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越來越多人看到中國房地產已經完蛋啦

(2023-05-07 01:50:15) 下一個

越來越多人看到中國房地產已經完蛋啦

                        2010年7月8日

何必

《蝸居》,一部電視連續劇,播出後在廣大觀眾中引起了熱議……(略。)

黨報如此內容的標題是:“目前中國的房價到底有多高?”

到底有多高呢?黨報給出的結論是,已經超過曼哈頓和柏林。

高房價再度成為熱點啦。

來看看相關內容吧。

洋鬼子中文媒體的相關報道。

(何必注,略。)

傳統左派電子雜誌對高房價展開了連篇累牘的抨擊。

(何必注,略。)

崔之元發來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老周發來的參考材料。

(何必注,略。)

白祖誠老先生發來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華新民大姐發來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體如此內容耐人尋味。

前IMF經濟學家稱中國樓市開始崩潰

2010年 7月 6日(何必注,略。)

嗬嗬。

怎麽樣?

這又是個洋鬼子點名道姓看空唱衰中國經濟,而且矛頭直指中國房地產吧。

將可以看到,中國房地產已經開始崩潰,並將重創中國的銀行業。

羅格夫是接受彭博社采訪時做出如此蓋棺定論的,路透社沒有轉引他這種結論的具體內容和理由。

但是,從目前中國的房地產狀況來看,卻顯示出一片荒疏景象。

而黨報也再一次把矛頭對準高房價,這種景象很是有趣吧,洋鬼子與我黨機關報不約而同拿中國房地產說事,並且都給予了悲觀和負麵的評頭論足。

咱們還記得吧,2004年,謝國忠和易憲容分別曾經預測中國房地產將要崩盤,結果由於房地產領域的一派紅火,他們二人成為了人們嬉笑怒罵調侃諷刺的對象,同時,中國房地產泡沫論也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誰要是說中國的房地產有泡沫,馬上會招致類似孫東東描述上訪者那樣的遭遇,被看成是精神有嚴重的毛病。

從前年開始的房地產價格發瘋似的上漲,也曾經讓不少人很是樂觀地說是剛性需求的集中井噴。

可是,幾個月的工夫,房價就翻倍了,這讓越來越多的樂觀主義者們都傻了眼,剛性需求也無法解釋如此喪心病狂的價格表現。

這時候,人們意識到,房地產領域不僅僅有泡沫,而且越來越千鈞一發。

這時候,也沒有人再去冷嘲熱諷曾經的謝國忠易憲容了。

而房地產背後巨大的利益鏈條,以及無處不在的腐敗,再加上強製性拆遷所引發的全世界高度關注,中南海也看到,再這麽下去,我黨注定離死不遠了。這才有了表麵上中南海下定決心所進行的房地產調控。

國十條發布實施後,房地產就逐漸進入了深度的冰凍期,市場上門可羅雀,新盤一手房和二手房都出現了成交量大幅度下滑,不少新盤呈現出零成交的狀況。

與此同時,新盤房價卻出現了堅挺不動的局麵,與此次中南海房地產調控的方向相反,各地房地產新盤價格月度環比指數還在繼續上升。北京的數據是,5月份均價18000多元,6月份則攀升到了19000多元,不降反升。

現如今的開發商們,與溫家寶已經是怒不可遏,紛紛抱怨,溫家寶無能治國,縱容房地產價格一飛衝天,現在卻拿開發商開刀問斬,並且這種調控最終還是我黨得利,板子打在了開發商身上,委府卻可以借著收取各式各樣居高不下而且在宏觀調控名義下愈演愈烈的稅費發一筆橫財。

人們現在都意識到,房地產已經成為一個死結。

中國社科院唐鈞兄指出,在政策領域,與房地產政策並存的,應該是住房保障政策,但是,中國的住房保障政策卻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而且,江澤民朱鎔基任上有關保障性住房上的1998年建設部23號文,到了胡溫任上的2003年建設部18號文的標誌性轉變,可以看出胡溫是如何製造房地產危機、以及如何把保障性住房涉及人群縮減到了最小化程度的。

溫家寶口口聲聲要讓人們活得有尊嚴,但如此這般的激動人心的說辭,也就僅僅存在於胡溫們花拳繡腿的表演上,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內容。

本輪房地產調控後,委府高談闊論什麽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可是,全都是口兒犯的把式。

譬如說,北京市號稱要在全國身先士卒,將房地產開發用地當中超過六成的土地用於保障性住房建設,可是,如此信誓旦旦,卻沒有任何相對應的土地用處性質的交代,現在人們紛紛質問,別說六成,哪怕隻有一成,讓人們知道處於什麽地方?可是,北京市委府對此卻隻字不提默不作聲啦。

國土部部長徐紹史前天高調表態,今年四季度,房地產價格就會出現下降。

房地產領域裏的大炮任誌強對徐部長如此表態沒有正麵分析,而是冷嘲熱諷說,全世界隻有中國政府居然能夠預測市場價格變化走勢。

這本身就非常荒誕不經吧。

國土部部長表態,發改委和住建部則鴉雀無聲。

業界也在傳聞,第二輪的調控措施即將出台,而住建部趕緊出來否認。

這種鬧劇簡直是烏煙瘴氣吧。

實際上,人們預測,所謂第二輪調控措施,無非是將第一輪調控措施具體化並且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

但是,總體上看,中國房地產的崩盤指日可待啦。

傳統左派烏有之鄉今年開辟專欄,標題就是“房地產綁架中國”。

半個多月之前,張昊在與袁劍網絡交談時,袁劍就斬釘截鐵地說,不管的寬鬆還是緊縮,房地產已經完蛋了。

這種判斷,與羅格夫的崩潰論不謀而合。

可想而知的是,中國房地產完蛋或者崩潰,銀行將緊跟著陷入困境,大量房地產貸款將成為銀行的致命性殺手鐧。

而銀行一旦出現麻煩,能夠出現的擠兌風潮將把中國銀行業逐利區間主要是存貸款利差、而又有著竭澤而漁得過且過的短存長貸模式的巨大危險性暴露無遺,並且為此付出慘痛乃至“後果不堪設想”的代價。

要不然俺認為,總爆發已經開始,隻不過是在各個領域裏都漸次展開呢。

其中,房地產必定是個不可或缺的導火索。

嘎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