這次英倫散漫遊中,去了倫敦大英圖書館(British National Library)、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和都柏林的聖三一學院圖書館(the old library)。它們像比較隱秘的文化地標,讓你接近對世界影響巨大的英倫文化,也使你想起博爾赫斯說的:“我一直想像,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倫敦大英圖書館(British National Library)
那天,從大英博物館出來,雖天色已晚,還是去了大英圖書館。兩館相距,僅十來分鍾步行。在1973年前,大英圖書館是大英博物館的一部分。
大英圖書館的藏書全英最多,是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之一。本來隻打算看看它的獨特風格的新建築,慶幸有住在倫敦同學的提醒,才沒錯過裏麵的館藏展覽廳。
圖書館廣場上的牛頓青銅像,明顯“另類”,沒有慣常名人的“高大上”形象。黑乎乎的科學家,像是個肌肉發達的機器人,彎腰拱背,被固定在方樁上,聚精會神於地上的圓規繪製。對此大惑不解,直到知道,這雕像原型來自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的畫作《牛頓》。
威廉·布萊克是出生於倫敦的詩人、畫家和印刷出版天才。他的畫作《牛頓》表達了他對牛頓所代表的啟蒙時代思潮的反對立場,批評其簡化的科學方法,注意力全在繪製圖表上,對周圍的五彩世界視而不見。這座由蘇格蘭雕刻家Eduardo Paolozzi在體育與藝術基金資助下,打造的雕像,像是在表達藝術家對科學家的一種“不買帳”,強調藝術與科學同樣重要。這座雕像放在國家圖書館門口,有意思。
這幢圖書館大樓於1998年6月25日以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名義,正式開放。
此圖書館有功之臣的胸像。
樓中玻璃藏書樓,讓你感覺知識的浩瀚無垠,又享受視覺的現代美觀。
沒想到,館藏展廳可以隨便進入,免費,不用登記、預約。走進去,感覺很大,一時不知從何看起。
先看到宗教類,各種版本的聖經甚多。
一眼瞥到中國的線裝書,趕緊湊近看,原來是莫言的未公開出版的短篇小說《大風》!它曾展示在2015年的諾貝爾獎展覽會上。這部限量版作品,是中國著名剪紙藝術家和工匠大師合作的成果。開眼界。
更開眼界的是這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經)!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有確切紀年的完整印刷書籍,有卷首畫、有經文,還有落款。一位名為王玠的佛教信徒,為孝敬父母,於唐鹹通九年(公元868年5月11日),用木版畫印刷製作了此書。當時,這種技術在中國已經存在了200多年,尤受佛教徒的歡迎,用以複製佛陀文字和形象,以示虔誠。
這本《金剛經》來自敦煌莫高窟藏經洞。上世紀初,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用四個馬蹄銀(約200兩銀),從當時住持莫高窟的王道士手中,換走20箱敦煌文物。這本《金剛經》就是箱中之一。如今,它在這裏,供世人瞻仰。我想,在藏經洞的5萬多件敦煌文物中,它的命運不算壞,雖然漂洋過海流落他鄉,至少沒有被糟蹋,毀壞或遺失。還能有機會,讓各國世代後人看見,認識中華文化的偉大。
這本繪畫技法圖譜《芥子園畫傳》, 清康熙年間(約1679-1701)由王概兄弟在南京首次出版。它係統地介紹了中國畫的基本技法,以便學徒臨摹學習,對中國繪畫史的影響和貢獻巨大。這本書也是彩色套印技術的早期實例。300多年來覆刻重刊數十次,現在也有售。心想,要把它推薦給正在學國畫的農場老友。
這是上麵說到的,那個“反潮流”詩人畫家,威廉·布萊克的史詩《瓦拉》(Vala)中《四個佐亞》之一的一段手稿。
這是我喜歡的英國作家簡·奧斯汀的“書寫盒”,和給她哥哥弗蘭克的信,日期是1809年7月26日。信是一首詩,祝賀他兒子的出生。
這本小書是夏洛蒂·勃朗特與其弟合寫的小說《安格裏亞》。安格裏亞是姐弟倆虛構的王國。在這王國中,最傑出的居民之一薩莫爾納公爵,通常被認為是她最著名小說《簡愛》的羅切斯特的原型。夏洛蒂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
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的首版《尤利西斯》。
這是莫紮特9歲時的作曲手稿《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God is our Refuge)。從 1763 年到 1766 年,莫紮特一家遊曆了歐洲,在英國呆了 15 個月。離去前,他們參觀了大英博物館,並贈送了這份天才兒童的聲樂作品。
肖邦的《船歌》(Barcarolle)的複寫樂譜。
