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看了如此內容中國人還有臉抵製日貨麽?

(2023-10-28 00:38:30) 下一個

看了如此內容中國人還有臉抵製日貨麽?

                    2012年10月11日

何必

自10月1日以來,中國海監船編隊每天都在釣魚島附近海域巡航……(略。)

釣魚島還是全世界目不轉睛的事兒吧?

來看看相關內容吧。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體的相關文字。

(何必注,略。)

毛派人士宋寶玲發來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來自俺收到的電子郵件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王飛淩郵件組相關討論的繼續。

(何必注,略。)

如此文字讓人看了目瞪口呆不?

(何必注,略。)

嗬嗬。

施工噪音裏的寫作。

釣魚島在QQ上被屏蔽已經差不多一個月咧。如此話題也官富民窮,成為官方壟斷資源,像QQ這樣的網絡上成為敏感詞,如此現象令人唏噓不已吧。

這兩天,中國央行與財政部以及中農工建四大銀行行政負責人(唯獨在中國需要如此說明,因為實際上一把手不是行長或者部長,就如同中國最高領導人不是國家主席而是黨的主席——現在是總書記一樣。)全部拒絕參加世界銀行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成為了全世界熱炒的題材,來自年會舉辦方的消息證實,中國如此頭麵人物不參加會議確有其事。不消說,全世界都把矛頭指向了此次年會的舉辦地日本東京,並且將中國如此重量級人物全部缺席會議與釣魚島紛爭聯係起來,並且評論說,中國又是個重大失策,特別是在IMF麵臨著重大改組、內部決策機製投票權進行重新劃分、以及行長金鏞明確表示世行也要進行改革之際,中國僅僅因為與日本的領土爭端就缺席如此重要的會議,不僅僅在這倆國際性金融機構改革領域部分放棄發言權,更表現出中國在國際事務方麵的意氣用事和粗鄙淺薄,太鼠目寸光咧。而反日活動造成日資企業在華經營狀況嚴重受損,中國赴日旅遊人數大為減少,都成為國際媒體炒作的題材。中日兩國大國,之所以稱之為大國,地球人都知道,這指的不是人口總量或者其他方麵,無非是經濟總量。全世界記憶猶新的是,日本一直被成為經濟動物,在政治既文化上從來都隻能在脫亞入歐的傳統裏對歐洲(以及美國)邯鄲學步,無法成為議程設置,也無法成為規則製定過程的參與者。而中國呢?比起日本來,更加經濟動物不是?比日本更加以錢為綱。這點,從保八啦穩增長啦等等方麵、特別是中國改革越來越隻關注經濟體製領域的狀況而為婦孺皆知吧。

此次釣魚島的反日活動,越來越被證實絕非什麽民間自發的群體性行為,而完全是中南海內部你死我活爭權奪利的外化。至於說到底是周永康還是習特勒幕後推動了如此反日活動,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隻不過,不管是誰,矛頭都不是針對釣魚島或者日本,而是針對中南海裏麵對十八大權位爭奪戰的競爭對手,借助釣魚島事件把中國內部的水攪得更渾,以利於渾水摸魚從中漁利。反日活動中,全國各地出現的打砸搶燒事件,也讓人看到了中國人(包括海外華人,下同)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民族本質。現如今日係車在中國銷售量急劇下降,並非日係車的質量和服務問題,也並非中國人同仇敵愾眾誌成城,隻不過是因為購買日係車可能成為中國人打砸的目標,不僅僅是車輛,甚至車主都可能因此造成終身殘疾,如此利弊權衡之下,人們對日係車敬而遠之。陳光標對那些在反日活動中被砸的日係車主更換新車的舉動,在道義上該如何評價,恐怕並非什麽困難的事情。這種現象在中國的出現,太可以說明中國的時日無多。

據傳習特勒為反日活動降溫,鳥男狗女們上街抗議示威烏煙瘴氣一番後,就消停咧。日本人的分析是,中國人忘性大,不會持續多久的。這種狀況屢見不鮮。中國走火入魔的民族主義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但也無一例外虎頭蛇尾,抵製活動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不了了之。這點,從2005年反日遊行裏的抵製日貨,以及2008年的抵製家樂福以及空客等事件之中有目共睹。

