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先

《中華民族的命運抉擇》、《紫薇箴言》歡迎您!
正文

紫薇箴言:(五)救贖篇

(2022-11-12 23:29:37) 下一個

1、當今世界,人類正麵臨著越來越嚴重、越來越頻繁的自然災害,麵臨著人族內部無底線的鬥爭,麵臨著天災人禍的相互因果、彼此交織,尤其是其中的氣候變化等重大自然災難和大規模的戰爭,足以讓人類整體毀滅。人類已經走到了生死存亡的關口。

2、一場新冠肺炎,讓所有人都感到了恐慌,陷入了困境;一場烏俄戰爭,在經濟、政治、軍事層麵引發了一係列的效應,影響了每一個人的生活;氣候變化,讓人們看到了在不遠的將來,人類整體毀滅的場景。

3、人和世界的存在,是人與世界(萬物)相互業力緣起的結果。這個世界的萬物,和人,都存在著“或近或遠、或深或淺、或直接或間接”的相互作用,而這種相互作用,引起了這個世界和人的相互變化。

4、我們每一個人所麵對的,都是整個的世界。世界萬物在各個層麵上所形成的合力,與對人對整個世界的影響,精確對等,否則,就不會有人的現狀。

5、相互業力緣起的各方,隻要有一方沒有相關的積業,就不會有當前的結果。

6、當人的世界滿目瘡痍,到處都是崩潰毀滅的場景,不但人的生存條件將變得惡劣,人的生命也會充滿精確對等的毀壞破敗。人所麵臨的一切問題,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內因。

7、人類世界,是所有人共同的世界,它的好與壞、存與亡,關係到每一個人的福祉,也關係到每一個人的責任。

8、人在大自然中何其渺小,人生存所需要的各種平衡條件何其苛刻,大自然中不起眼的災難、生態平衡的略微改變,都會將人類整體毀滅。

9、可以預見的是,當人類整體毀滅,太陽依舊會在東方升起,地球依舊會生機勃勃,隻是,這一切已經不是人的視覺係統所緣起的樣子。

10、人類的自我救贖,救贖的隻是自己和自己所緣起的世界,這裏麵包含了部分和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萬物。

11、敬畏自然,遵從天道,主張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共存、互利共贏,是中華文化的底色,也是人類的救世良方。

12、當然,這個救世良方不僅僅是中華文化中才有,世界上各種文化、宗教都有相似的表述。比如,基督教思想,要求人敬畏神,遵從神的道,而神本身就是大自然和天道,要求人們互愛,而互愛的結果就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互利共贏”。

13、在《聖經》中,光是僅次於“天、地、水”被造出來的,光能驅散黑暗,光能照亮道路,光能保證人走在正道上,光是拯救的力量,神的出現往往帶著榮光(事實上很多宗教領袖都有發光現象),《聖經》更是直言:“神就是光”。

14、在科學上,存在無非物質和能量,物質的性質根源於其內部結構,物質的變化需要能量的推動,或者說能量是物質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媒介。光就是能量。

15、遵從天道,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行為、過程,它需要一個推動力量,或者說需要一個引起相互變化的媒介。這個力量和媒介就是光。

16、《大學》的第一句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明明德”就是發揚正大光明的德性,在社會的實踐中,就是:“一切和眾人相關的事情,都要運行在陽光之下”(親民和愛人,有極大的相似性)。

17、世界上的一切罪惡,最怕的就是見光,所以,獨裁者永遠是躲在黑暗的角落裏,暗箱操作。

18、愛,應該有正確的對象。基督教要求人們要“愛人如己”,儒家講“仁者愛人”。愛的對象,應該是實實在在的人,推而廣之是萬物,而不是空洞的國家、民族、組織、宗教。

19、人類內部的戰爭、對抗,都是由於人們對“自己的國家、民族、組織、宗教”的愛所引起的。在整個人類已經走到了生死存亡的關口,這種空洞的、狹隘的愛,顯然已經不合時宜,甚至已經變成了罪惡。

20、“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隻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俄羅斯在愛國名義下,悍然發動了侵略烏克蘭的戰爭,中國打著愛國的幌子,瘋狂地踐踏國際規則、輸出邪惡。人們如果不正確地去愛,那麽自己的愛,就會成為別人實施罪惡的工具,自己也就變成了罪人。

21、粉紅們的愛國,愛的不是國中的人、生靈、萬物、家園,愛的是自己心中的幻象,這個幻象的實質是趙家人的利益和統治。粉紅們愛自己心中的幻象,根源於“被中共壓榨、奴役而產生的淤積情緒”釋放後的快感。過著最悲慘的生活,唱著最熱烈的讚歌,愚昧莫過於此,悲哀莫過於此!

22、在基督教的思想裏,人都是有罪的,神用自己的血為人做了挽回祭,使人不至滅亡,但要求人們悔改、彼此相愛。在儒家的思想裏,人都是有過錯的,孔子說:“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要求人們既往不咎,麵向未來。

23、佛家的阿闍世王悔過的故事,更是告訴人們:大惡人的懺悔改過,會讓大罪惡變成大功德,所以大惡悔改,是為大善。

24、一個人不管犯下了多大的罪惡,隻要還沒死,就有改過自新的機會。用自己的功德,來彌補自己的罪過,對一個活著的人而言,永遠也不算晚,隻是,罪過越大、悔改越晚,所需要的功德就越大。

25、一個人經曆了惡劣的、使人傷感的、使人憤恨的……等等一切不好的過程,最終會在自己和外物(含他人)的身上留下沉澱,在過程結束之後,能夠再次讓自己經曆傷害的,是留在自己身上的那一份沉澱。

26、一個人不管自己曾經經曆了什麽,都應該迅速抹平傷口,給自己留下安詳舒適,不要任由那沉澱在自身的傷害,持續地傷害自己,讓它變成自己痛苦的根源、作惡的根源。

27、世界上一切偉大的宗教和思想,都在宣揚愛和善,都在致力於彌補人性的局限。馬克思主義宣揚掠奪、鬥爭,獨裁者宣揚曆史仇恨,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加強人性的局限,釋放人性中的惡,以達到自己罪惡的目的。天堂在哪裏?有光和愛的人間,就是天堂;地獄在哪裏?邪惡橫行的人間,就是地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