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天地

在有生之年看世界,寫遊記。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南意大利行(十七)重遊羅馬:感觸前世今生(中)

(2023-03-07 12:56:44) 下一個

競技場、古羅馬廣場、 帕拉蒂尼山丘

 

這天一早,我們就出發了。事先網上買了11:45AM 的半日遊聯票,包括競技場(Colosseum )、古羅馬廣場(Roman Forum), 帕拉蒂尼山(Palaine Hill)。票價每人25刀。

 

古羅馬城建在七座山丘上。帕拉蒂尼山居中,被稱為“羅馬帝國的第一個核心”。競技場就在帕拉蒂尼山丘邊。古羅馬廣場, 位於帕拉蒂諾山和卡比托利歐山之間的穀地。這裏原是一片沼澤地,公元前七世紀末,開始形成為公共生活中心,持續一千多年。期間,各個王朝的皇帝不斷為自己蓋建豐碑建築。這三處考古遺址相連,構成一座巨大露天博物館。

 

看到過不少文明遺址,到這裏,感覺歎為觀止,心靈的羅盤在這裏感應特別強烈!眾多凱旋門、羅馬柱,神廟、元老院,滿山的斷壁殘垣,就像是古羅馬從共和國到帝國,從興盛到衰亡的曆史地圖,也像是一部光耀百世的古羅馬悲劇。你仿佛能看到凱撒、奧古斯都、圖拉真等皇帝征戰凱旋的榮光時刻;也像能看到那個時代的哲學家、演說大師、法律的護衛者,西塞羅在元老院激情演講,看到他的頭顱最後被釘掛在古羅馬廣場的講壇上示眾,因為他看到了勝利光環下的獨裁腐敗危機;也感悟到他留下的著作的可貴…。順便分享一下,茨威格的傳記文學《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很好看。其中《西塞羅》對理解古羅馬曆史蠻有幫助,當然隻是“短平快”的那種。真正有興趣深入了解羅馬曆史,可以看多卷本的愛德華·吉本《羅馬帝國衰亡史》。

 

覺得英國作家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對羅馬的描述很形象:“羅馬—— 是一座看得見曆史的城市,半個地球的過去在葬禮隊伍中移動,帶著從遙遠的地方得來的異族祖先的印像和戰利品。”(Rome – the city of visible history, where the past of a whole hemisphere see moving in funeral procession with strange ancestral images and trophies gathered from afar.”)

 

 

路上,走過維克多·伊曼紐爾二世紀念碑(Victor Emmanuel II Monument)。拍照時,正好一摩托車隊駛過,一縷側光透過雲層,使逆光中的羅馬標誌性廣場,頓生靈動。好一幅羅馬晨圖!

 

 

路過瓦倫蒂尼宮(Le Domus Romane di Palazzo Valentini)。

 

 

走在從威尼斯廣場通往羅馬競技場的帝國大道( Via dei Fori Imperiali )上,兩邊是滿載古羅馬昔日輝煌的廢墟。

 

 

 

 

這片廢墟中,唯一保存完好的尖頂紅磚建築,(上圖)據說是古羅馬共和國時期的元老院(Curia Julia),由凱撒(Julius Caesar)建造,取代了公元前52年被燒毀的原元老院(Curia Hostilia)。這是參議院的重要聚會場所,包括一個參議院會議的大廳,以及一個較小的秘密聚會廳。

 

“公元前44年3月15日,55歲的愷撒在元老院會堂被共和派的元老們當場刺死,圍攻者六十餘眾,愷撒身中23刀。”* 曾一閃念,這不會是發生在這個元老院中吧?但馬上就否定了,因為據介紹,凱撒沒能用上這元老院。前兩天在文學城的博客中看到,凱撒被刺的遺址是在龐培劇場前麵的龐培會堂(Curia of Pompey)。**

 

公元前29年,凱撒的繼承者奧古斯都皇帝,成了這元老院的主人。奧古斯都皇帝選擇了勝利女神作為參議院的守護神。一個帶有女神雕像的祭壇,豎立在大廳的中心。這座元老院能保存修繕至今,得益於在公元630年,教皇霍諾留斯一世(Honorius I)將其改為聖哈德良教堂(Church of St. Hadrian)。

 

一個街頭藝人,真在演奏《山鷹之歌》。滿目古羅馬的斷柱殘桓,配上南美音樂,讓人感受滄桑的廢墟之美。

 

 

建於公元71年的和平聖殿(Tempio della Pace)廢墟,離競技場不遠。

 

 

羅馬競技場(或鬥獸場),原名“弗拉維亞露天劇場”,是古羅馬文明最主要的象征。

 

