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角不神秘

用虛構的人名敘述金三角的真實故事,帶您去見證那裏已發生和正在發生的荒唐事.也許您從中能找到這裏為什麽會成為毒品基地的答案.
正文

金三角是怎麽回事?

(2005-12-21 22:08:22) 下一個
在世人眼裏,金三角就是神秘和荒蠻,毒品與邪惡,傳奇加驚險的代名詞。 假如沒有描述充滿傳奇色彩的毒品大王,凶殘狡詐的毒犯,一身是膽能上天入地有七十二般變化的神探,外加身材性感火爆,有躲避槍炮本領的女郎,以及挖眼砍頭,塞土洞泡水牢等等野蠻酷刑,……,那就不能稱之為金三角的書和影視作品。 然而那裏山青水秀太陽高,各族人民純樸善良,他們默默地日出而作,忍受著各種各樣的不公,當然也有各路英雄好漢為各種目的而拚搏,奮鬥,相爭,……,於是這地方始終是世人揮之不去的毒品夢魘。 金三角,從地理概念上嚴格講是指泰緬老三國交界處,湄公河與湄賽河匯合處的一個小島,幾十年前因許多毒犯在那裏進行毒品交易,以至於人們普遍形成這樣的印象:金三角就是做毒品買賣的地方。 後幾經傳播抄作,“金三角”就成了一個招牌:泰緬老三國凡是出產毒品或深受毒品之害的地方都可以叫金三角。 以此為標準,緬甸撣邦,克欽邦,泰國北部和西部邊境山區,老撾西部都在此範圍.而由於種種原因,緬甸撣邦的毒品問題,目前雖有各國各方在努力取締,還是沒有根本解決。 撣邦 要認識金三角, 首先要了解撣邦曆史. 撣邦位於緬甸的東北部, 麵積9.6萬平方公裏,北部分別與克欽邦,中國雲南省德宏州,保山地區,臨滄地區接壤; 東北部則與思茅地區及西雙版納州為界, 同時與老撾隔湄公河(瀾滄江)相望.南撣邦東部與泰國的清邁, 清萊,邁宏頌(或寫成夜豐頌)府為界.整個撣邦西部為緬甸中心區.南部和克耶邦,克倫邦相連. 一九九六年公布人口約450萬, 但顯然不準確, 因為山區還有不少地方不在緬政府控製下, 沒有領緬甸公民證,其數量不下於幾十萬. 主體民族撣族,占人口一半以上.另有三十多個民族, 大家比較熟悉的有克欽(景頗),克耶,崩龍,拉祜,傈粟,佤,布朗,勃歐(董束),果敢漢人, 愛尼(阿卡).城鎮裏有不少做買賣和打工的緬族和咖納(孟加拉人後裔)人,此外政府機關從官員到普通工作人員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緬族,撣邦本地各族隻能當翻譯和聯絡員. 撣族自稱傣.“撣,”“納撣姆”,“擺夷”都是他稱. 最早見於中文史書的是<<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第七十六>>: “永寧元年,永昌徼外撣國譴使貢獻”. 所謂永昌傲外就是今德宏州及緬甸撣邦一直到克欽邦,印度阿阿薩姆邦這一片廣大地區,時為公元二世紀,和撣族曆史記載及傳說基本吻合,目前撣族的紀年是2099年(2005年). 到唐宋時期,中國史書根據其生活習俗稱為,“金齒”, “銀齒”,“茫蠻”.元明時撣族勢力南擴,滅撣了緬甸的驃國, 占有整個緬甸北部, 建立了阿瓦,實皆等王朝.而中國史書稱之為 “百夷”,離中國較近的撣族地區被朝廷封了許多土司來進行統治. 其中以麓川(今木姐一帶),木邦(興威),猛密(抹穀),孟養(密支那附近),孟艮(景棟),蠻莫(八莫)等勢力較大.到了清朝, 撣族仍被中國史書記載為百夷或擺夷. 而此時緬族勢力漸大, 最終控製了整個緬甸, 撣族統治者被分化,各土司再也無法形成統一的力量,許多土司同時向緬政府和清朝進貢.以維持其統治地位. 撣族土司在轄區內被稱為“召法”即“上天委派的王”之意.對中國朝廷隻接受冊封和定期去朝貢.而對緬甸的東籲和貢榜王朝有時不得不接受調譴.但內政曆來是自行管理,緬軍也不在撣邦長期駐紮. 十九世紀,英國先征服下緬甸, 後進入撣邦地區, 對撣邦土司威逼利誘, 加上清政府日漸衰敗, 內憂外患不斷, 原本對這些蠻夷之地就鞭長莫及, 到此時更無力顧及他們了.