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獨生子女組成家庭不要孩子的困惑

(2023-01-11 01:05:49) 下一個

獨生子女組成家庭不要孩子的困惑

                          2006年12月19日

何必

北京市人口研究所發布一份調查,在1000多份雙獨家庭的調查中,超過六成的獨生子女夫婦選擇不要二胎;而調查中讚同做丁克的家庭比例更是達到90%……(略。)

記者在建議觀點裏寫道:(略。)

這種調查結果很耐人尋味。自從中國開始計劃生育措施、並且用憲法的方式將這種取向規定為基本國策到現在,曆時30多年,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下出現的獨生子女們現在已經長大成人,步入了就業行列,也進入到了成家立業的大軍當中。

其實,在我所參與的電視節目中,對此也有所涉及。拋開開篇的不說,今年4月24日《城市》也有過:

今天的年輕人生活壓力是上世紀50年代的25倍,生活節奏加快,勞動強度增大,社會流動加劇,子女盡孝的成本也越來越高。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張大勇教授:“咱們傳統的文化體係,這種所謂孝的觀念也好,養的觀念也好,已經怎麽說呢,應該是在崩潰當中。”有專家說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以社區服務為依托,以機構養老為補充,這樣的話,老年人的空巢問題並不可怕。但是這個構想隻是一個理想的框架,目前的現實是,子女的家庭意識在下降,社區的服務硬件和養老機構也需要政府大量的投入,所以空巢老人的問題還將是任重而道遠。

孝、養的觀念體係處於崩潰當中,這就是當前中國社會的現實,而遠不是老潘我這等烏鴉嘴的信口雌黃聳人聽聞。我們可以看到,計劃生育政策在國際上被當作是慘無人道的政策受到尖銳的批評,在國內也麵對著坊間斷子絕孫性質的指責;這個政策到現在也沒有與國際接軌,依然冥頑不靈地保持著中國特色。與此同時,改革開放帶來的全社會的放蕩與墮落,以及伴隨政權合法性逐步消退而產生的教化、精神、行為方式等領域的正當性的真空,更是在獨生子女身上集中表現出來,浮躁短視功利無信冷漠無情極端自我中心的惡性膨脹,無不真真切切地發生在每時每刻。

我在央視時的同事從美國發來BBC的文字。有些現象頗為有趣。

(何必注,略。)

當今中國社會,感恩已經相當稀少了,感恩情懷離人們太遙遠了。人的生活中,感恩情懷是不可缺少的。感恩,人生的必修課。感恩,社會能更和諧。感恩,世界能更美好。呼喚感恩情懷。

可這些現象被拿出來說事,讓我們體會到什麽呢?為戰友守墓37年、償還醫藥費、向門衛致謝、雇主給伺候保姆……這些行為之所以放到公共場合來說三道四,實際上告訴我們,這些現象已經是鳳毛麟角了。

在國外、特別是歐美國家生活過的人,大概不會為了諸如償還醫藥費、向門衛致謝這類現象的存在大驚小怪,奇怪的倒是這類事情會被拿到公眾麵前當作典範。正是由於中國社會的綱紀不存,才使得這些原本就應該是天經地義到了家常便飯的舉動卻戴上了高風亮節的道德光環。

勿庸置疑的是,現在已經在社會上充任主力軍的獨生子女們在各行各業所獲得的評價並不令人踏實。

現在中國社會麵臨著日新月異,變化速度讓人瞠目結舌。於是,人們在瞬息萬變當中試圖抓住曆史的脈絡,探究所謂的規律來把握飄忽不定的命數。與國外不同的是,當人們看待改革開放之後到現在之際,不是沿用曆史學當中編年斷代的體例,而不得不縮編為10年為一個分水嶺。學界和媒體熱衷於按照新中國成立向後延遲一年為起點,從1950年代開始,依此類推,一直到1980年代生人的獨生子女大部隊,來描述中國社會的力量分布和群體特征。

奇怪的是,我是1959年出生,而且從來沒有在合法場合謊報過年齡,卻總是被媒體歸入60年代那一撥,並按照這個人群代表對我進行采訪和報道。我一直認為,依照每10年作為一個代別的劃定的話,中國社會呈現著明顯的代際之間智力水平上升而責任感下降的趨勢,這種負相關到現在愈演愈烈。

隻要在中國大陸(姑且不說中國人在國外的表現,我曾經就此寫過不少文字並在事發地的挪威的中國人圈子裏引起軒然大波,致使當地的中國大使館出麵幹預)隨便什麽地方看看,就能夠看到獨生子女們的所作所為。

不可否認的是,現在的生活壓力是導致獨生子女們放棄要孩子的重要因素。新三座大山把越來越多的國民拋入到了相對貧困境地之中。

但是,更應該看到的是,人類繁衍生息的責任,卻在這種經濟壓力的喧囂當中被放逐到了九霄雲外。

也許有認為,西方國家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也普遍麵臨著下降,這是當代人類社會普遍的現象。可還是應該看到,中國社會有著與西方社會太大的不同,無論是中國家庭作為社會基本單位對應於西方以個人為社會原子,還是中國社會維持下來所依係的孝養觀念。對中國人來說,生育子女不僅僅是夫妻所構成社會組織的家庭選擇,更帶有與生俱來的社會責任,帶有向包括親屬在內的家庭裏上一代人負責盡孝的意味。

遺憾的是,現今的獨生子女們隻是固守法律的底線,似乎這個社會有了法律就可以將所有問題迎刃而解,無視道德的基本要求,將孝道贍養的義務和責任閉口不談,在官方權力無限大責任無限小的風尚引導下,以及全民腐敗中隻注重權利而回避責任義務的情況下,更多強調的是自我為絕對核心的利益選擇,並且到了枉顧父母心願和冀望的程度。

計劃生育這項國策實施沒多久,就麵臨著文革結束和緊接著的改革開放。這二者的奇特結合,使得中國社會在應對人口壓力之下不得已采取的飽受國際人權界非議的強製性限製生育政策,與從封閉向開放的社會轉型聯係起來,人口政策的動蕩和後果還沒來得及顯現並為社會所消化,改革開放的洪水猛獸就使得社會完全失去了迎接與容納人口政策所帶來的衝擊的從容和空間。

計劃生育政策的強製性實施多年之後,我們不得不接受的一個行將被獨生子女們所把持的國家。真要是到了獨生子女們發號施令得地動山搖之際,中國社會將變成什麽樣?這些連人類基本社會責任和中國傳統孝養觀念都視若無睹的群體,將把中國帶到什麽境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