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殘破的老年人市場

(2022-12-21 22:25:54) 下一個

殘破的老年人市場

                                        2005年10月12日

何必

……不僅這重陽節裏沒有和老人有關的促銷活動,放眼望去,商場裏可供老年人選擇的商品也是少之又少……(略。)

重陽節期間,媒體都在針對這個題材網羅著自己的內容。10月11日《新京報》載,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官員昨天稱,2015年我國老年人將突破2億,而到2040年將達到4個億。中國將長期是世界上老齡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現有老齡人口是歐洲老齡人口的總和。2003年我國有老齡人口1.3億,而去年我國老齡人口已達1.42億,約占人口總數的11%。

聯合國規定,一個國家65歲以上的老年人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超過7%,或60歲以上的人口超過10%,便被稱為“老年型”國家。當前,在全世界19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約有60多個已進入“老年型”。

北京什麽時候到進入老齡化社會?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也就是說,北京已經有了10年的老齡化社會曆程,至今60歲以上老人比例已經達到14%。

對於惟利是圖的商家來說,市場永遠是追逐消費人群的。但世界老齡化那一刻起,老年人市場一下子就成為國際關注的未來十大市場之一。“銀色經濟”、“銀色消費”等相關概念也就應運而生。

可現在讓人感到很不解的是,為了金錢前赴後繼舍生忘死甚至踐踏人間所有良知和法律的商家,竟然對如此巨大的一個老年人市場無動於衷,這種將賺錢商機拱手相讓的做法非但不是當下中國及其國民的特色,更是對市場經濟進程的輕視、忽略甚至褻瀆?

雖然,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根據2004年中國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2004年底中國大陸總人口是129988萬人,據此推算,2004年全國平均每天淨增2.08萬人。也就是說,中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還是保持了正速度,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的人口年齡結構被人為因素大大扭曲了,致使從老齡化速度方麵看,法國用了115年,英國用了80年,美國用了60年,中國用了多少年?僅僅18年!

應該說,中國應對老齡化的迅猛到來,在各方麵做的準備遠遠不夠,無論是社會政策,還是治理方式,抑或日常生活。可是,聯係上述對中國商家的特征描述,顯然這都不是放棄老年人市場的原因所在。

那麽,原因究竟是什麽呢?

今年3月9日《京華時報》報道,去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鄭斯林部長曾透露出一個數字——目前中國養老金缺口達2.5萬億,這個資金缺口相當於中國近一年的國民經濟總收入。如果這種情況得不到改善,這也就意味著若幹年後,很大一批人將麵臨無法領取養老金的困境。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鄭斯林部長坦然表示,解決養老金缺口問題的工作早已啟動,但對養老金入市政府持謹慎態度,目前沒有入市時間表。

另據報道,在2004年全國勞動保障工作會議上,鄭斯林透露,目前,中國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空帳”運行規模已超過6000億元,並以每年1000億元的規模在擴大。

針對中國目前養老金狀況,各界十分擔憂,並且也為坊間詬病已久。理查德•傑克遜尖銳指出,中國政府對養老金製度進行補貼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補貼不應該來自工薪稅,而應該從一般性的稅收中支付,將來新的養老金製度應該與個人之間建立更為直接的聯係,而且應該更加透明,否則人們會普遍認為是一種變相稅收,從而也會導致大規模的逃稅行為。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老齡化項目顧問周健工則指出,中國目前未能把個人帳戶做實也是令員工不滿的原因。從兩個層麵收來的費用存在政府同一個銀行帳戶裏,地方政府可以經常調用個人帳戶裏的資金以支付現有退休人員的福利。而後者的需求總額超過了社會互濟繳費和個人帳戶繳費的總和。因此,如今的個人養老金帳戶是“虛”的,所以才會右這麽多的企業和個人逃避交納個人養老金。   

中國目前采取的寅吃卯糧的養老金發放製度,讓現在工作的人為現在養老的人支付費用,在老齡化進程加快的背景下,究竟能夠維持多久,人們莫衷一是;不過,最終,目標還是指向了政府,正是由於政府的不作為,才導致過多的家庭和個人負擔完全被推到了自身,政府在利用暴力手段強製賦稅的同時,卻將這種收入當作利益集團的盈利,進而放棄了與權力對應的責任。

在如此狀況裏,再看老年人的消費市場,順理成章的是,當個人養老金麵臨枯竭、個人與家庭負擔過重、老年人還可能要為下一代乃至兩代人的柴米油鹽生老病死而殫精竭慮、社會保障製度殘破不堪甚至搖搖欲墜之際,讓老年人市場火起來,讓老年人無憂無慮懷有美妙預期而傾囊購物,簡直就是胡說八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