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將開發票進行到底

(2022-12-05 23:58:37) 下一個

將開發票進行到底

                                         2004年2月18日

何必

天津開發區在天津市率先推行公務卡結算製度……(略。)

看這措施好像是要取消一疊疊的發票,改作都由那神奇的卡取而代之。推想起來,大概在這種製度創設之初又是個什麽反腐倡廉、推進信息化建設、公務活動透明化等一係列宏觀敘事。可稍加分析,卻總覺得哪兒又不對勁了。

從這種費了不少勁弄出來的“公務卡”的使用範圍上看,不用說,就是在大城市的中心區,也未必是所有地方都具備計算機結算係統,甭說農貿市場、學校、政府機構、百貨門市部、旅遊景點、公交係統大多數出於或成本或利益或習慣或其他什麽的因素考慮沒有安裝這種設施,就連銀行的自動化係統還三天兩頭出毛病而總是那些櫃台人員或滿臉堆笑或麵無表情地讓客戶過段時間再來,更遑論別處了。

作為公務人員,到國內各地出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這種差事構成當中,也自然有郊區乃至非城市的農村地區,在如今即使商業領域都還由於各種利益關係而未能普及信息化設施的情況下,這種卡的使用範圍受到限製當屬可想而知的事情,真是到了那裏,“公務卡”形同虛設又該怎麽辦呢?是否在出差前先調查清楚目的地是否接受這種信息化式的開支方式?那麽如果發生類似突發公共事件,除了卡一貧如洗地連終點都到不了又該拿誰是問?如果下鄉搞個什麽形象工程扶貧幫困之類的舉動,為了感動當地民眾慷公家慨一把卻要到縣城找計算機才能消費豈不煞了風景壞了心情教化不了剛剛淚水漣漣的周遭人等?

同時,這裏所說的異地,是否包括海外呢?真是出了邊境,這種公務卡的功用是否還會有效?甭說什麽公務卡,就連四大國有銀行的所謂“信用卡”(實質上隻是借記卡)幾乎悉數被廢了武功,而僅僅是天津市裏的開發區弄的公務卡,大概還沒有由於其現代化成色而會得到海外人士比那四大家族還要恩寵的禮儀與待遇;雖然帶著卡倒可以避免中國人隨身總是攜帶大量現金而成為強盜垂涎獵物,但畢竟這公務卡受待見的程度恐怕距離走出國門還需時日,真到了那時說不定已經夭折了——要知道,所謂公務消費在西方是個讓人不解的中國特色。

於是,就算在天津這開發區裏,這“公務卡”都未必能能暢通無阻,到了外地、農村或出了國門就更沒有什麽可施展之地了。

說持卡人可到有POS機的地方直接進行公務消費,言外之意好像也可不去這裏消費,但依照該消息所說,是要全麵推行的,不千篇一律不得違抗的。這樣說來,沒有POS機處則是不可消費的。於是,那裏的公務人員們又會掀起一輪交流POS機分布信息的熱潮和公務時間的耗費;而對於沒有這POS機的區域,除非有了特例,人們自然望之卻步。而如果該卡使用範圍受到極大的遏製,公務活動還是不能依照POS分布而決定,該幹的還是要幹,畢竟烏紗帽比POS機重要,那麽這種特例便會變得俯拾皆是。如此,這卡與廢物並沒有多大區別。

而從這卡的實際效用上看,也還是找不到什麽可歌可泣的創舉之處。消費隻是消費,而不具有公務行為監督功能,如今,在那些POS機林立的地方,如果要開發票,即使你買的是柴米油鹽衛生紙,售貨員照樣會眼睜睜看著你“開什麽?辦公用品?書籍?禮品?”隨你怎麽說,隻要該店經營的,都可以一個勁地往上招呼;而隨著企業工商注冊的“市場化”,企業經營範圍有了極大的拓展,除了國家明文規定的需要專項審批的業務,沒有其他限製,也就是說,在支出明晰項上的選項也急遽擴張了,不管是發票還是POS機,隻要公務消費還存在,開出飛機炸彈的發貨票也指日可待。

而且眾所周知,到了例如汽車修理那種地方,都附帶著很多與汽修本行不搭界的買賣,譬如修車順帶賣個毛毯電熨鬥高壓鍋自行車三日遊等等;旅遊線路上這種花活更是數不勝數,導遊基本上就是憑借帶領旅遊者購物而取得主要收入,相形之下,發票不過小事一樁。靠了發票來屏蔽這類行為簡直就是螳臂當車。

就這還擋不住假公濟私。取消了發票報銷而改作公務卡,像個電話話費單似的隻有個時間和款項,沒有了科目的POS機清單,更是提供了中飽私囊的巨大空間;而且,發票時代幾乎是不成文的做法是,為了報銷找發票已經是稀鬆平常慣例,如果連發票都不要了,那就找個POS機主打出些眉目來就行了:誰不知道公務報銷就是社會財富分配中的一大黑洞,憑這卡對違規報銷衝帳的擴張與旺盛,不知道是抑止還是助長。

而且,這種做法對於稅務部門來說又是個遭憤恨之舉。本來,實行發票有獎就是為了鼓勵消費者開具發票涵養稅源清算避稅者,而改成了POS清單,稅務部門在現實操作中失去了直接核查的憑據,又需要與銀行係統協調來稽查單位財務狀況,地方財政有要有新的漏洞,接受公務消費處更有動機與手段弄虛作假。

究其宗,看來看去,除了實施這種措施的財務部門省卻了整理發票之累、以及開發區領導別出心裁搞出來個注定不會長久的舉措借以揚名並宏觀敘事,力圖使天津這個老直轄市,擺脫現實中人們動輒就說京滬穗拿津門不當回事的尷尬,沒有其他什麽可稱道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