到十九世紀末,英國殖民者進一步和清政府劃了界,凡他直接控製的撣邦土司就正式脫離了中國的中央政府. 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 一方麵對撣族土司采取反分化和拉籠的政策, 以掠奪資源為主,沒對土司幹涉內政,也沒有對百姓橫征暴斂,相反還進行不少基礎建設,加上撣族總體上是個安於現狀的民族, 所以基本上沒有什麽大動亂. 日本侵入緬甸, 以推翻西方殖民者, 解放亞洲作口號,昂山將軍為首的緬甸愛國者立刻與日軍合作,接受日軍培訓.等英軍及中國遠征軍被日軍打敗,昂山將軍也失去了利用價值, 緬甸依靠日本複國的夢很快破滅. 轉而暗中與盟軍合作. 日本投降後,昂山將軍的勢力也漸大, 而卷土重來的英國殖民者已是日謩途窮, 不得不麵對殖民地紛紛要求獨立的現實. 一九四七年, 昂山成功說服撣邦大土司蘇瑞泰,使之支持緬甸聯邦, 尋求獨立. 在蘇瑞泰帶動下, 撣邦大小土司及欽邦, 克欽邦, 克耶邦等等都同意加入緬甸聯邦, 謀求獨立.各族領導人在撣邦中部的邦龍簽訂了著名的 “邦龍協議”(或翻譯為 “彬龍協議”). 其中一條規定: 十年後如果各民族邦不滿意聯邦政府, 可以自行脫立, 尋求獨立. 這就是撣族至今仍在耿耿於懷的 “獨立” 的法律依據. 昂山將軍於1947年7月19日被刺身亡.真正凶手是誰, 緬甸曆史至今語焉不詳, 隻將昂山封為烈士, 國父. 而撣族等的傳說是, 昂山為了賴掉邦龍協議, 是他讓幹的, 也就是用他的死來維護緬甸聯邦的統一. 1948年1月4日, 英國將權力移交給緬甸聯邦第一任總統蘇瑞泰. 這一天也就是緬甸的獨立日. 緬甸獨立後, 撣邦各土司仍然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 邦政府也不過是鬆散的組織.地方治安由自組的警察維持,實際上也隻能算土司的家丁. 蘇瑞泰總統當了不久就下台,回老家繼續當土司.1950年, 國民黨殘軍進入撣邦, 成立反共救國軍, 準備反攻雲南, 實力最大時有近二萬人, 號稱十萬大軍. 緬甸聯邦軍隊為維護國家主權, 正式進入撣邦, 與國民黨軍作戰, 結果屢戰屢敗,於是告到聯合國, 國民黨看到反攻無望, 隻好撤到台灣, 而部分雲南籍的部隊則留在泰緬邊境, 自行發展. 1959年, 緬甸奈溫將軍發動政變, 廢除聯邦憲法, 大部分撣族土司被抓被殺, 蘇瑞泰也死於獄中. 此前緬甸中央給土司一筆錢, 換得他們放棄土司權力. 這就是撣族老百姓指責土司賣國的根據, 實際情況是槍口下的交易. 在緬政府軍大軍壓境的情況下, 沒有哪個土司有能力反抗. 隻有果敢楊家土司畢竟有中國人的政治頭腦和軍事謀略, 申明: 我隻將權力交給人民議會. 不接受緬甸政府的控製. 而且軍事上作好了對抗準備, 緬軍也沒能力進入果敢地區. 緬軍全麵控製撣邦的軍政大權, 引起撣族土司後人及其青年學生的反抗, 許多人揭杆而起. 這個時期起兵的撣族將領大多數被漢人稱為 “學生派”, 而他們五花八門的組織名稱都用英文來表達, 用得較多的就是SSA即SHAN STATE ARMY(撣邦軍), SSNA即SHAN STATE NATIONAL ARMY(撣邦民族軍). 在撣族與緬政府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 與中國有關的南北兩大實力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南邊, 退到泰緬邊境的國民黨殘軍因脫離國民政府,沒了經濟來源, 為了自身的發展, 必然要對撣邦發生影響, 於是利用自身豐富的鬥爭經驗與撣邦各派武裝建立聯盟,給他們訓練部隊,共同對付緬軍, 做各種買賣, 從中謀求自身利益.而在北部中緬邊境, 六十年代中後期, 正是中國支援世界革命的時期, 在中國的支援下, 以果敢,佤邦, 克欽邦等地為中心,“革命烈火熊熊燃燒了起來.” 