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房地產誠信建設金之“利好”

(2022-12-22 23:53:18) 下一個

房地產誠信建設金之“利好”

                              2005年11月30日

何必

中國消費者協會也在全國啟動了專門針對房地產業的“誠信建設金”……(略。)

記者介紹,申請這筆建設金的程序是先上報當地的消費者協會,而後由當地消費者協會篩選再上報給中國消費者協會。

遇到這樣一條消息,該如何進行點評?

實際上,這筆基金是由上海市的一家名為中凱房地產公司讚助的。其中那75萬是一直滾動著的,也就是說,消費者打官司可以向中消協先申請基金,當官司打完之後,如果贏了的話,打官司的費用還是要如數歸還的。

而如此消息,被各大媒體紛紛報道。從電視畫麵中可以看到,這是一個為社會非常熟悉的新聞發布會,大張旗鼓鄭重其事,與會人員都西服革履一本正經,相關人員也都悉數亮相,為了這麽個新鮮事務而助陣喝彩。媒體自然也不乏報道,央視在新聞中滾動播出,而央視早間節目《媒體廣場》在引述報紙對於該新聞的報道後,主持人興高采烈地評論到,“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大大的利好消息”。

果然如此?怎麽到了《首都經濟報道》節目裏就沒有這般喜不自勝之感?

在討論這篇稿子時,筆者與其它人員都很困惑於上海中凱為什麽要幹這麽一件事?而它向中消協讚助如許款項,二者之間究竟是什麽關係?如果說中消協取得了這筆錢,那麽它安排的用途是否合乎該組織的規範?同時,作為中國可憐的唯一的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接受上海一個房地產商的捐贈,是否會有拿人錢財替人消災、以及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的嫌疑?

如果僅僅局限於這筆錢本身,大概會有臥底者揭露內幕才能說清楚,否則其中的瓜葛很難條清縷晰。

所以,對如此新聞進行評論,顯然還是不能脫離了房地產大的環境。

最近很熱鬧的,恐怕就是北京華遠房地產老總任誌強有關房地產為了品牌就應該是個暴利行業的說法及其所引起的軒然大波了。任誌強也算作是快人快語了,年中期他所謂房地產就不應該給窮人造房的言詞就引起了全社會浩蕩的塗抹淋浴,而今他再度高調亮相,說出如此驚世駭俗之詞,更是引發了眾怒。媒體紛紛指責他的社會良知,並由此引發到了各地政府與房地產商互相勾結狼狽為奸,地方財政很大程度上依靠當地房地產的貢獻,因此治理房地產暴利絕不僅僅是對開發商動手這麽簡單的事;360行都有品牌,這並不能成為暴利的托詞,何況在中國的房地產的品牌簡直就是無中生有胡說八道。

不過,筆者倒認為,任誌強隻不過是那個道破皇帝新裝的孩子而已。就目前情況看,眾所周知的是,中國房地產領域是一個暴利行業,55%的利潤率是開發商牟利底限,北京的房地產領域每兩天就會產生一個新的億萬富翁,而且在中國,涉足房地產領域如果沒有黑社會背景幾乎寸步難行;同時,房地產領域也是權錢交易的重災區,近年來落馬的高官的發跡史裏基本上都與此行業有染。

也許,光是看幾個零散的片斷就可以讓人串連起清晰的概念來。

山西省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在全省開展以清房、清車和製止奢侈浪費為主要內容的“三項治理”,對政府官員的吃、住、行問題進行集中清理和糾正。據最新清理結果,該省省管幹部申報兩套以上住房的占61.35%,其中11國市的省管幹部申報兩套以上住房的占79.72%,縣處級幹部達40.98%,鄉科級幹部占10.75%。

