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大船載著我們駛向萬劫不複深淵

(2023-01-19 01:21:37) 下一個

中國大船載著我們駛向萬劫不複深淵

                         2007年6月10日

何必

昨天,位於北侖的寧波恒富船業集團與世界著名的CONTI航運公司舉行建造合同簽約儀式,恒富船業集團承接了4艘總造價約1.6億美元的巴拿馬型散貨船。(略。)

每周的這個日子,法定的是我收不到節目組稿件的當口,也是法定我必須到網上溜達找些個啥子事情來作為我一日一罵(這話聽著就那麽色情,對年輕貌美MM日了還要罵,日不了更要罵,符合我這老混混兒曠日持久色迷迷的路數)的標杆,完成咱這失敗主義和悲觀主義者不得以隻能避實就虛從邊緣不住地看空唱衰數落為什麽中國注定完蛋的老生常談。盧躍剛、胡星鬥、徐景安都對我這種細水長流慢條斯理卻曠日持久每天都有的做法感到驚訝(盧兄的表述是“恐怖”)。本來嘛,社會最底層分子,沒別的能耐,也就隻能這麽喋喋不休了。

近來,各式各樣有關長三角終於把珠三角比試下去的報道不絕於耳。習近平治下的浙江,溫州已經從中國民營經濟聖地演變為行政幹預重鎮,浙江的發展也以此為標誌,從人們希冀和期待的淨土向全中國的齷齪合流同汙。

習近平去了上海,結果那裏的房價卷土重來突飛猛進,在漲幅上不斷刷洗記錄。

不過,聽起來,這個恒富集團是個民營企業,能夠有如此驚天動地的運作,也算是給中國的民營企業增光添彩了吧,讓民營企業在中國經濟當中喝上國資委剩下的骨頭湯了吧,又能夠讓樂觀主義們對中國市場經濟的走勢大加讚賞了吧;特別是,對於中國船舶製造業來說,這個合同應該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了吧。

其實,對中國的船舶製造業來說,這並不是什麽新鮮題材。去年7月5日出版《每日工業快訊》報道,(何必注,略。)

聽著很喜興吧,多麽令人歡欣鼓舞的景象啊。更讓人倍感自豪驕傲的還有呢。去年7月25日快訊,日前舉行的中國機械500強的發布會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於珍表示,中國有望在2010年成為世界第一大造船國家。於珍稱,目前中國承接世界新船的訂單量已經由2002年的13%提高到了2005年的18%。2006年一季度,該數字又提高到了27%,訂單量已超過日本,僅次於韓國,位居世界第二。與此同時,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的報告顯示,2005年全球新船成交量比2004年下降了28%,但是中國2006年的新承接船舶訂單卻達到了1700萬噸,比2005年增長了7.6%。該報告認為:“從以上數字看,船舶製造業向中國的轉移趨勢明顯。”另外,2006年一季度,中國船舶行業的利潤也獲得了大幅增長,船舶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近10億元,同比增長了近130%,其中船舶工業企業的增幅更是達到了280%。按照規劃,中國到2010年的造船能力將由現在的1250萬載重噸,提高到4000萬載重噸,成為世界上第一大造船國。

咱中國又創造了個全世界第一,這都快讓我這等分子不知道自己姓什麽了。

我有著一直想做還沒做的念向,那就是羅列當今中國在全世界之最。比如,貧富差距擴大速度最快,比如,銀行存貸款利差最大,比如,納稅責權利最邪乎,比如,老齡化來勢最凶猛……如果將這些都列出來,也是滿有意思的清單。

當然,其中注定不會出現諸如中國船舶製造業第一大國的內容。為什麽?