緬政府為了對付這些形形色色的反政府武裝, 又支持各地有實力的頭人組織自衛隊, 被稱為 “嘎拐野”. 從此撣邦進入武裝林立,有槍便是草頭王的時期. 也從這個時候開始,原本已很普遍的毒品買賣逢逢勃勃地進一步開展了起來. 到七十年代,南撣邦勢力較大的部隊有昆沙(張奇夫),召光正(莫亨),佤族波蒙,波德文,艾小四,羅星漢,果敢楊振聲,還有拉祜部隊等等.其中又以羅星漢因被西方媒體大肆炒作而最著名. 北撣邦以緬共人民軍勢力最強,其他武裝有撣族的載列,載堵,思天,蓋法,布剛瑞,還有崩龍軍,克欽軍等,這些武裝大體和緬共人民軍維持一種鬆散的統一戰線局麵. 八十年代末,撣邦局勢發生了有利於緬政府的變化,首先中國已停止支援緬共,使之陷於自生自滅的窘境,各支撣族部隊也始終成不了氣候.而南部的羅星漢等部也早就和緬政府和談,正式解甲歸田,並出於和平願望,積極在緬政府和各派武裝之間斡旋談判. 一九八九年各方斡旋活動的結果,緬共各民族將領發動不流血政變,放棄武裝推翻政府的革命路線,緬共領導被禮送出境,各民族成立“民族民主同盟軍”,其控製區被劃為特區,自行管理. 同時撣族將領思天,蓋法,載量,載堵等人也和緬政府達成停火協議.由於有過去各土司被緬政府迫害的前車之鑒,各支武裝都不敢輕易放下武器,也就是“投降不交槍”. 緬語稱他們為“陰撒野”,即和平部隊之意.緬政府除了給少數部隊象征性發一點大米外,一般是讓其自生自滅,當然也允許他們做各種合法與違法的生意. 解除北部威脅之後,緬政府騰出手來全力對付南撣邦的反緬武裝. 此刻在南部以泰緬邊境的賀猛等地為中心,撣族部隊莫亨與昆沙等部整合成蒙泰軍,勢力最大時有近兩萬多正規軍,北部和中部還沒投降緬軍的撣族部隊召杆若,載列等部也紛紛歸附,其直係部隊活動範圍一直到達木幫,昔玻,臘戌附近,基本貫穿整個撣邦. 一九九一年四月,撣邦的三十六個土司和二十六種民族各推出一個人民代表,在賀猛召開大會,組成人民大會,成立撣邦重建委員會.選出了一批領導成員.對緬政府構成巨大的威脅. 蒙泰軍在整合各部,隊伍不斷擴大的過程中,其內部新老矛盾也越來越大,加上緬軍不斷支持其他民族武裝和它爭奪地盤,終於導致一九九五年七月召杆若分裂出走,擅自和緬軍達成停火協議,將蒙泰軍內部的撣漢矛盾公開激化,緬軍乘虛而入,到一九九六年初,昆沙帶著近萬名直屬部隊投降緬政府, 蒙泰軍徹底瓦解,不願投降的撣族軍星流雲散. 目前尚有一支勢力較大的撣族部隊是召若舍的SSNA,一直在泰緬邊境地區活動,時不時還和緬軍衝突,有時連泰國都被牽扯進去. 但目前在撣邦勢力最大的是佤聯軍,他們已是“陰撒野”,緬軍也在盡量利用其去對付反緬武裝,但因有許多教訓擺在那裏,他們顯然不敢和緬軍真正合作. 撣邦今後前途怎麽樣?還沒人敢妄加預測. 有一點則是公認的,中國雲南省中緬邊境線的公安和武警反毒防毒的任務可以說全國最重,而泰國北部邊境地區的軍警也把堵截毒品當做主要任務.是和撣邦至今沒有實現真正和平,沒能鏟除毒品存在的社會根源有很大關係. 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在撣邦幾十年興興滅滅的各種武裝當中, 實力較大, 又沒有外國勢力支持的部隊肯定都和毒品買賣多少有關係.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那裏的毒品產量占了全世界鴉片係列產品(如海洛英等)的百分之八十左右,神通廣大的美國警方和以嚴懲販毒著稱的中國警方都隻能東堵西防,疲於應付.使金三角的名聲也越來越大. 沒有做毒品買賣, 自然也沒有能力做其他買賣,也得不到外力支持的武裝一般都成不了氣候, 因為他們什麽都靠攤派, 老百姓形容連鹽巴辣子都挨家挨戶去要. 這樣的部隊顯然不會有什麽發展前途. 在這種動亂的情況下, 緬政府軍要維護國家主權和團結, 而撣邦各族軍隊要保護本民族利益, 要生存要發展要獨立. 各方都有自己充分的理由. 販毒賺錢以維持軍隊開支就是天經地義的事了. 