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房地產調控失敗使得房價和物價互相推升不可阻擋

(2023-05-15 00:18:51) 下一個

房地產調控失敗使得房價和物價互相推升不可阻擋

            2010年12月23日

何必

在醞釀近一個月後,中服地塊招標終於塵埃落定……(略。)

怎麽樣?

就在中南海眼皮底下,北京又創出新的地王了吧。

房地產宏觀調控,結果就是這個模樣耶。

來看看相關內容吧。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體的相關文字。

(何必注,略。)

來自俺收到的電子郵件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嗬嗬。

現如今,央視以及其他電視台等官方媒體,都不準使用“地王”這個詞啦。並且,官方媒體不準報道的領域越來越多,房價不許說,物價不許說,治理交通擁堵不許說,更不用提什麽群體性事件、食品安全、收入問題等等啦。如此,能夠說的越來越少,幾乎無話可說了。由此可見,宣傳部門的豐功偉績是何等光輝燦爛了吧。

就這樣,冼岩還說,他“讚成”限製言論自由。嗬嗬。

地王頻現,連廣州那樣相對理性的城市也產生了地王,太讓人興高采烈了吧。

從上麵的文字裏就可以看到,從今年4月15日開始的本輪房地產宏觀調控,到現在成了什麽樣了吧。

一言以蔽之,一敗塗地。

必須要看到的是,這次的房地產宏觀調控,使得物價上漲成為必然。

2008年華爾街金融危機之後,中國委府投入了大量資金來刺激經濟,超發了大規模的貨幣。這些貨幣都去了哪裏?委府再三強調,要讓這些個資金去應該去的地方,在實體經濟領域發揮作用。這樣的表態意味著什麽?資金大部分都去了不應該去的地方,去了虛擬經濟領域。其中,股市和房地產成為集中地。

這裏麵,股市由於其規模和樣態以及越來越多的股市投資者看到委府謀財害命的嘴臉,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而房地產領域則是涉及到了千家萬戶、並且由於房地產相關領域太多而使得該領域涉及到了每一個在中國的人,具備了財富再分配的財政功能。

從2008年末到現在,房地產價格上升了多少?短短兩年時間,房價就從千元數量級一躍到了萬元的層麵,徹底告別了千元時代。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地區,房價出現十萬元單價的也並不罕見。也就是說,兩年間,房價翻了幾倍甚至十幾倍。

如此巨大的漲幅,就像張開巨大的血盆大口的惡魔,吞噬著國民財富,更是吸收著大量的資金。按照如此漲幅,需要有多少流動性才能支撐?從金融體係,到開發商自有資金,再到購房者的個人財產,以及全中國各地委府的資源(土地、信貸、以及各式各樣的社會資本),累計起來,是個天文數字吧。

如此巨大的數字,使得房地產領域作為一個蓄水池,吸收了大量的原本可能在其他領域興風作浪的流動性。

換句話說,如果不是房地產價格一飛衝天,中國的通貨膨脹惡果早就顯現出來了。易言之,房地產掩蓋了中國流動性過剩的千鈞一發危在旦夕的狀況,房地產的泡沫化遏製了物價上漲。

但是,中國經濟的房地產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不久前發布的中國社科院房地產綠皮書,就旗幟鮮明地警告說,要防止中國經濟的房地產化。社科院能夠把如此問題當作一個必須麵對的危險,實際上告訴咱們,中國經濟的房地產化已經如火如荼病入膏肓。類似的就是,中國社科院幾乎在同時發布的中國社會藍皮書,主題詞就是群體性事件和自殺,也就告訴咱們,中國的群體性事件和自殺已經到了什麽樣的嚴重程度。

中國經濟缺乏基本的自我循環能力,中國製造現如今已經成為全世界假冒偽劣的代名詞(這個問題另當別論於此不贅),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房地產對於中國經濟的貢獻率越來越大,以至於太多地方委府的財政收入當作大大高於半壁江山的比例都是來自於土地財政,也因此,強製性拆遷比比皆是,相關的自殺和群體性事件層出不窮,已經對我黨統治形成了致命性的威脅,讓胡錦濤、溫家寶擊鼓傳花的穩定壓倒一切的得過且過混吃等死的執政路線構成了越來越直截了當的威脅;同時,中國經濟的房地產化也讓胡溫們在央地博弈之中越來越處於下風,對地方委府的胡作非為無可奈何。

萬不得已,中南海開始了此輪針對房地產的宏觀調控。媒體煞有介事地說,這次宏觀調控力度空前,中央(其實,官方媒體如此說法非常不負責任,現如今哪兒還有什麽中央,中南海根本無法驅動新華門外的各個王府,黨政軍部委局辦各自攬權卸責,中南海一籌莫展)下定決心要治理房地產亂象。

