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經濟危機裏又有人說中國房地產不存在泡沫啦

(2023-03-06 01:53:45) 下一個

經濟危機裏又有人說中國房地產不存在泡沫啦

                 2009年6月22日

何必

20日由“中國金融40人論壇”與重慶市政府合辦的“首屆西部金融論壇”……(略。)

被崔之元非常看好並一直熱捧的重慶市“金融市長”黃奇帆還真是弄出來個什麽首屆西部金融論壇。

嘿嘿。

這上麵,透露出兩個主要信息:CPI將出現拐點;兩位數增長難以持續。

這就是說,通貨膨脹即將到來,經濟增長將減弱。

還是繼續為經濟危機立此存照吧。

王未名從美國給我發來BBC的相關報道。

(何必注,略。)

洋鬼子的中文媒體的相關報道。

(何必注,略。)

來自我收到的電子郵件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老周發來的參考材料。

(何必注,略。)

崔之元則繼續從事著時效性信息提供者的勞作。

(何必注,略。)

(何必注,英文部分略。看來,崔之元對黃奇帆還是念念不忘啊。嗬嗬。)

(何必注,略。)

(何必注,此文我引用過。故此略。)

(何必注,略。)

老周發來的參考材料。

(何必注,略。)

而洋鬼子中文媒體的內容,則也讓人看了啼笑皆非。

中國不存在全國性房地產價格泡沫--摩根士丹利

(何必注,略。)

嘻嘻。

這種說法,很是有些奇談怪論的意味吧。

有趣的是,摩根斯坦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好像一直就是個胡說八道的位置。

人們記憶猶新的是,這個首席經濟學家的前任,就是大名鼎鼎的謝國忠。

有關謝國忠嘛,我這裏關於他的材料很多耶。基本上都是傳統左派對他的口誅筆伐。當然啦,捎帶手,把《財經》的胡舒立、國研中心金融所夏斌等等都給攪合上啦。

謝國忠就是個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主兒。這倒不是他有意如此,而是他的觀點隻要一亮相,就會引起中國的地動山搖。他還在摩根斯坦利的那會兒,對中國股市、房市、資產價格市場、油價等等,都有著太多看空唱衰的預測,被坊間稱之為著名的烏鴉嘴。(當然,中國社科院易憲容也可以算一個。)

如此,摩根斯坦利對中國事務的分析預測,就成為標誌性的風向標了。謝國忠又發了什麽話,是媒體樂此不疲炒作的絕佳題材。

而即使謝國忠離開了摩根斯坦利,成為了“獨立經濟學家”,他也照樣能夠呼風喚雨,看空唱衰。

現在,謝國忠的繼任者,卻擺出了這麽一副讓人匪夷所思的架勢,一改謝國忠看空唱衰的路數,而成為為中國當局捧臭腳的奴顏婢膝德行樣。

中國房地產不存在泡沫!

我他媽的,這種結論真是有臉說出來。

最新的消息說,北京的二手房價格已經超過了金融危機前的2007年的最高水平,創紀錄啦。

盡人皆知,全球性經濟危機還在繼續,全世界各國還在為如何擺脫經濟危機而苦苦掙紮。

這次經濟危機,就是發源於美國的房地產市場。華爾街金融海嘯的核心產品,就是風險敞口很大、杠杆率居高不下的針對低資質甚至無資質的個人或家庭的房地產次級貸款,也因此,這次危機的另一個名稱被指名道姓地稱之為“次貸危機”。

現在看來,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後,美國金融體係崩潰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了。但是,人們還是不會忘記,正是美國的房地產導致了這次波及全球的經濟危機。

美國房地產危在旦夕。

中國的房地產卻創下了新高。

這是不是曠世奇聞?

而這時,摩根斯坦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卻跳了出來,大言不慚地說,中國房地產領域不存在泡沫。

這簡直是他娘的兩張皮,橫著用是嘴,豎著用就是了。

看看房地產的各項指數吧。無論是租售比,還是房價與收入比,有哪個是合理的?

與國際接軌,這是咱們委府在漲價時總愛引用的一句名言吧。

這兩天,對煙草行業增加征收58%的稅收,就是用了這種說辭,說是國際上對煙草行業實行高稅負是通行的做法。

但是,當局雜種的隻字不提的是,中國的稅負已經到了什麽樣的地步?福布斯發布的稅負痛苦指數上,中國位居第三名,而前兩位則分別是法國和比利時。中國的社會福利和保障方麵,可以與前兩位相提並論麽?

中國的苛捐雜稅,古今中外少有啊。

光是稅負,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說,七七八八巧立名目的各式各樣的收費和罰款了。

這些日子,媒體憂心忡忡於,中國財政收入減少,而委府財政支出則在大幅度增加。

如此困局,如何緩解?

隻能增加稅收了。

於是乎,咱就看到了非常寡廉鮮恥而絕無僅有的中國特色,那就是,在全世界為了應對經濟危機刺激消費而減稅之際,中國卻反其道而行之,大規模增加稅負。

狼心狗肺的委府啊。

咱中國人真是可憐吧。

那麽,既然與國際接軌,在國際上,個人(還不是家庭)收入與房價之比,應該在三到四年的收入就可以購買一套完整產權的房地產的水平。

注意,這裏說的是完整產權的房地產,這意味著,購買的是包括房屋及其所附著土地的永久性產權,而不是中國特色的不包括土地(土地公有製使得所附著土地隻能有限的使用權)而僅僅是房屋的子虛烏有的產權。

即使不考慮這些產權方麵的差異,三到四年的個人收入就可以買一套住房,這在華夏大地,無論何處,都是屬於癡人說夢吧。

泡沫是什麽?是價格與價值的背離。

如此說來,中國的房地產價格與其價值背離的程度還不夠讓人瞠目結舌的麽?

這種價格、這種品質、這種產權、這種市場,還不是泡沫,那麽,地球上恐怕就真找不到什麽存在泡沫的物件了。

當然,存在泡沫的、或者說價格與價值發生嚴重背離的,決不僅僅是房地產。中國的什麽不存在泡沫、不無時不刻不發生價格與價值的嚴重背離?

為什麽會如此?

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公共產品與公共服務的泡沫。

具體來說,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價格與價值產生著愈演愈烈的嚴重偏差和背離。

苛捐雜稅越來越不堪重負,但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卻越來越慘不忍睹。

這兩天,湖北石首發生的幾萬人圍攻公檢法並擊退前來增援的武裝警察部隊,就可以看作是個明證吧。當地委府提供的是什麽樣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整個一個官逼民反嘛。

這種事件層出不窮吧。

現在,人們看到了如此內容,習以為常了。

但是,這裏麵蘊藏著更大的危險。

事態再進一步發展下去,會是什麽?“後果不堪設想”。

而這所有的,就是因為,從根本上說,中國本身就是個巨大的泡沫。

看看潘維們對中國建國60周年的溜須拍馬吧,什麽中國模式,什麽大公無私的共產黨,什麽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的當局……這些個臭不要臉的說辭,還不夠讓人感到惡心嗎?

擁有著無處不在的泡沫的中國,本身就構成了泡沫。

有時會,泡沫中國什麽時候破裂,就是咱們不得不麵對的問題了吧。

嘎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