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微軟向國人開殺戒的對策

(2022-12-09 22:19:59) 下一個

微軟向國人開殺戒的對策

                                   2004年5月31日

何必

這段時間,杭州市版權局陸續接到微軟對杭州上百家網吧安裝使用盜版的Windows操作係統的投訴……(略)

微軟終於動手了。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微軟就對北京某企業提出過訴訟,指控被告使用盜版微軟操作係統。當時,媒體對此進行了大量的報道,驚呼軟件巨頭終於蘇醒過來、對中國企業發難了。不想,此事以後,微軟卻偃旗息鼓默不作聲了。很快,媒體也將這件事放在腦後,又忙著追逐其他新聞去了。

但是,業內人士還是對這樁看似平淡無奇的訴訟記憶猶新,而且每每想到此事就心有餘悸,害怕什麽時候微軟會再度法力卷土重來;麵對微軟占據全球操作係統90%以上的市場份額的現實,以及中國在與國際接軌過程中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微軟操作係統在中國被大麵積使用就像一顆埋藏的定時炸彈,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被引爆;在操作係統幾乎被微軟一統天下的情況下,主動權完全掌握在微軟手中,國人頭上像是懸著一把達摩克利斯劍,而且還是處於千鈞一發的危險境況,微軟時時刻刻虎視眈眈地覬覦著中國大地上那些夜以繼日瘋狂增加的微軟操作係統的用戶數量,胸有成竹地看著自家操作係統在中國被一撥又一撥電腦安裝起來。人們懷疑,微軟有意縱容中國對於自己操作係統的盜版使用,等待著秋後算帳。

如今,信息化已經相當廣泛,不過是在家庭,還是在企業機關,抑或學校、醫院、司法等各行各業,信息化的步法都在以前所未有的快速向前奔馳著。中國幾億台電腦中,絕大部分都是按照著微軟的操作係統,其中盜版的也占據了絕大多數。

時隔10年之久,微軟如今果然又在杭州進行新一輪的權利主張,拿杭州網吧開刀,設計電腦比10年前那場訴訟中的電腦要多出成百上千倍。於是,杭州這60000台電腦就成為微軟新的屠宰對象。

於此,有理由相信,微軟這次也許依然是淺嚐輒止,並不是完全因為網吧使用盜版的現狀,更多的意義還在於向中國人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那就是微軟隨時可以向中國電腦用戶提出訴訟,至於說什麽時候主張這種權利,完全取決於微軟的戰略考慮和市場變化狀況;而在這方麵,中國人沒有絲毫的自主權;微軟這種投石問路式的投訴,是其按兵不動的戰略部署當中很重要的一環,什麽時候大開殺戒搞得華夏大地血雨腥風,的確值得所有中國人警覺。

如今,人們對於電腦的依賴性越來越大,電腦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乃至思維模式,互聯網的出現在將地球變成一個真正的村莊時,也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與工作狀態,利用互聯網進行交流溝通已經成為不少城市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筆者就是其中之一,每天不管是到單位還是回到住處,注定要打開電腦上網與親友交流、搜索素材、撰寫稿件。不能設想,如果沒有了電腦,我們將會怎樣。

在如此狀況下,微軟存在著向每一個中國電腦用戶提出經濟賠償的可能性。而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從保護知識產權層麵上看,這又是順理成章必然要發生的事),那麽中國廣大電腦用戶將為此付出巨額乃至慘痛的代價,屆時,一個微軟就能搞得中國大地雞犬不寧,每個信息化的得益者都會因此而領會到什麽叫做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為什麽先哲總是告戒我們技術是一把雙刃劍。當我們被迫不得不從可憐的收入中拿出巨大的錢來向微軟上貢時,才知道,也許刀耕火種並不是那麽危險。

那麽,有沒有辦法逃出微軟的虎口呢?其實,中國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操作係統早就問世了,並目前在國家一些重要部門得到了應用,而且從其在生產領域的應用效果上看,由於漢語具有英文無法替代的有模糊而有限的字詞囊括大千世界所有的事務的特性,而不像英文每出現一個新事務就要造一個新詞匯與之對應,因而中國人自己開發的操作係統運算速度與占用空間比微軟產品要更具有應用空間;而且,完全用漢語編程(非簡單將國外軟件進行漢化)的CPU芯片、數據庫等也已經成形,從而讓中國人在該領域也具備了製定規則的發言權。

目前需要做的是,一方麵,去除掉有關部門對於這類漢語編程的鄙視,能夠從與國外廠商的利益誘惑中擺脫出來,為民族產業做些實際的事情;另一方麵,則是從微軟此次發難中看到我們處境方麵的危險,不單純從產品與市場的角度看待類似操作係統的更換替代成本,而是把目光放到國家安全以及中國應有自己的戰略製高點上來應對微軟的企業霸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