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諾基亞吞噬中國市場

(2023-01-11 01:00:34) 下一個

諾基亞吞噬中國市場

                                      2006年12月17日

何必

諾基亞日前開啟了規模盛大的“2007完全移動生活”……(略。)

這個簡訊還是在該節目中那個【資訊速遞】板塊當中的一條,作為軟廣告發布。

其實,諾基亞在中國市場上的表現,總是讓人喜憂參半。在10年前,在整個手機市場中,諾基亞還是個很小不點兒,根本無法與類似摩托羅拉、三星、以及一些國產手機相提並論。可沒過多久,這個來自北歐彈丸之地小國的產品,就迅速在中華大地上走紅,飛速竄升,逐漸超越昔日的對手,並一個個將其甩在身後。

現在,諾基亞已經成了芬蘭的代名詞。這個北歐小國原本不像同為斯堪迪納維亞地區的瑞典和丹麥那般,擁有著傳統的工業化產品,更多則是依靠其讓很多民族國家豔羨不已的自然資源。可如今,這個巴掌大的國家卻將這麽一款手機玩出了眼花繚亂的花樣。4月13日出版《每日工業快訊》報道,(何必注,略。)

可我們還能注意到,這10個上榜產品當中,隻有諾基亞是個來自彈丸之地的產品,其餘的都是美日等傳統工業化強國。這也說明,信息化時代創新能力已經遠遠超出了傳統工業化規模和以人口為勞動力和市場基礎的發展道路,形成了民族國家向企業為主體的蛻變,換言之,這種表現更是對專製國家以主權為幌子抽象並強化國家利益、將權利人空虛化行徑的否定。

諾基亞在創新方麵的成就,也給了中國手機企業極大的震撼。曾幾何時,中國市場上國產品牌風起雲湧不可一世,可沒過幾天就紛紛打起了退堂鼓。這種不可持續的狀況,昭示了中國企業的普遍生存狀態。5月18日快訊,(何必注,略。)

實際上,中國消費者所擁有的手機,在全世界都是最時尚和最先進的,歐洲人所掌握的手機往往要落後於中國國內好幾年。作為以逐利為生存原則的企業,不管是國內的還是跨國公司,都看準了中國這個人口乘數效應的地方,巨大的市場讓全世界所有商家饞涎欲滴摩拳擦掌。

國產手機遭遇全線潰退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6月1日快訊,(何必注,略。)

我們見過的太多手機已經銷聲匿跡,不僅僅是國產品牌,而且韓日品種也黯然退出中國市場。這倒是給了諾基亞這類傾舉國之力並以單一的手機產業占據國內生產總值的近半壁江山的研發經營成為經典案例一個很值得玩味的素材。

不過,以我在芬蘭赫爾辛基機場轉機時的遭遇、以及挪威人對我頻頻提及的情況看,諾基亞及其所屬的地界兒,是個非常具有白人中心主義情結的區域,並且對中國人抱著很不友好的態度。實在話,斯堪迪納維亞國家在二戰期間的表現,比起德國來並不遜色。這也讓我對那裏很是百感交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