抵製日貨,說起來大義凜然德高望重不是?但像李承鵬那樣的主兒就撰文指出,如果真的抵製日貨,中國的電視台先完蛋,其他領域也寸步難行。

其實,抵製日貨,也應該抵製黃金周,因為黃金周就是日本的舶來品。現如今,太多人都在討論是不是恢複五一黃金周,但是卻對黃金周的來龍去脈隻字不提。有誰會對黃金周究竟來自於何方刨根問底呢?而這種來源於日本的東西到底有多少,恐怕很值得琢磨吧。中國引進的第一部動畫片就是日本的《鐵臂啊童木》,這是有案可稽白紙黑字載入史冊無法更改的吧。現如今中國的動漫產業慘不忍睹,八零後九零後們哈韓哈日,其中對於日本動漫的偏好令人咋舌不?俺周圍人的孩子在美國留學,平日裏就喜歡看日本的動畫片,並且在美國的大學同學(其中並沒有日本人)裏形成了日本動畫片的擁躉群體,還時不常組織日本食品聚會來體驗日本式的情懷,這種狀況就發生在此次釣魚島事件之後。其中,這種現象由來已久。2001年俺在奧斯陸,當地的中國留學生平日裏夜以繼日收看蠟筆小新,這種狀況風靡一時無處不在。此次反日活動裏經常可以看到相關言論說,一家字裏麵對日本的基本態度截然相反,上了歲數的人對日本恨之入骨,但年輕人卻對日本情有獨鍾,希望去日本學動漫。如果說文化侵略,如此現象讓人唏噓不已吧。

而前麵引文的最後那篇文字,是不是讓人看了觸目驚心?如果抵製日貨,那麽是不是應該抵製來自日本的外來語?而如果真的抵製日本的外來語的話,那麽現代漢語會成為什麽樣子呢?

想想看吧,抵製日貨,是不是該抵製所有源自日本的外來語?政治、經濟、體製、體操……如果真的是這樣,中國人還如何說話呢?現代漢語會變成什麽樣呢?中國的話語還會存在麽?中國就如假包換地變成徹頭徹尾的“說都不會話”了吧?如果徹底抵製日貨杜絕使用日本的外來語,中國人已經根本無法思考和交流,如此景象是不是讓人大驚失色?

俺早就對中國作為文明古國的沾沾自喜嗤之以鼻。中國的四大發明被炎黃子孫沒完沒了地當成借以炫耀的道具。但中國古人留下的,除了這四大發明,還有什麽呢?美國佬的曆史隻不過也就200多年,與中國五千年曆史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因此美國佬無法像中國人這樣來不來就拿自己祖上的光榮說事兒,就像阿Q那樣。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並沒有誕生愛迪生,沒有出現好萊塢,沒有形成NBA,沒有發明原子彈,沒有創造出互聯網,沒有米蘭達警告……如果中國人和米國人拿誰的發明多來比較的話,高下立判了不?更何況,李約瑟之迷(工業革命為什麽沒有發生在中國?)是盡人皆知的現象,中國沒有也不會出現尼莫拉小詩,不會出現勃蘭特之跪,不會出現達爾文、馬克思、弗洛伊德……

現如今,中國人對於日本以及韓國文字裏經常出現的漢字引以為榮,認為這是中華文明的結晶,並且以日本引進漢字作為中國文化曾經領先於日本的證據。但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就逐漸摒棄了昏昏欲睡裹足不前的中國文化,轉而向歐洲文明虛懷若穀,大量囫圇吞棗了歐洲文明。咱們也就不在葛蘭西文化霸權的意義上來討論日本明治維新之後這種脫亞入歐現象對於日本文化的影響,隻是看,日本對歐洲文明的頂禮膜拜,確實讓日本文化在亞洲處於綜合實力上的領先地位,並且這種地位被多少次日本與亞洲國家之間戰爭的結果所證實。

