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外來物種加速吞噬中國

(2022-12-21 22:59:49) 下一個

外來物種加速吞噬中國

                                    2005年10月31日

何必

昨日,記者在宜昌市點軍區目睹了加拿大“一枝黃花”危害生態的情景……(略。)

這又是一起外來物種在境內泛濫的消息。

隨著中國的對外開放,外來物種在國內越來越多的地方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10月25日《競報》訊,24日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舉行的“新世紀北京生態論壇”上記者獲悉,目前,北京外來入侵植物種類已知的大約有56種以上。“外來有害生物對生態環境形成爭奪水分空間、嚴重壓製和排擠本地生物,導致本地生物多樣性的下降。目前外來有害物種入侵北京除了因人為的善意引進,還主要是通過通訊設備、電力設備的包裝物以及公路、鐵路等人為傳播到本市。”北京市林業保護站站長陶萬強說。

如果光是這種意外事件,倒也罷了。問題是,北京市不僅有如許始料未及,更多的則是形象工程所致。2004年7月3日北京電視台《首都經濟報道》消息,近年來北京很多地方都種了一種從歐洲引進的非常整齊、翠綠、漂亮的名為“冷季型”的草,原本是想用它來裝扮城市,但現在這種草卻出了問題。天壇鬆柏下成片的草坪修剪得很整齊,其間散布這澆灌用的噴頭,可這裏很多油鬆、白皮鬆都樹葉枯黃毫無生氣,問題就出在這草坪上,這種草在生長期每平米需要澆灌一噸水,而與它們生長在一起的油鬆和白皮鬆屬耐旱植物,如果根部長時間浸水就會缺氧枯萎,遇到大風還可能被刮倒。這些樹不少都有上百年曆史。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汪勁武教授認為,北京是缺水城市,屬大陸性氣候,種植這種引進草要花大本錢。其實引種“冷季草”不當的例子在北京還有很多。頤和園萬壽山北側山坡為了種這種草,鋪了一層薄薄的新土,與底土之間形成兩張皮,去年才引種草的山坡水土流失已經非常嚴重,雨水把坡麵衝得溝壑縱橫,根本不見草的影子。北京大學環境學院崔海亭教授表示,不讚成萬壽山那種改造,對世界文化遺產的完整性、真實性有害。專家還認為,盲目引進破壞了景觀整體性,降低了景觀的多樣性,應該避免勞民傷財和城市個性的喪失。

就此,筆者寫過“古樹山坡也是遺產”的評論,認為如此做法顯然有違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

更可怕的是,不少供職於園林部門的植物學方麵的知識分子在明明知道這樣的做法無疑是毀壞生態環境的情況下,在當今的職業道德環境以及為人良知約束幾近虛空的氛圍裏,對此卻無動於衷,坐視這種危害我們生存環境的做法大行其道。媒體透露,現如今國內不少地方為了搞麵子工程,不惜破壞自然生態體係,不顧植物生長諸如密度等方麵的條件限製,多得回扣而大量引進外來物種,把本地原有植被徹底葬送掉。

新華社9月19日電:中國農業部一位高級官員19日在北京說,近10年來,外來生物入侵中國呈現出傳入數量增多、頻率加快、蔓延範圍擴大、發生危害加劇、經濟損失加重的趨勢。農業部總經濟師朱秀岩在19日開幕的“亞太經合組織外來生物入侵生物防治國際研討會”上說,近10年來,新入侵中國的外來生物至少有20餘種,平均每年新增約2種。據不完全統計,中國11種主要外來入侵生物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達570多億元。朱秀岩說,中國是遭受外來生物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目前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有400多種,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生物中,中國有50餘種。

有數據顯示,在中國,專家們根據間接經濟損失評估模型計算的結果表明,外來入侵物種造成總經濟損失為每年1198.76億元,為國內生產總值的1.36%。

應該說,中國在最近幾年引進外來物種的工作力度上明顯加大;各地的形象工程中好大喜功崇洋媚外大肆引進外來物種進而對於本土固有物種的侵蝕已經達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不久前江南湖泊中密集而飛速生長的水葫蘆,在短短幾個月時間裏就覆蓋了大半個湖麵,當地不得不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進行抑製,但卻無法根除這種生長繁衍速度驚人的外來物種對本地水資源以及湖泊中魚類、微生物、植物近乎毀滅性的侵吞與擠壓;而且,這個物種由飛鳥等作為媒介,有著傳遍華夏大地的趨勢。

世界銀行高級生物多樣性專家卡仁•拉茲(Karen Luz)指出,外來物種進入一個地區後,會取代並擠出本土物種,給農業和生物多樣性造成負麵影響。麥克金南博士則認為,入侵物種不但造成了經濟困難,還製約了經濟增長、減輕貧困、糧食安全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工作。

如此看來,引進外來物種已經不單純是個植物學或生物學的問題,更多的則是如何看待我們對待生存環境的態度問題,是個涉及到經濟增長、縮小貧富差距、創作環境友好氛圍乃至社會公平的問題了。

冷季草、一枝黃花、水葫蘆……都還在被一些人“善意”或“意外”地加速弄到岌岌可危的周邊,逐漸改變甚至摧殘我們賴以存活的可憐空間。

我們都幹了些什麽?我們還要幹些什麽?眼看著祖祖輩輩曆經幾千年勞作給我們留下的如許生存環境,在我們這一代人手裏用也許不過十幾年或幾十年就毀壞殆盡,這難道就是我們之所以驕傲和自豪的緣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