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閑言碎語公交車

(2022-12-30 00:22:08) 下一個

閑言碎語公交車

                                           2006年1月23日

何必

體驗公交:城市裏有一大景觀就是人潮洶湧……(略。)

2006年1月23日,北京電視台《城市》做了“我以我身擠公交”的節目。開宗明義的口號就是,公交上有著擠體主義,忍耐主義,機會主義等等。

節目播出後,贏得了一片喝采,遭到頻道主管領導猛烈的飄揚,被當作是體驗式節目的樣板和典範。

自從很不幸地成為該節目策劃後,筆者堅定不移地認為,以在同頻道的《首都經濟報道》的節目製作經驗看,凡是涉及到公交的題材,必定是引人廣泛關注的。《城市》開篇就有了大容量快速公交的係列節目,而針對公交的現狀還沒有涉及過。北京的公交為各界廣泛詬病,一定會有非常可視的畫麵和非常贏得共鳴的內容。

作為一檔深入調查類節目,係統性和細節性都是要兼顧到的。而這不同於《首經》每條控製在兩分鍾之內的新聞,主題先行是必須的。在記者和攝像出動之前,對於整個選題所涉及的領域、敘述的角度、拍攝的方式、必須出現的同期聲、必須采訪到的話語、必須展現的場景、等等,都是要經過策劃設計的。

涉及到北京公交,作為長年累月飽受折磨的筆者來說,有著太多的話要說,有著太多的苦要訴,有著太多的感受要排泄。可節目畢竟不同於類似博客那般的個人日記,還是要歸根結底到一句話:這他媽的萬惡的公交!

回顧起來,筆者以公交為題材寫的長長短短的文字數也數以萬計,涉及到公交的方方麵麵,有擁擠的,有超載的,有犯罪的,有車況的,有油耗的,有尾氣的,有票製的,有特殊乘客的,洋洋灑灑絮絮叨叨,鬧了半天說的就是那麽點子破事。

記者采訪回來的初稿完成後,該組主編發給我,就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感覺現象比較集中。

觀點方麵稍弱。

其實,宋美女每天都能看到我寫的評論,最近大量集中在公交車方麵。很多觀點於此不贅。

事實上,目前的公共產品已經逐漸邊緣化、貧困化和垃圾化,這折射著中國社會中對於公共產品的來自全社會的不負責任。隻要是公共的,就像妓女那般盡人可上,甚至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公交車是《城市》關注的重點選題,也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焦點、難點(這恰恰符合新聞最核心的本質要求)。因此,在現象敘述上需要更加獨具匠心,在觀點方麵應該更加犀利而準確,為此可以采用街采方式,尋求《城市》的群體發言人,以街采完成觀點的鋪陳和接駁。

事實上,該節目做得應該是很別具一格了。

有關公交司售人員的勞苦,能夠用那樣的采訪揭示出來,這在電視媒體、甚至所有媒體中還很罕見。

“最厲害的時候打這兒下車到樓裏,不敢跑著,得走著,跑著?跑著都不行,得走著。”憋了4個小時後,趕回來上廁所時如此模樣的自我昭示,也算是勝過千言萬語了。

司機楊師傅:“3個多小時我回到車隊,到總站了,尿尿尿不出來,在半道上我臉色都白了,這是我體會最深的一次,也是我最痛苦的一次。”

……

這是什麽樣的工作環境?這是什麽樣的就業狀態?知道什麽叫慘無人道嗎?大概這也就應該是了。可別忘了,這是發生在號稱是社會主義的國家,是國富民強的現代!太多的司售人員罹患前列腺病,這大概也是很有中國特色的社會職業特征了。

“公交車上的性騷擾和偷竊已然成為擁擠的兩項副產品”,公交車成為藏汙納垢違法亂紀的勝地,而曠日持久無時不刻的擁擠,也算是鼓舞造孽者

修理工:“我這車載重應該是200人,現在是超負荷運轉,一般拉230,240到350左右,我這門子經常被擠出來。”如果有個極限人數,那麽將會是多少?或者說,最大負荷量如何?200:350,超負荷75%,也沒人來治理公交車的超載,長年累月任憑公交車狀況日益破落,乘坐公交車的人都被驅逐出來,隻剩下路途太遠又沒有能力使用其他比如自行車、私家車、出租車等交通工具者,而這些人恰恰是城市中最弱勢的群體(當然,孩子、殘疾人早就被趕出了公交車使用者的行列)。

公交車是什麽?是公共品!公共品的處境日趨沒落,折射出整個社會的變遷。我們的社會,逐漸淪為各種領主的領地,被劃分成了一個個互相獨立的勢力範圍,成為各個利益集團脅持公共利益中飽私囊的犧牲品。

當一個社會的弱勢群體被當作社會存續與將就的陪葬品、或者像厲以寧所說的改革的代價時,我們還能乞求些什麽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