我現如今每天一篇垃圾文字到處發送,逮著個什麽人就發垃圾郵件造成如此騷擾,(當然,如果對方不樂意接受,告訴我則立即不再受到攪擾。)於是,發郵件通訊錄不斷擴大。原本,我在《央視論壇》時作為工作安排寫這樣的文字,(可那裏到現在都克扣著我的勞動報酬,我也摁著該節目製片人孫傑就此書寫了情況說明;可由於訟累,我實在懶得和他們丫打官司。)那時很多報刊密集采用我的稿子。自打2005年後,我的稿子越來越長,讓比如《中國青年報》曹林、《新京報》曹寶印等等都對此叫苦不迭;而且,我的稿子情緒化色彩也日益濃重,缺乏了現如今主流新聞評論所要求的“理性”“建設性”,(我從來不認為這應該是新聞評論應該具備的品質,作為輿論監督,並不承擔如此責任和功能。當然,這是另話。)往往從標題開始就一路罵下去。雖然於平認為如果編輯負責,還是可以從我的稿子裏挑選出精彩段落見諸報端,但編輯也都是追求投入產出比例的嘛,不能要求人家舍近求遠,放著短小精悍的文章不做,非得在我這洋洋灑灑的胡說八道裏做剪裁。自然,報刊采用少了,我就更加無所顧忌口無遮攔吧。

不成想,這種寫作投桃報李,卻起到了以文會友的作用。因此神交了很多人,比如崔之元、袁劍、徐景安……鄒藍(1988年見過)、唐鈞(2000年就見過);先有郵件後來見麵的則有黨國英、賈西津、笑蜀、吳思、楊鵬、熊偉等等;像溫鐵軍、樊綱、陳興動等人都是我在央視做經濟學家演播室訪談節目時的嘉賓;而穆兄更是由於郵件才得以相識。

其中,也有未曾謀麵的佟文立。經過了幾度郵件來往,對方就給我提供了不少很有價值的內容。

不久前,我收到過其發來的郵件。

tongwenli2005

2007年5月25日 13:55

造船工業也是如此,這類戰略產業外方的戰略非常清楚.國內的地方政府最傻比.

轎車行業不就是這麽被劃分了勢力範圍嗎.不過轎車沒有戰略價值.

外資低附加值造船移師中國:雙贏還是掠奪.doc

隨郵件附帶了附件。打開那個DOC文件,對中國船舶製造業的歌舞升平有了悲觀主義的分析。

外資低附加值造船移師中國:雙贏還是掠奪?

(何必注,略。)

不知道,列為看到了這樣的內容後,會是什麽感覺,是否還會對中國作為全世界的加工廠、爭當世界製造業中心的地位感到樂不可支。

這封郵件裏還附帶了相關的內容。

日韓造船業“西移”真相:拒絕在華“總裝”

(何必注,略。)

這就是說,在當今中國整體上淪為國際垃圾場、中國人悉數成為國際民工之際,中國的船舶製造業也不可避免地成為日本和韓國進行資源劫掠的領地。

溫鐵軍時代的《中國改革》曾經有過專題,探討中國汽車從神到猴的蛻變,以市場換技術的發展路線最終以完敗告終,全中國成為不折不扣的解構洋鬼子產品的貨色,從根本上失去了獨立自主的研發生產能力。

而船舶製造業比汽車更具有高度戰略性(看看有關中國建造航空母艦的爭論吧)。中國的資本、土地、勞動力、能源、以及像水資源這樣的資源,如何支撐中國成為全世界船舶製造業第一大國,並承接來自發達國家產業戰略轉移來的高耗能、高汙染、低附加值的垃圾加工業,形成中國毀滅性地透支國民的血汗和祖祖輩輩的資源,供養全世界享受的格局,這不應該讓我們好生琢磨嗎?

不過,當經濟增長作為中國委府存在和統治的全部合法性,或者是,委府之所以還能夠威風凜凜的唯一解釋就在於經濟增長之時,為了保持增長速度在高位運行,完成政治上擊鼓傳花般的禍害後移,延緩總爆發時刻的來臨,指望著比如船舶製造業等領域能夠深謀遠慮從長計議造福當代利在千秋,這是貪官汙吏們注定不會染指的區域。

    所以嘛,我們還會繼續聽到中國成為全世界船舶製造業第一的喜訊,而其背後的觸目驚心,則會被各級委府束之高閣視若無睹。

於是,我們這些還活著的人,到底是送葬者、掘墓人還是殉葬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