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太窄 指縫太寬

總有時間也無能為力的事情
正文

辦公室那個喜歡組織Potluck的女孩

(2022-10-14 18:30:50) 下一個

在一個傳統的私人公司上班。

美國有那麽些純私人企業,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卻不願公開上市擴展,會用財力支援政治勢力而不受公眾監督,生意在家族中傳承。一般這樣的企業,辦公室文化古典,人際關係固化,老板有絕對的話語權,凡事隻要老板高興就好,通常老板對手下會比上市公司領導更親和,畢竟換個人的成本都是掏自己腰包。常年下來,員工都變得循規蹈矩,做事情不出格不出錯便是王道。

公司每年都有Corporate Retreat,流行說法就是團建,每年都是坐公司的豪華郵輪,在湖上轉一天,順便在船上吃個上好的午餐,聊些家裏長短;或者那麽幾個特定日子,部門全體去餐館吃個飯;或者去老板熱捧的球隊包個廂看個比賽;還有年底全公司聚餐,順便表個彰,發個先進工作者獎什麽的。

一切都是按部就班,同樣的節目,每年上演沒有新意,大家雖然倦了,但好像沒人跳出來說玩玩新鮮玩意。

後來辦公室招了個buyer,帶來了轉機。

其實不是女孩,稱大姐比較符合實際情況。應該是南美移民的後代吧,長得特別有南美風情,體型大隻,開朗,說話整個樓層都聽得到。雖然大家在辦公室一團和氣,鄙視鏈總是有形無形存在的,在這個公司內部的高科技部門,招來幫大家買消耗品買設備甚至辦公用品的員工,應該是在價值鏈的尾部。大概做高科技的人城府會深些而且隨和,這位大姐姐憑著開朗個性和無厘頭的自信,感覺走在了我們價值鏈的頭部。來了沒多久,就自動擔當了“工會”小組長角色,每逢節日,總看她爬上爬下掛彩旗啥的,把辦公室搞的特別有氣氛。以前這些工作是秘書做的,秘書管的事情多,時間盡用來監視我們遲到早退微波爐熱飯蓋蓋子,點綴辦公室氣氛的工作能偷懶則偷懶,領導那裏也沒硬性考核指標。但這位大姐姐不,她的認知裏麵,辦公室搞氣氛,那是天經地義必須要做的事情。於是,感恩節懸個紙片南瓜,各個辦公室門口掛個僵屍紙片,聖誕節張燈結彩,便成了家常便飯,甚至春夏秋冬四季變化,也得給樓層換個色彩,好讓大家換個心情。

大姐姐來上班的第一個聖誕節前夕,給部門每個女員工送了一袋小禮品。這個是史無前例的,還因為不太熟,大家都有點吃驚。袋子裏麵是唇膏,香風肥皂,護手霜指甲油之類的東西,基本像小女孩之間交換的小禮品,雖然都用不上,但一個小禮品袋帶給人的小快樂顯然感染到了每一個人,大家紛紛互贈禮物。很久以後,偶然機會我用了裏麵的香皂,發現香氣好聞潔膚而不幹燥,於是好奇去問哪裏買的,才發現她有不同商品類別的專供店。她就是幹買東西這工作的,貨比三家,什麽東西去哪裏買,那是她的專業。

大姐姐帶來的最大改革,是不出去餐館聚餐,改作大家帶菜到辦公室聚餐,potluck。

如果在accounting或marketing部門有人領頭辦potluck,個個都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還巴不得天天potluck。在男性占絕對多數的技術部門,號召potluck,是有難度的。果然第一次,大老爺們要麽不帶菜不出席,要麽去subway買現成sandwich,要麽Costco買個烤雞,最負責的一個買了一大包冰凍meatball,放一慢鍋裏加了幾罐tomato醬,上班時順便插電現燒,沒有任何技術含量,把一次聚會變成了一次實實在在的吃午飯。

那次大家反應冷淡,我猜想大概會斷了大姐姐的念頭。每次看大姐姐挪動她那碩大身軀穿著細跟皮鞋上下爬梯子,費力在走廊天花板上掛裝飾物的時候,我總是好奇她的驅動力。這不是她的本質工作,我們做技術工作的,壓力大,壓根不關心辦公室氣氛,隻注意老板客戶有沒有complaints。我猜大家的不在意冷漠,她應該感受得到。不知道她怎麽想,大家隻是覺得辦公室越來越豐富多彩了,有時候抬頭看見好玩的裝飾品,會開心放鬆一下。

前陣子秋意漸濃,大姐姐又一次發出potluck號召。這次沒見她上門來登記帶什麽,也沒看見她有啥動靜比如滾動發郵件提醒這樣的,我估計大概與上次差不多冷清,就想學大老爺們那樣遁化,啥都不做,不參加,到點我出去溜一圈完美避開。但是想到她第一次受到的冷遇,見她平時不懈的裝點氛圍,我心軟下來,快速簡單做了一大盆雞翅帶去。

當天的potluck,完全出乎意料,幾乎每個人都帶了點什麽,琳琅滿目,大姐姐準備得特別精心,一次性餐具,都是用心選的配合時節的產品,甚至每個餐盆裏搭什麽顏色的鏟子,都是事先計劃好的。大家帶的食物之豐富,一天吃不完。好在公司裏廚房冰箱齊全,大姐姐負責剩菜放入冰箱,第二天熱了,召喚大家又吃了一頓。

大姐姐著實讓我感歎。人生有想法,付諸行動不容易;把自己的想法影響多數人,並堅持去實施,知難不退,更不容易。這個平凡普通的大姐姐,用她健康積極的心態,給人溫暖,感染了大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