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有中國經濟奇跡不過望文生義的偽命題

(2023-01-21 05:19:48) 下一個

有中國經濟奇跡不過望文生義的偽命題

                       2007年6月18日

何必

目前“瑞典中國商貿城”正麵向國內招商,它是由浙江凡爾頓控股集團投資興建的,凡是投資就可以得到一家瑞典本地注冊公司,以及商城40平方米的店鋪。(2007年6月18日北京電視台《首都經濟報道》)

多麽令人喜悅的景象啊。現在,富起來的中國人,恨不得把全世界都收入囊中。不久前,河南人花10億把德國的一個機場買下的消息,在全世界不脛而走,讓所有中國人揚眉吐氣了一把。雖然後來的消息說,這樁交易並沒有落亭,還屬於為完成的買賣,還存在不少不確定性,可即使如此,中國人終於站立起來了的聲音在我們的心胸裏、話語中和對國際的振振有詞上都顯露無遺。前年,媒體就約我就中國人把德國買空的言論進行品評,到現在,豈止是德國,歐洲都麵臨著成為中國人囊中之物的危險?

前兩天,郭宇寬群發郵件中有我一份。郵件內容框:

             過於寬

2007年6月7日 22:03

兄弟我對中國經濟的憂慮

輾轉傳播,功德無量。

 這是我四月初和陳誌武先生對話的整理,刪節版發表於第一財經日報,此乃原版!

雖然郭宇寬對我每天一篇的做法不以為然,認為我應該寫些個宏大題材,而且秦朔入主第一財經,讓以往南風窗變化不少,至少郭宇寬等一票人不得不另立門戶,盡管可以在秦朔版麵上布道,卻遠非當年輝煌可以比照;但架不住郭宇寬所謂功德無量的誘惑,讓我這等猥瑣之輩也能夠染指功德,也還是不揣冒昧,全文抄錄。

慎言中國經濟奇跡

                     ——專訪陳誌武

                              郭宇寬

(何必注,略。)

陳誌武,與袁劍、賈西津(後二者我或者曾經麵會,或者通過郵件)一起,都是郭宇寬的師友,這點在郭宇寬以前的稿子裏麵有所提及。

我不知道,如果機械刻板地按照樂觀和悲觀派別來分類的話,陳誌武應該算作哪一類。

我反正是堅定不移的對中國看空唱衰的“極少數分子”。所謂中國奇跡,不過是樂觀主義者們的閉門造車。

如果把資源、環境、人倫、可持續等方麵的因素都考慮進去,那麽會對中國的所謂奇跡做出什麽樣的評價呢?我的判斷是,改革開放最終的成果必定是入不敷出的,即使單純從經濟上進行測算,結果也不會太出格。

夏業良一篇“中國大學的經濟係應該改為良心係”的博客文章遭封殺,他怒不可遏。身為媒體人,我對如此遭遇習以為常,就如同賈西津對章怡和等人那八本書的命數義正詞嚴,我卻不以為然,認為這是不可避免的。差別可能就在於中國是否還可以藥到病除。我曾經問過夏業良,中國經濟學家裏是否有人對中國公民的收入的含金量做過測算,他說好像沒有。遺憾的是,我不是搞經濟學的,否則,我可能會去幹這麽一個匪夷所思的勾當。

如果對於權力腐敗進行經濟學評估,如果對社會保障缺失對中國人力資本狀況進行經濟學評估,如果對官民對立及其造成的損失進行經濟學評估,如果對全世界風起雲湧的排華浪潮進行經濟學評估,如果去除掉官方別有用心大張旗鼓宣揚的人均收入概念而把包括社會救濟和保障因素考慮進去再來對大陸居民的實際收支狀況進行經濟學評估,如果對戶籍製度和城鄉二元結構的成本進行經濟學評估,如果對迅速滅絕的動植物品種進行經濟學評估,如果對郎鹹平所謂我們每吃一頓飯就要為腐敗支付12%的費用進行經濟學評估,如果對山西窯主(媒體透露其父為當地人大負責人,由此也實在讓我們知曉人大到底是什麽貨色)動用狼狗和打手殘酷虐待農民工這種比舊社會還要狠毒的行徑及其社會後果進行經濟學評估,如果對社會轉型被固化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並且“一百年不變”的這種雙軌製進行經濟學評估……我堅信結果應該不出我所料,但卻會讓“大多數”被宣傳控製之中的民意目瞪口呆的。

陳永苗寫過“給改革判一個死刑”(我曾經全文引述過,在網上也很容易查詢),雖然他還樂觀地認為現在已經到了用憲政係取代財經係(就像上個世紀最後10年財經係取代人文係那樣)的時候了,盡管我對他向憲政頂禮膜拜所能夠取得的成效並不讚同,但這種危言聳聽,也的確應該讓我們有所感悟。

回到郭宇寬的文章。其中涉及到了不同的問題,顯然不是一個專題討論。我更想說,中國經濟是不是存在奇跡不過是個望文生義的偽命題。

如此,對郭宇寬,對涉及者,我不知道是否算是功德無量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