依我看,這個龐然大物,即代表了古羅馬人對古希臘文明的發揚光大,也反映出在傳承中,由民族特性決定的“劍走偏鋒”。嗬嗬,發現自己也“言必稱希臘”起來。開放的露天劇場,是古希臘城邦的三大主要建築之一(另二:神廟和運動場)。古希臘人喜歡文藝,愛看戲劇,民眾在戲劇中,尤其是在悲劇中,看自主意誌與命運的搏鬥。羅馬人也模仿希臘建劇場,但是他們更崇尚勇武,追逐現世感官的興奮和快樂,愛看角鬥士鬥獸,看生與死麵對麵血腥廝殺。公元72年,新皇帝維斯帕先(Vespasian),結束了尼祿暴君死後的戰亂紛爭,為了讓人民擁戴自己,迎合他們的喜好,決定修建這座巨型競技場作為公共娛樂設施。

 

同時,競技場也為角鬥士們提供了舞台。他們都是被逼淪為奴隸的人,包括被捕的早期基督徒,地位卑賤。但是在鬥獸場內,他們是台上的主角和英雄。英俊年輕勇敢的角鬥士,往往能獲得全場觀眾的注目和歡呼。一定程度上,他們這種為自由、信仰,而不懼死亡的精神的傳播,也是這座建築的意義。從電影《角鬥士》、《龐貝末日》等電影中,你都能看到這種英雄與觀眾互動的場麵。

 

羅馬帝國在5世紀開始衰落,競技場漸漸陷入了荒廢狀態。部分建築因雷暴和地震等自然災害倒塌;文藝複興時期,羅馬大興土木,競技場的許多石塊被挖走,用作他用。但它仍屹立不倒,巍巍然快2000年了。以致有人說這樣的狠話:“羅馬與競技場同在;競技場若倒,羅馬也倒;而羅馬若塌,世界也一樣。”(“Rome will exist as long as the Coliseum does; when the Coliseum falls, so will Rome; when Rome falls, so will the world.”)

 

 

從外觀上看,競技場呈正圓形,恢弘而不失優雅。

 

 

走進競技場,感受到建築物的細節慎密,雖千瘡百孔,仍不同凡響。

 

 

 

 

 

走到上層俯瞰,它的內部是橢圓形的。看台是三層用混凝土製成的,呈階梯形的有頂拱廊,每層80個拱門,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環形走廊,最上層是50米高的實牆。整個競技場最多可容納8萬人,乖乖!古代人一定視力好,不近視,否則看不清台上的表演。

 

 

 

羅馬競技場與帕拉蒂尼山之間,聳立著君士坦丁凱旋門(Arco di Costantino),橫跨凱旋大道(Via Triumphalis)。它是為了紀念君士坦丁一世在米爾維安大橋戰役中大獲全勝而建。戰役發生在公元4世紀,羅馬內戰中,君士坦丁一世和馬克森提烏斯對決。

 

這座三拱門的凱旋門保存完好,挺拔俊美。我們穿過雕刻精美的拱門,沿著當時羅馬皇帝凱旋而歸時的路線,向帕拉蒂尼山走去。

 

 

 

途中經過提圖斯凱旋門(Arco di Tito)。它建於公元1世紀,位於羅馬廣場的東南部。多米蒂安皇帝,為紀念和宣揚他的哥哥提圖斯和他們的父親維斯帕西安戰勝猶太叛亂而建。

 

凱旋門不是從希臘學來的,是古羅馬的首創。後來,歐洲各國紛紛模仿。拿破侖於19世紀初下令修建的巴黎凱旋門,是歐洲最高的。

 

 

皇帝哈德良建造的維納斯和羅馬神廟(Temple of Venus and Roma ),被認為是古羅馬最大的寺廟。

 

 

登上帕拉蒂尼山丘,發現,這裏是俯瞰的古羅馬廣場的絕佳位置。山下的遺址盡收眼底。

 

 

向西北端看,塞維魯凱旋門(Arch of Septimius Severus)(下圖中心處)十分清晰。此凱旋門建於公元203年,以慶祝塞維魯皇帝和他的兩個兒子兩次戰勝安息。

 

更早更有名氣的奧古斯都凱旋門(Arco di Augusto)則找不到蹤影。

 

上圖,塞維魯凱旋門右邊,圓頂的建築是經過多次重建的協和女神廟(Temple of Concord),偶爾也被用作元老院會堂。

 

最前的三根石柱,是雙子星神廟(Temple of Castor and Pollux)的遺跡。最初建於公元前484年,後來因為大火多次重建,在羅馬共和製時代是元老院所在地。