建設部日前透露,我國建築能耗驚人,建造和使用建築消耗的能源占全社會總能耗的46.7%。現有建築的95%和新增建築80%以上達不到節能標準,單位建築麵積能耗是發達國家的2~3倍,對社會造成沉重的能源負擔和嚴重的環境汙染。同時建設中存在土地資源利用低、水汙染嚴重、建築耗材高等問題。不少大型公共工程盲目求大求新求洋,成為巨型結構的遊戲,建造時高投資,並帶來長期的高額運管維修費用,建成之日即成虧損之時。巨型結構的遊戲不斷出現。原因在於:搞基本建設的人不是專家;存在大量的“釣魚工程”,立項報批時縮小規模造價,實施時再擴大;建築工程普遍缺乏監督。8月15日中國建築學會理事長、原建設部副部長宋春華指出,許多處於正常的設計使用年限之內的建築被強行拆除,使中國住宅的使用壽命大大縮短。各類房屋建築存量急劇增加的同時建築能耗也直線攀升。建築運行能耗占我國能源總消費量的比例已由上世紀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目前的26.7%,已經達到了世界建築能耗占能源消費量30%的平均水平。

作為中國房地產大亨的潘石屹所辦的《soho小報》在2004年7月20日版上,說到潘石屹動輒說北京房價必漲時,一位資深房地產分析師評價認為,“潘的行動並不僅僅代表他一個人的行為,在潘的身後站著一大群與他背景相似、利益相關的人,這些人都是京城知名的房地產大腕,與其他行業同行是冤家不同的是,平時這些房地產大腕們經常一起參與各種公開的論壇和私下的聚會,對各種關係到自身利益的信息互通有無,形成一個國內其他行業罕見的團結、緊密的行業壟斷階層,他們之間可能在業務尚互有關聯,會集體對應政府有關政策的推出。在經常房地產界,這個階層被認為是一個‘大資本家’階層,這個階層的典型特征是,由於多年在業界的經營,使其手中都握有大量資本,同時通過資本的力量掌握了國內很多媒體,形成自己發表言論的統一平台,並通過這個平台對政府政策的製定與走向施加影響……‘大資本家’們擁有與政府強大的對話能力……”

……

如此看去,房地產領域出現這麽一筆“產業誠信建設金”,在55%的暴利狀態下,大概不足為奇;而這麽一筆錢就值得媒體大呼小叫對消費者來說是個“大大的利好消息”,恐怕還很難如此快捷地下結論;對於大城市快速培育億萬富翁的房地產行業來說,捐獻幾百萬玩票作秀也未嚐不可。

那麽,中消協依據什麽標準來認定打官司的案由呢?本周,開篇節目曾經報道一個患者在醫院不慎掉下樓摔傷致殘,求助於中消協卻被推出門外,理由是醫療事故中的患者不屬於消費者,從而引發了各界對於患者法律地位的爭議,可無論如何還是暴露出中消協在維護弱勢群體權益方麵的基本立場。由是,對於中消協來說,好不容易弄來一筆錢,當然還是要找那些勝訴率高的案件來做,否則沒打兩個官司這錢就一幹二淨,豈不是很沒麵子?

不信?拿開篇節目裏提到的北京市消協的法律支持金來看,很大程度上並不上針對房地產這一塊的。從該資金出現以來幾年時間,總共打了並且贏了兩場官司,一個是關於小孩因為治療闌尾炎而導致下半身癱瘓沒有了知覺,還有一個是家裏裝修的問題。

幾年來打贏了兩場官司,這也算是維護消費者權益吧。與此對應的是,房地產領域裏的糾紛節節攀升。最近人們熱議北京朝陽法院針對拖欠物業費的業主的強製執行現象。近幾年,物業糾紛案件大幅增長,以朝陽法院為例,2002年受理物業管理糾紛194件,2003年這一數字增長為650件,2004年更是高達1898件,年增長率分別到了235%和192%。

照理說,物業糾紛應該是典型的消費者權益案件了,而其中卻根本看不見消協的身影。所以,能夠對中消協這次新聞發布會作何正麵點評?在老潘看了,怎麽著也提不上對消費者來說是個“大大的利好消息”的層麵來如此肉麻。

所以,沒有任何點評地直接播放廣告。

其中還有個緣由,也虧得老潘等一小撮人的記憶力還湊合,看到開篇稿件似曾相識:也是中消協,也是這個中凱,當時節目組討論的結果就是這注定是一場作秀。

果然,事後老潘一查節目單,今年3月9日,該節目就曾經播放過這則新聞,接受采訪的是中消協武高漢,這次換成了王前虎。一事兩報,掏300萬做這麽大一個局,哪個房地產商也會樂意的。

還“大大利好”呢。我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