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就這麽得上了癌症

(2023-01-15 23:47:13) 下一個

中國就這麽得上了癌症

                                     2007年2月27日

何必

25號,又出現了大範圍的大霧天氣,雖然這次沒有上次嚴重,但是據預測持續時間比較長……(略。)

網上有“坐班族 該怎樣吃”的文字。其中提及,“五種食物讓你百毒不侵”:(何必注,略。)

說中國現在已經出現什麽防止汙染食物秘笈、防止汙染健康操作方法等比比皆是五花八門但又讓人匪夷所思的奇特路數,恐怕並不為過。

早在20多年前,秦麟征解讀《新知識群》時,就列舉出人類十大未來問題:1•人口爆炸與糧食危機;2•信息的爆炸性增長;3•城市的擴張與交通的阻塞;4•機器人與自動化的威脅;5•空間開發;6•環境汙染;7•落後於時代的教育;8•資源與能源短缺;9•科學技術對人和社會的影響;10•全球的災難性前景。(轉引自《新華文摘》1984年第9期)

此後,中國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而這種不擇手段的發展給環境造成的根本性破壞,也是有目共睹的。本屆委府提出要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原本也是出於為前幾屆委府不計成本和後果對環境資源進行掠奪性透支、並由此給環境帶來了不可逆轉的毀滅、給國人的健康帶來了致命的危害、給全世界的環境帶來了令人發指的負麵影響、給子孫後代帶來了難以估量的惡劣未來的情況下,迫於國內外各方壓力而不得已采取的為改革開放所造成禍害買單的緩兵之計。

可即使如此,情況卻沒有任何好轉。去年7月24日出版《每日工業快訊》報道,(何必注,略。)

這種結果實際上反映出,中南海對於新華門外的黨政軍機構、國務院部委局辦、各省市區委府的控製力基本上蕩然無存。雖則提出一些聽起來悅耳動聽的方向性目標,但不過是些個花架子,聊以自慰而已。

去年8月2日快訊,(何必注,略。)

在上一屆委府實施財權上收事權下放這種舉世罕見的推卸責任的政策後,地方割據就是不可避免的。現在,這個爛攤子已經無可救藥,地方保護主義消解最高委府政令(如果有的話——事實上,目前的局麵很大程度上源於中南海出不了政策,而不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政策出不了中南海),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如此態勢日漸分明。

雖然今年初,相關部門對於去年節能降耗任務完成情況不樂觀的結果咬牙切齒,國務院諸多部門出麵信誓旦旦地表態,十一五規劃當中所規定的相關目標必須完成,第一年(06年)沒有完成,其指標要帶到剩餘的其他年份,來確保總體目標的實現。

我怎麽著也不相信,這種承諾會在如今這麽個公信力幾近喪失殆盡的衙門的操作中實現。從環保總局原局座解振華在鬆花江汙染事件後被問責卸任沒兩天又在國家發改委出任副主任一事上,就可以看出所謂的問責製究竟是個什麽貨色,以及網絡調查中對於環境治理工作方麵、對透明度狀況不滿的排名高高在上的結果實出必然。

媒體報道,各界形成共識的是,中國相關水係的汙染病入膏肓。長江現在最樂觀的情況也是癌症初期,比起黃河和淮河來情況要好些。癌症!這是什麽樣的字眼兒!這意味著什麽我們應該眾所周知。水係癌症,其他生態係統如何也可想而知了。

結果呢?今年的春節,北京就見到了厲害了。我在央視時的同事從美國給我發來BBC的報道。

2007年02月21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2:28北京時間 20:28發表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北京受大霧影響航班延誤公路封閉

(何必注,略。)

大過節的,北京的航班就因為惡劣天氣而出現延誤乃至取消,而高速公路則被關閉。這不能不說是給這個傳統節日添了一個大大的堵。

最近外電報道,在香港的國際企業的辦事處紛紛撤離,原因就是因為香港的空氣質量越來越惡劣,很多來自歐美國家的員工無法忍受如此空氣質量,先後患上了呼吸道乃至其他係統的疾病,因而不得不撤離。這使得背靠著高速發展的內地的香港在吸引國際資本方麵處於越來越不利的境地。報道提及,珠三角的快速發展,使得生態環境日益惡劣,廢氣廢水廢物的外溢、漂移乃至擴散,不僅使當地環境惡化到了非常不適於旅居,連香港也受到牽連,空氣質量被迫大幅度下降。相形之下,香港的空氣質量,比起比如北京等內地城市來要好得多。

在北京居住,就必須要承受如此空氣質量,而且即使因此罹患疾病,形同虛設的社會保障體係讓人們隻能處於“你死不死啊”的境地。目前中國的法律體係,不允許由於遭到如此汙染的人們提起訴訟來維護自身的健康乃至生命權,而作為這種公共利益的維護者,不管是委府,還是比如檢察院,都處於“不在場”的狀況,對此聽之任之。

為了北京奧運會,強行搬遷了類似首鋼和焦化廠等高汙染企業,可卻攔不住包圍北京的河北省、以及對北京空氣質量有著不可避免的影響的華北乃至西北地區大量“五小”或者八小(小型的化工、造紙、冶煉、水泥、農藥等)的存在和在高汙染狀態中超負荷生產;而沙漠化的拓展則日益將北京暴露在沙塵暴肆虐的最佳地點裏。

還記得,2004年國慶節期間,舉世聞名的法國巡邏兵飛行表演隊來到北京,可最終還是由於惡劣的天氣無法升空,那些法國鬼子也因為高汙染的空氣一個個被放倒,病病歪歪地悻悻然打道回府。

可就這樣,北京市的藍天數量就像魔術一般令人眼花繚亂,與幾乎全中國開的玩笑越來越大。人們在北京市政府為民辦實事的承諾當中,每年都能夠發現,這藍天數量年年增加。(雖然,這個藍天數量是從過去“空氣質量二級或者好於二級的天數”演變而來,演變本身就意味著,如果追究是否達到二級很有問題,而藍天嘛,隻要看得見太陽就可以算。)中國的環境汙染趨勢盡人皆知,北京的空氣質量惡劣也是如此,人們每每都在懷疑,這與日俱增的藍天數量,怎麽能夠完成呢。可瞬息萬變當中,每年這藍天數都在人們的目瞪口呆當中逗你玩兒似的完成了,讓人們不得不佩服人定勝天的本事不光是在改變天氣運行規律上,也在對於空氣質量的紙麵描述當中。具體來說,就算是把下雨天說成了藍天,誰又能奈它何?

我們自然有理由相信,飛機無法升空、航班延誤、高速公路關閉等等,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到了明年奧運會時,全世界難道不會聽到說,北京因為天氣原因,不得不取消全部比賽?人們現在就存疑說,中國人為了吉利,選擇了8月8日舉辦開幕式,可人定勝天的中國人也奈何不了的是,那天要是下雨怎麽辦?如是,氣候原因成為奧運會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其中,被惡劣空氣折磨慣了的中國人所熟視無睹的垃圾環境,是不是招惹全世界的權利主張?

等著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