 

 

 

上圖,廢墟中最大的三拱建築遺址,是馬克森提烏斯和君士坦丁大教堂(Basilica di Massenzio)。公元6世紀時,這座建築被稱為“羅馬神殿”。

 

 

 

遠處,羅馬廣場邊緣,聖弗朗西斯卡·羅馬納教堂及其12世紀羅曼式風格的鍾樓,異域風情萬種。

 

 

如今的拉蒂尼山丘,也是一個露天博物館,收藏了許多來自本地和其它古代意大利遺址的文物。看罷山下的廢墟,我們在這斷壁殘垣中走走看看。

 

遙想公元前753年,羅慕路斯(Romulus)殺死了他的兄弟瑞摩斯(Remus),在這裏建立了羅馬。約200年後,羅馬最富裕的公民就在此定居。凱撒的宅邸,不知是何處殘垣...。此時此刻,特別能想明白,曆史就是個過程,“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 既輝煌燦爛,又殘酷無情;也特能感悟:人生是個短暫的過程,沒有永恒成功的終點,重要的是珍惜過程中的每個階段。

 

 

 

 

 

下山,來到圖拉真廣場。聖母瑪利亞教堂和圖拉真圓柱(La Colonna Traiana)赫然在目。圖拉真圓柱是羅馬三大凱旋柱之一,大馬士革建築家阿波羅多洛斯的作品,建於公元113年,用以慶祝圖拉真皇帝在達契亞(今羅馬尼亞)所取得的勝利。它也是羅馬保存最完好的凱旋柱。柱體上的雕刻,像一本古老的水泥書,講述了戰爭和勝利的故事。

 

 

在帝國大道上留個影。

 

聖瑪麗亞·馬焦雷大教堂(Basilica Papale di Santa Maria Maggiore)

 

 

看了大半天廢墟,感到有點沉悶。好在,羅馬有的是廢墟邊的輝煌建築。我們於是向聖瑪麗亞·馬焦雷大教堂走去。路上,回頭又看到圖拉真圓柱。

 

 

轉角遇見“馬路天使”。

 

 

拐彎撞見巴洛克風格的聖安東尼教堂。

 

 

 

聖瑪麗亞·馬焦雷大教堂是羅馬80座聖母教堂中最大的一座。

 

 

聖瑪麗亞·馬焦雷廣場上,同名大教堂前,聳立著同名圓柱,柱腳下是同名的噴泉

 

 

教堂內部的裝飾,以金色為主調,奢華精美,無以複加。

 

 

 

 

 

在教堂裏,我們一陣好找,才在主祭壇側麵的地上 ,找到偉大藝術家吉安·洛倫佐·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的墓碑。我想,這是教堂裏最樸素的角落。想起在倫敦西敏寺裏的詩人角,能找到英國著名文學家的名字,很了不起。

 

 

 

門前地上巨大圖像,猜想是教皇英諾森十世家族的族徽。

 

 

聖瑪麗亞大教堂後殿,麵對埃斯奎利諾廣場。廣場上豎立著同名方尖碑,這是羅馬十三座古埃及方尖碑之一。

 

萬神殿(Patheon)

 

 

萬神殿(Pantheon)原是古羅馬神廟,奧古斯都時期(公元前27-14年)建造。公元126年,由哈德良皇帝重建。自公元609年以來,成了天主教堂。到羅馬的第一天傍晚,就去那兒,無奈,被告知裏麵人已滿。

 

 

第二天上午,排隊不長,順利進去。萬神殿是希臘和羅馬建築風格的組合。希臘式山形牆下,是大型花崗岩科林斯柱子組成的門廊。矩形前廳將門廊與圓形大廳連接起來。

 

 

圓形大廳之上,是方格混凝土半球頂,中央開口,通向天空。當時陽光射在頂上。在建成近兩千年後,萬神殿的圓頂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無鋼筋混凝土圓頂。建築奇跡!

 

 

萬神殿內部裝飾比較莊重樸實。

 

 

 

我們不止一次走過萬神殿。夜晚的萬神殿,更漂亮。門前的方尖碑,也是來自埃及的文物之一。

 

 

又見墨西哥畫家弗裏達·卡羅的臉,大大滴印在旅遊商品上。

 

 

 

那天,羅馬的夜市熱鬧非凡。

 

 

*摘自茨威格的《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中《西塞羅》篇。

**見 “跟在羅馬和最近要去羅馬的朋友分享一個被我撞上的景點-羅馬共和國後期凱撒被刺殺的地點遺址“。https://bbs.wenxuecity.com/rome/682676.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