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職業介紹準入限製何益之有?

(2022-12-10 12:57:10) 下一個

職業介紹準入限製何益之有?

                                2004年7月9日

何必

昨天,市勞動保障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職業介紹機構行政許可工作的通知》……(略。)

針對目前日趨混亂的職業中介市場狀況,北京市勞動保障部門終於出麵表態,要對這個市場動手進行整治,而其著眼點就是從該行業準入條件入手。

可從這個通知的核心內容推敲,卻會發現這種措施實際上對於整頓市場秩序於事無補。

最近媒體頻繁針對職業中介市場上的混亂狀況進行報道。就在這個星期,北京西城工商部門就查處了一個在該區域從事非法職業介紹活動的“黑中介”,媒體也隨同前往了查處現場。令人很尷尬的是,該公司負責人對工商執法人員理直氣壯毫不畏懼,對媒體更是像轟蒼蠅般地攆出門外,並在查處的同時旁若無人地繼續幹著自己職業介紹的營生。據工商部門介紹,這家企業出現投訴已經很長時間,工商部門前往查處也已經是三番五次了,但卻沒有實際效果,其原因在於,該企業是在北京通州區注冊,到了西城就屬於異地經營,西城工商部門無權沒收其營業執照,所以才造成了該企業非法中介活動的屢禁不止,工商部門對此也無可奈何,隻能上報北京市工商局,等待處理結果。

上報到市局,還是要等待公文旅行,真到了處理那時刻,說不定又有多少人被欺騙;通州於西城還同屬於北京市,尚且出現如此維權困境;如果一個西部省份的企業到北京來從事職業介紹也照方抓藥異地經營,那麽如果出現違紀違法行為也自然有著管轄權問題,按照常規方式也就需要上報國家工商總局,等待那裏的明確指示。

該報道中沒有提及這家在通州注冊的企業的資金量是多少,從現場情況看,5個工作人員的指標是達到了。那麽,如果其資金具備了10萬元的條件,是不是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從事職業介紹業務了?

媒體還報道,同在本周,海澱區執法部門對位於公主墳附近的幾家非法職業中介機構進行了查處,其中一家是某公司的分部,而其總部在去年底因為非法經營已經被工商部門取締了經營資格,但這家分部還是可以照樣在報紙上刊登職業介紹廣告,而且工商部門到這裏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查處,沒收經營設施等等,但中介本身的經營特點就是依靠服務而不是物質資產進行運營,查抄了一些紙張文具,還是攔不住前腳查後腳收拾舊山河重新打鼓另開張。報道最後,媒體也頗為無奈地老生常談著,工商部門提醒找工作的人,要到那些正規的大型中介機構,而不要相信這類小中介,雲雲。

而說到“組織職業招聘洽談會”的50萬元和20個工作人員的要求,業內的人都會記得,2000年北京一家響當當的職業介紹機構舉辦了一次名為500強企業招聘會的活動,結果卻弄砸了,現場擁擠不堪,票務工作極其混亂,到場參會的企業甭說什麽強,更多的隻是叨陪末座者,引起了前往應聘者的不滿,並形成群體心理,將這家當時在京城也算是赫赫有名的職業中介機構告上法庭,致使當年北京職業現場招聘會舉辦審批上謹小慎微,而該公司老板元氣大傷,自此金盆洗手退隱山林。當時其辦公場所浩浩蕩蕩,辦公人員熙熙攘攘,還開辦了自己的網站,資金實力不可謂不雄厚。即使按照目前的要求,也完全高高在上。

以資金實力和工作人員數量來衡量一個企業是否具備從事職業介紹資格,這是一種從行業準入方麵進行限製的做法,而且也是一種很簡便易行的做法,是一種行政成本很低也容易操作的措施。但一方麵,如果不對企業運行信用體係進行規範,隻是設立準入限製,市場秩序的好轉就幾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麵,這種限製性做法卻是與市場經濟發展規律背道而馳的行徑。由市場進行資源配置,進行自然淘汰,這是市場發展的必然選擇。在其中,並不存在什麽是否達到10萬元以及5個工作人員框框的合理性,而且與鼓勵中小企業從事第三產業的大方向截然相反。從道理上說,政府應該鼓勵更多的中小乃至微型企業進入服務領域,擴大服務業的層級、範圍與生存能力水平,政府所做的應該是建立健全市場競爭機製,為市場競爭提供一個寬鬆、公平、有序的平台,而不是動不動就親自操刀上陣,對企業經營本身說三道四乃至動手動腳。

而且,令人不解的是,就在這個月的1日,《行政許可法》剛剛開始實施,這部法律就是為了規範行政許可行為本身,或者說,就是為了限製行政部門濫用行政許可權力,就是為了限製政府行為。在各方討論這部法律頒行的現實與曆史意義熱乎勁還沒過去的當口,北京市勞動保障部門就弄除了這麽個通知,名曰規範職業介紹機構行政許可工作,與行政許可法的宗旨暗中較勁。實質上,對於這種規範職業介紹機構行政許可工作的許可,正是該法律所要規範的對象,而且從方向上看,大規模取消行政許可項目,讓市場來發揮資源配置能力,使行政力量與色彩逐步從應該退出的領域退出來,這是大勢所趨,能交給市場運作的事政府絕不應該插手。不過現在看上去,北京市勞動保障部門似乎對這樣的行政發展方向與態勢不以為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