這樣,無論是美國政府或是其他國家,通緝甚至懸賞多少獎金來抓某個大毒梟,是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金三角毒品問題的. 泰北雲南人 同在 “金” 榜上有名的泰北邊境地區過去確實是盜匪橫行之地, 曾有泰北雲南同胞進述: 三四十年前我們不能單獨隨便外出,否則會引來殺身之禍,不少賊認為漢人身上多少都有錢, 哪怕撈到兩, 三百銖也不錯,當時殺一頭豬賣半天也不過賺一百多銖,所以殺個漢人最劃算. 而今這裏已經全麵開發, 除一些偏僻的村落外, 基本上都通公路通電通水.這和泰國政府推行皇家山地開展計劃, 國民黨三五兩軍的配合是分不開的. 泰北國民黨殘軍習慣上叫九十三師,這是緣於中國遠征軍第六軍九十三師一直在撣邦的景棟到中國打洛一帶活動, 所以當地老百姓看見穿國軍服裝的都習慣叫九十三師, 而以後 “反共救國軍” 活動區域也主要在那一帶, 所以不管部隊番號擴充到多少, 名稱怎麽改變, 大家都叫九十三師, 這是習慣成自然, 而不是撤到泰北的部隊番號是九十三師. 六十年代初. 三軍的李文煥和五軍的段希文將軍率部在清邁的唐窩和清萊的美斯樂駐紮,兩個軍連家屬在內還不到一萬人. 後和泰國軍方談判, 幫政府進剿泰共武裝, 取得了在泰國居住的合法權. 但泰國軍方限定範圍, 隻準許在邊境線一帶建立難民村. 所謂難民村, 意味著它可以長久居住, 但因不是 “難民營” 也就沒有聯合國的救援組織來提供幫助, 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 但這些人不但不滅, 還頑強地不斷發展,緬甸雲南同鄉為躲避戰亂紛紛前來投奔,難民村逐漸增加到幾十個.到八十年代, 泰緬邊境一線的治安已基本被三五軍掌握, 泰國政府開始去辦泰文學校和醫院, 而且開始發 “難民證”. 在這種情況下,泰國開始推行 “皇家山地開發計劃”, 當時皇太後(泰國人尊稱為頌綠雅) 及皇帝皇後多次去視察, 親自在清萊的雷東(或寫成 “萊東”)和清邁的馬康山開辟農場, 推廣種植各種水果花卉, 蔬菜, 以替代種植鴨片. 而此時台灣經濟得到大力發展, 也覺得愧對這些被遺棄的殘軍(台灣習慣叫 “孤軍”).便有不少人前來調查訪問. 著名作家柏楊根據搜集到的資料,以鄧克保的名義寫了一本<<異域>>,對孤軍從雲南敗退到緬北, 成立反共救國軍, 撤台或被遺棄作了具體而精采的描寫, 雖然不少當事人指責書中有失實內容. 但此書引起了轟動, 到目前為止許多描寫金三角的書還在改頭換麵引用該書內容. 而當時台灣同胞更是紛紛解囊相助, 發起了 “送碳到泰北” 運動; 台灣成立了救總工作團, 派不少農業專家到當地輔導村民種植新品種農作物.配合泰國政府對泰北進行開發. 當地還開辦中文學校,台灣僑委會免費提供教材,每年還派出一部分人員到當地培訓教師.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難民村中文學校的中文程度在全泰國也數得上的. 經過二, 三十年的努力,如今的泰北難民村人民安居樂業,大部分的村寨都有泰文學校和中文學校, 而且都通公路, 一有風吹草動泰國軍警馬上就能趕去處理. 後代子女也大部分拿到了泰國公民證, 憑著精通中泰文可以到曼穀普吉等地打工掙錢, 做正當的職業. 而馬康山, 雷東被辟為花園農場, 吸引了本國和外國的遊客, 美斯東也是著名的旅遊景點,近年還建成了泰北義民文史館, 以記載難民村的曆史. 當然也有少數人還在販毒, 但那是想發橫財愛冒險的人, 當地老百姓都配合軍警對其進行緝拿, 總而言之, 在已有正常的生存條件下, 製毒販毒自然就會遭到人們的反對. 許多人到了泰北難民村, 以為既然到了金三角就應該看到成片的罌粟, 那他肯定失望而歸. 這就有力說明,隻要政治穩定,金三角毒品問題是可以解決的,最起碼可以消除其之所以成為“基地”的社會基礎,那樣的話少量毒品就不足以給世人帶來那大的危害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