萊昂納多·達·芬奇的馬和騎手的服裝設計筆記。
關於莎士比亞作品的就更多了。左邊,是“莎士比亞的第一對開本”,世界上最著名的書籍之一。它是在莎士比亞去世後,由他的朋友和同事收集他的劇作而成。右邊,是《莎士比亞女主角的傳記》。作者考登·克拉克(Cowden Clarke)是第一位女性莎士比亞編輯學者,深受莎士比亞戲劇影響。
歐洲最早的印刷地圖之一。
大英圖書館的館藏展廳,向普通民眾、國外遊客展示英倫乃至世界的文學、科學、藝術和宗教中最偉大的作品,也展示如《大憲章》副本原件(Magna Carta, 1215年6月15日簽訂) 這樣的重要曆史文獻,讓你有機會接近世界文明發展的故事,看到自己喜歡的作家的手記…。作為旅遊者,雖隻是匆匆領略,卻也是一種極大的愉悅,同時也是對繼續學習的一種觸動。看到的越多,感覺自己懂得的越少。
喜歡文學曆史,喜歡古籍善本、大咖手稿遺跡的朋友,可以多化時間,過把癮。
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
上次來牛津,參觀大學校園時,心想,要能到博德利圖書館裏麵看看多好。這次如願以償。
牛津大學有龐大的圖書館體係。除各學院自己的圖書館和統稱“博德利圖書館群”(Bodleian Libraries group)的專業圖書館外,還有牛津大學公共圖書館,它也包含了一些著名的博物館。在公共圖書館中,最為著名的便是博德利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
該館位於大學城中心,是歐洲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也是僅次於大英圖書館的第二大英國圖書館。它對外開放,網上訂票,票卻不大好買。在我們出發的一個多月前,我要的日期,隻剩一張1小時參觀票(票分三檔:30分鍾-9鎊;60分鍾-12鎊;90分鍾-18鎊)。就這,還得感謝住牛津的農場老友的幫助。所以,想去要盡量提早訂票。
博德利圖書館的魅力,不僅在於海量的書籍和館藏,也在於它的經典建築,有些是中世紀的。該館主要由三幢建築構成。上圖,是一側的圓形拉德克裏夫館,常被當作牛津大學圖書館的形象,不向遊客開放。另一側是方形的新博德利即韋斯頓館(Weston Library)。我要是去參觀的老博德利圖書館,居中。
老博德利圖書館是一組四合院式的建築,屬晚期哥特式。這是正門。
以為矗立在正門前的青銅雕像是托馬斯·博德利(Sir Thomas Bodley 1545 – 1613),在亨利八世與羅馬教皇翻目後,基督教會要清除所有天主教痕跡,原圖書館的書籍遭撤除或燒毀,是這位博德利重建了大學圖書館,故以他的名字命名。
看雕像介紹,才知道這是彭布羅克伯爵三世,威廉·赫伯特(William Herbert, 3rd Earl of Pembroke)。他是牛津大學老校長之一,彭布羅克學院的創建者,也是博德利圖書館的手稿捐贈者。看塑像,覺得校長像個身穿盔甲的武士。
這四合院建於1613年至1619年之間,它的塔樓是圖書館的主要入口,被稱為五階塔(the Five Orders)。因為按上升的順序,裝飾著五種古羅馬建築柱式:托斯卡納、多立克、愛奧尼亞、科林斯和複合式。
塔樓的第四階層的壁龕裏的雕像,是坐著的詹姆斯一世國王,拿著兩本書,像是要交給兩側的人。
相傳詹姆斯一世國王參訪過牛津大學圖書館,曾望著圖書館的豐富藏書歎道:“若我不是個國王,我願做這兒的囚徒。”
圖書館的一樓,是個華美的中世紀長廳,屬晚期哥特式建築。是牛津大學現存最古老的房間之一。最早時,是神學院的教室。
門票包括一位年紀較長女士的導覽,她讓我們注意看哥特式建築的交叉拱肋上的雕刻,指出有些是資助者的家族紋章,有些是石匠名字的首字母,有些代表宗教與教育的關聯。
這是17世紀的會所,以前是大學最高立法機構的聚會場所。扇形雕刻的天花板,莊重典雅。據介紹,英國內戰(1642年至1651年)期間,國王查理一世居住在牛津時,這裏曾是國王的議會廳。
終於可以上樓,來到精致的洪弗雷公爵館(Duke Humfrey Library)。Wow,滿目雕梁畫棟,古色古香的書架總長118英哩,架上排滿來自全世界的珍稀典籍,館藏書籍已超過700萬本。我們隻準許在前麵遠遠觀看,不能靠近書架。仿佛置身於神話中的寶庫。難怪,電影《哈利·波特》要來這裏取景。
一上樓梯,就不能拍照。上下照片,均來自網絡。
博德利圖書館的魅力還在於它對知識尊崇的嚴肅精神。館內藏書隻能閱覽,不能外借,對國王也不例外。據說,1645年時,查理一世要借一本書出去,被拒。圖書館的規矩特別嚴,新讀者來前必須宣誓遵守:不得偷拿、損毀、玷汙書籍,不帶火種進館。這些警示,在短短的參觀中,看見不止一次。也看見,在通向洪弗雷公爵館的樓梯轉角的牆上,恭恭敬敬地表列著捐助者名字和款項。
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曾在這裏學習的人中,至少有5位國王,40名諾貝爾獎得主、25位首相。走在裏麵不由得肅然起敬,屏氣斂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