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點什麽不行?
2004年1月
何必
小白領們紛紛取起英文名(略。)
看了這樣的消息,很有些傷感。
如今,我們的社會裏,太多的人把自己打扮成了像個黃香蕉了,而且還是地地道道的國產黃香蕉。很多人也許從幼兒園到工作都在一個城市裏,平常也就是偶爾出差或旅遊時才到城市以外的地方走走,出國大概也隻是新馬泰什麽的幾日遊地溜達一圈,也瞄著那舉世聞名的中國人旅遊“上車就睡覺,下車就撒尿,到了景點就拍照,回來一問什麽都不知道”的慣例,端著一遝子照片表明自己也曾經遊山玩水印足他鄉過。而心底裏,則恨不得把自己完全西化:把頭發染黃了、起個洋名字、動輒“hi!”“bye-bye!”好端端挺簡單的“微軟”不說卻非得佶屈聱牙地嘟噥著“Microsoft”地顯示自己的身份與教養,黑乎乎的眼睛頭發黃色的皮膚成了恥辱,有張東方人的外表卻掩飾不住內心裏對白種人的豔羨。
問起過一些在外企工作的人們何以要起個洋名字,答作外企裏有外國人,他們叫中國人的名字很費勁,為了便於他們彼此稱呼和記憶,如此做才是。
問題就出來了:外國人到中國來工作,本應該適應中國文化,應該服從中國的氛圍,怎麽本末倒置卻要由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去適應老外?而且,既便從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原理方麵說,讓絕大多數中國人去為了方便區區幾個外國人而改掉自己的姓名,也未免也有些說不過去。
還有,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企業都到中國來投資,可為什麽就偏偏都起個美國式的名字——一水兒“彼得”“瑪麗”“安娜”“大衛”“詹姆斯”的、而沒見著日本式的什麽“太郎”什麽“橫路”什麽“子”、俄羅斯式的什麽“夫”什麽“娃”什麽“斯基”什麽“卡婭”、羅馬尼亞式的什麽“斯庫”等?有說這是叢林法則的作用結果,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美國稱霸一世自然得對其頂禮膜拜。
更不用說,很多清一水都這本地中國人的企業等單位,客戶也絕大多數都是本土的,可從老板到員工來不來也起個美國式的洋名字,甚至連辦公區裏的文件、資料和各種標識也都弄成英文,甚至連個中國漢字都沒有。
人有各種各樣的權利,其中,姓名權是比較特殊的,因為通常情況下,大多數人的姓名並不是由自己決定的。那麽,那些給自己起美國式名字的人是否也想在此主張一把自己對於姓名的自主權?
我有時在想,如果中國人到了國外都有個洋名字會是什麽樣?且不說官員們,隻看像姚明、孫繼海的背心上也印著個mick、charry、rocky之類的,是不是也很榮耀?很能融入當地昂格魯-薩克遜的主流文化?如果中國運動員站在國際領獎台上被“維克多”“安德森”地一個勁地念,人們是不是也會歡呼雀躍?
許多在國外已經入了當地國籍的朋友,至今還是用著自己的中文名字,他們對我說起此事時,認為正因為這個很中國味道的名字才更能引起周圍人的尊重。筆者在國外時,也遇到了不少類似的情形,中國人就是中國人,隻有自己看重自己,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而像貝聿銘、李正道、楊振寧、謝國民、王贛峻、何大一、關穎珊、張德培等這些已經在當地取得了相當顯赫成就並舉世聞名但可能連中文都說不好的華人,麵對作為文化宗主的中國時,也還是用自己的中文名字,也沒聽說“如果有人突然叫我中文名,會反應不過來,在一些場合很感到尷尬”這類讓人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
姓名看上去好像是他人對於自己的稱呼,是個社會化了的符號,叫做什麽並不重要,但是,姓名作為文化的一部分卻有其厚重的積澱。人類學、社會學家們對於不同人種種群中彼此稱謂的研究表明,姓名對於文化的傳承與弘揚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古埃及、古巴比倫文化之所以斷代,也與當時遭受外來勢力入侵並帶入的外來文化對本土文化的侵襲有著密切關係,而其中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外來者姓名文化對於固有文化的蠶食乃至取代。在若幹古代文明中,中華文明之所以還能夠保存下來成為僅存並延續至今,包括姓名文化在內的龐大而穩定文化體係的一脈相承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如今,中國麵臨改革開放,外來文化洶湧澎湃撲麵而來,長期閉關自守環境裏的中國人突如其來看到五花八門的新鮮手足無措,盲目荒亂當中具有了對於白種人的崇拜並樂此不疲,透露著若隱若現的民族自卑感和文化殖民心態,形成了不假思索囫圇吞棗,不免東施效顰邯鄲學步,最終卻可能失去了自己。
這時,敢於公然大張旗鼓保留自己原有中國式姓名的,倒顯得像那麽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