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萬美元一輛公交車的蘊意
2006年6月23日
何必
正是使用了這種環保的動力裝置使這輛奔馳公交車售價不斐,每輛車18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可就是1000多萬……(略。)
記者在建議觀點裏寫道(略。)
從汽車市場上看,現在商務用車已經打得頭破血流。6月9日出版《每日工業快訊》報道,(何必注,略。)
這樣,在商用車領域,中國和印度也成了跨國公司巨頭們爭先恐後掠奪的要地。這種比試,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品牌在市場上的占有率,而我們可以看到的,就是大街上風馳電掣的名牌車。
而且,中國的商用車市場一直就是令全世界各大商家垂涎欲滴的場所。2005年12月2日快訊,(何必注,略。)
對於如此肥得流油的巨大市場,跨國公司們當然不會袖手旁觀。3月31日快訊,(何必注,略。)
在這麽個大背景裏,再來看這次北京街頭上招搖過市的豪華公交車,就更能體會其中的滋味了。
眾所周知的是,北京的公共交通一直廣為社會詬病。在23日公布的宜居城市評比當中,北京剛剛及格,而北京的交通是導致北京如此惡劣表現的重要因素,成為拖後腿的功臣。
針對北京公交車的擁擠混亂肮髒晚點等等,我實在是說得嘴皮子都破了。就目前的情況看,這種狀況並沒有得到什麽改善,照樣是把乘客擠成相片兒,從而完成了將公共交通淪為城市貧民以及農民工專線這種公共品邊緣化貧困化垃圾化的進程。解決北京公共交通,絕不在於增加兩輛豪華車,而在於盤活存量,調整現有線路和站點,改變幹線車輛過多線路重複而支線和新建小區沒有公交車的狀況,改變目前公共利益部門化的票務製度,加強公交車體係的責任規定(特別是違約責任追償限定),等等。
現在,人們看到北京正在加強公交線路領域大容量快速公交(BRT)的建設,而BRT如今也成為北京市有關方麵做形象工程的道具,其中將會再生產多少個畢玉璽很令人期待。可這BRT線路上一輛車價值多少?217萬人民幣,或者說,扣除了方方麵麵黑的白的成本後,這種車也就這麽多錢。而當初花費如此巨資添置這樣的車輛,坊間就議論紛紛,認為納稅人的錢被如此糟蹋到底該向誰問責,有關部門眼睛都不眨地揮金如土,除了先富起來一部分人外,究竟能夠有什麽實際功用。
可這次,在那217萬剛剛上路不到半年的時間裏,公交車開銷已經又升格了,一下子攀升到了180萬美元,也就是說,如此一輛車可以購買已經飽受非議的BRT線路上差不多7輛。
在做節目時,我安排記者向公交部門詢問BRT車輛價格,對方一聽就知道節目要衝著奔馳公交車去,並且一再聲明,這個奔馳公交車不是公交部門幹的,而是市科委幹的,所有的相關數據和測評都是由科委完成的,公交部門並不同意科委如此舉動。
科委介入北京公共交通建設,並強行上馬如此昂貴的公交車,這種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如何?這種行政邊界擴大化的趨勢,注定不是什麽好趨勢。如此下去,什麽部門都可以決定公交領域的事務,進而,什麽部門都可以決定其他部門的事務,進一步,任何部門都可以在公共利益的名義下完成對納稅人的強取豪奪。
記者采訪時看到,站牌上赫然標注著奔馳公交車“全球隻有30多輛,分布在8個國家,北京就有兩輛”的字樣。這給人什麽感覺?中國在豪華奢侈方麵決不能落在他人後麵,盡管中國人均收入在全世界也不過是中下遊水平,中國貧富差距對人均收入的戲弄已經令人越來越傾向於取消之而采用收入中位數,中國越來越多的國民在教育、醫療、住房三座大山的重壓下返回或者墮入赤貧的行列,而原本就是貧民的更是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在日新月異姹紫嫣紅的改革大潮中淪為黃泉路上的加速者。
中國牛吧?全世界才有30輛的車,北京就弄來倆,另外7個國家都是腦滿腸肥的發達國家,咱中國不也為發展中國家掙足了麵子不是?即使如此再餓死千兒八百的國人,不也值了?
節目猜測,人家科委這麽做也許是環保實驗?也許是有其他什麽目的?
可就連媒體都不知道科委這麽幹的真實目的,社會就更無從知曉了。這至少說明,科委那幫丫挺的花著納稅人的錢,比花自己兜裏的錢還牛。雖然從理論上說,政府部門不過是納稅人財富的看管者,可我們這些衙門官員卻主仆顛倒到了花主人的錢根本無需告訴主人更無需經過主子同意的地步。
再說了,甭管他們丫什麽目的,既便是有著再堂而皇之的說辭,事實就是花了差不多3000萬人民幣買了倆公交車,要是憑借著滿員70人、單價2元的票價,這車開爛了也收不回成本,而如此情狀,有什麽目的不也就是個賠本連吆喝都賺不著的買賣嗎?如此顯而易見的事實,相對於隱藏在背後或者不可告人或者秘而不宣或者懶得跟你們丫納稅人廢話的原因來,還不夠對混帳的北京市科委口誅筆伐的?
當然,我充其量也就是這麽說說而已,根本上,對於政府的胡作非為無能為力,隻不過,越來越加強了對這個世道的徹底的悲觀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