俺閱讀有關文字記憶猶新的一幕是,二戰期間日本軍部不顧反動派的意見執意要偷襲珍珠港的決策做出後,曾經留學美國的山本五十六仰天長歎,日本敗局已定,要知道,那時候珍珠港戰鬥還沒有開始。山本太心知肚明,以日本的實力如果與美國較量,那無異於飛蛾撲火自取滅亡,軍事對決本質上是文化對決,是文明之間的對決。日本效仿歐洲文明,而美國在歐洲文明的繼承發揚方麵更進一步,日本在文化上隻能處於對美國屁顛屁顛亦步亦趨的跟屁蟲地位,卻自不量力地要以乳臭未幹的血氣方剛以及類似中國人忘性大這種記吃不記打本性(日本在一戰中剛剛淪為戰敗國)的狀況去與如日中天的美國一決高下,日本民族如此癲狂,讓山本這樣的有識之士痛心疾首但又無可奈何,最終死在了這種對決之中。

如果按照李約瑟之迷的路數,咱們也可以發問,為什麽明治維新那樣的翻天覆地沒有發生在中國?不管戊戌變法還是辛亥革命,為什麽都如此令人五味雜陳?中國的中體西用,從嚴複梁啟超們對西方文化引進上,單純從文字領域就令人無地自容了吧。如果沒有日本的外來語,中國會是什麽樣?雖然說,曆史無法假設,但是,日本外來語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卻是無法忽略的吧。那麽,嚴複梁啟超的翻譯,與日本外來語的比拚,是不是可以看做是中日之間在軍事領域之外的一場文化對決呢?如此文化對決,是不是可以說是以中國文化的完敗為結局呢?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那麽現如今的所謂中國傳統文化麵對著中日之間文化對決中國的一敗塗地,又該如何評價呢?如此,不管是梁漱溟、張君勵、熊十力、馮友蘭、錢穆等人所提倡的新儒學,還是當下的蔣慶、陳明、康曉光乃至最近叛逃自由派而加入儒家陣營的姚中秋等等,甚或鼓吹儒家社會主義的中國所謂新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甘陽,如何麵對這種文化對決及其結果呢?不消說,無論梁漱溟還是蔣慶們,在行文上都已經無法回避源自於日本的外來語,或者說,如果不使用這種從日本弄的舶來品,所有的中國傳統文化將一文不值,甚至都無法進行通俗化的注釋,此言不虛吧?

如此,再進一步,如果說20世紀初中國的新文化運動,本身就是日本外來語的一次全麵普及和推廣活動,也就並不為過了吧。換句話講,在特定的意義上說,所謂的新文化運動,實際上是日本文化對中國文化的一次偷梁換柱甚至全麵否定、替代,或者說中國文化借助外來語而附著著的日本文化而得到的一次脫胎換骨的升級換代(當然,曆史地看,如此變化福兮禍兮還是個很大的問題)也並非危言聳聽呢?

當然嘍,現代漢語裏源自於日本的外來語,並非日本人的本源性創造,小日本也隻不過是把歐洲文化翻譯成為日語,後來被中國引進,充其量隻不過如此;日本人在對如此概念體係的再生產方麵就體現出經濟動物以及文化侏儒的德行樣,並沒有對如此概念體係進行發揚光大,並且形成自立門戶的完整文化體係。這就像戰後日本曾經風光無限,通過對歐美的巧奪天工的模仿以及精雕細琢而呈現出“有路比有豐田車”這種美國佬驚呼“日本買下美國”的景象,日本人也得意忘形像石原慎太郎那樣牛哄哄《日本可以說不》,但最終還是被歐美文明打得落花流水,日本人既無法製造航天飛機,也無法製造廣場協議,更無法炮製“中美國”、“金磚四國”這樣的概念,在文化上還是不得不自愧弗如。這又回到了那個老生常談之中,那就是中國人的思維早就被德國化了,日本外來語隻不過是將這種德國化以比嚴複梁啟超更加膾炙人口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的狀態存在了下來。

從長遠看,日本脫亞入歐並不現實,跨過整個亞洲並入歐洲難以實現,資源嚴重匱乏的日本最終或者占領或者並入大陸國家(英國、韓國等也是如此),距離關島更近使得日本可能成為美國的一個州耶。

最終,文化對決讓日本、中國等等都會悔不當初吧?

嘎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