結果是什麽?房地產進入了僵持階段,全社會都在翹首以待,看看房地產調控到底會鹿死誰手。

當然啦,俺應該是在至少五年前就說過,中國最大的開發商是誰?委府。委府進行房地產宏觀調控,自己來調控自己,左手打右手,其效果婦孺皆知。

新華社口口聲聲,要讓房價下降到合理水平。人們歡天喜地地說,中國官方終於明確表態,要讓房價下降。至於說什麽是合理水平,琢磨去吧你。

但是,住建部可不這麽看。作為房地產的行政管理部門,住建部與中南海唱對台戲,說宏觀調控隻不過是要遏製房價上升過快的勢頭,並不是要房價下降,而且,對於有住房的人來說,房價下降意味著財產縮水,對於社會穩定並不是什麽好事。

嘿嘿。

俺就說嘛,如果房地產價格下跌,中國將血流成河。金融最先遭殃,財富蒸發導致大規模動蕩在所難免。隻要我黨還在執政,房地產價格就不可能下降。宏觀調控就是個花拳繡腿的扯蛋,無非是胡溫這些個傻手忙腳亂的荒誕不經之舉。

也因此,不久前人民大學發布研究報告說,2011年房地產價格將下降20%。此結論甫一問世,立刻招致全社會的口誅筆伐嬉笑怒罵,認為現如今中國的專家學者喪心病狂指鹿為馬到了如此匪夷所思的地步。

如此,大量流動性從房地產領域裏溢出。資金才不會理睬什麽宏觀調控或者僵持呢,逐利的本性使得資金分秒必爭,尋找可以折騰的領域和題材。這樣,才有了今年的什麽蒜你狠呀、薑你軍呀、糖高宗呀、豆你玩兒呀,等等。

眾所周知,在中國,三農是距離權力中心最遠的地方,也是資本為非作歹最容易得手得勢的地界兒。中國曆次物價上漲,都起源於農產品價格上漲。

接下來,物價上漲態勢就從農產品蔓延到了其他領域,釀成了價格總水平的節節攀升一發而不可收。

也就是說,房地產宏觀調控造成了以農產品價格上漲為首和標誌的物價攀升,超過貨幣的惡果伴隨著胡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毫無章法的窩囊廢治理終於顯現了出來。

而麵對物價全麵大幅度攀升,全社會的恐慌心理洶湧澎湃,人們在如何讓自己可憐巴巴的財產得到保值增值方麵殫精竭慮苦思冥想,想方設法讓不可避免貶值的現金通過購買可以保值增值物品得以固化和物化,其中,購買房產又成為理所當然的選擇之一。

這樣,房價與物價之間,就完成了這麽一個非常荒唐但卻合理而必然的循環。

房價雷打不動,物價上漲,房價跟著上漲,房價和物價互相推動,並肩攜手突飛猛進。

就這樣,昨天,國家發改委還是上調了成品油價格。

對此,發改委解釋說,上調成品油價格,是為了抑製石油消費。

按照發改委的說法,此次漲價,已經被推遲了,而且漲幅是被控製了的。換句話說,如果不是發改委心慈手軟,成品油價格早就一飛衝天了。在發改委那裏,人們應該對此次成品油推遲了的並且被壓低幅度的上調千恩萬謝感恩戴德山呼萬歲才是,哪兒來的那麽多廢話?

他媽的,普天之下有這麽王八蛋的說辭麽?

發改委當然不會說,為什麽中國的成品油價格比美國還要高。

發改委也不會說,高房價是為了抑製住房消費;農產品價格上漲是為了抑製食品消費,醫療衛生價格上漲是為了抑製病患消費讓國民少生病,教育價格上漲是為了抑製教育消費使得國民最好都目不識丁,殯葬價格上漲是為了抑製殯葬消費讓國民都長生不死,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價格上漲及其假冒偽劣質次價高是為了抑製公共品消費讓國民生不如死……

反正,現如今中國無論到了什麽慘絕人寰的程度,也攔不住我黨漁翁得利,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房價漲成了這副模樣,葉檀們還在呼籲,要增加房產稅,在國民已經不堪重負的稅負傷口上再加一把鹽。所以嘛,賈康說了,明年房產稅不開征是“不可能”滴。

物價上漲催生人們砸鍋賣鐵買房的現象,而北京二手房量價齊升使得房地產價格不斷衝高,房價物價就這麽一唱一和配合默契。

還要目不轉睛的是,房價是物價當中的重中之重。房價居高不下並且節節攀升,物價豈有不一飛衝天之理?

中國CPI當中根本沒有房價,這本身就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如果將房價考慮到物價之中,CPI會是什麽樣?漲幅早就超過30%了吧。

所以嘛,房地產宏觀調控一敗塗地,物價調控就能夠大功告成?癡人說夢去吧。

由是,咱們這些個在中國奄奄一息的主兒,能夠怎麽著?死不死啊你。

嘎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