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遭遇困境不需要加強行業協會
2005年9月15日
何必
記者隨後從果樹產業協會了解到,最近的確有個別果農瞧準了水果采摘的利潤,在家門口豎個牌子,打條橫幅就開始把遊客請進家門,而這些都是相當不規範的……(略。)
記者的建議觀點是:1,建議廣大市民去正規的果園進行水果采摘,雖然價格比市場上貴了點兒,但絕對原汁原味。2,正規的果園與路邊攤比起來,由於有專業種植技術人員、服務人員,不但品質有保障,而且價格也相對合理,也不會發生缺斤短兩的現象。3,果樹產業協會現有會員200多家,製定了專門的會員公約,會員的果園麵積都在200畝以上,都有專業的人員。隨著公眾的認可,這個隊伍會越來越大,不法商販最終將被市場淘汰。4,同時也提醒消費者,盡量大規模較大或掛有果樹產業協會認定標誌的果園去采摘,以免受騙上當。
這則消息的來源,有合作關係的《北京娛樂信報》9月13日登,城裏人驅車到周邊農村采摘?卻發現采摘果品價格高出市場價格十多倍?平時市場上10多元1斤的櫻桃,采摘時要120元;市場上10元7斤的桃子,上門采摘卻要15元。“協會已經製定了水果采摘價格標準,果農自定的采摘價格不能超出這個標準。”果樹產業協會一位工作人員說。協會已經注意到采摘價格對遊客的影響,已經提出了行業自律要求,相關的水果給出統一的價格標準,協會中的會員果園隻能在這個標準內浮動。“有人亂扔,就把價格提高有點不太合理,誰亂扔可以全算他摘的,不能把這個損失轉嫁到不亂扔的人身上去。”隻有門頭溝軍莊鎮孟悟村和東山村生產正宗京白梨。孟悟村史長生書記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也知道遊客認為30元每斤的采摘價格貴,但他本人認為這個價格比較合理。一些遊客在采摘時,浪費比較嚴重,一個拳頭大的梨咬上一兩口就扔了。甚至有人拿著手裏的梨,互相扔著打鬧。出於成本的考慮,他們隻得將價格提高。北京市農業經濟研究中心經濟師楊玉山告訴記者,目前采摘價格的確存在偏高的現象,政府相關部門也應該加強“引導”,使農民樹立正確健康的經濟意識,不要隻顧眼前利益而忽略長遠。
京郊遊,是這兩年才火起來的旅遊項目,特別是最近由於中國遊客滯留情況屢屢發生、以及原油價格、恐怖主義活動等因素,對中國遊客的國外旅遊價格飛速上升,而國內旅遊市場上混亂程度有增無減,北京人還是願意在周末到北京郊區去體會農家樂,進行采摘,享受自己在農田、大棚裏親手勞作取得瓜果菜蔬的樂趣。一時間,到郊區采摘成為北京人新興的周末娛樂方式,並漸成時尚。
可這農家樂、郊區采摘才出現多長時間?討論時,習慣於用那句各種宣傳上很八股和八卦地采用的套話:“在黨和政府的英明領導下”,到現在已經在采摘者與種植者的共同努力下,這采摘項目基本上行將就木壽終正寢了,眾人齊心協力眾誌成城,共同親手把這麽個好端端活生生前程似錦的項目埋葬掉。
農民刁蠻,借著城裏人趨之若騖哄抬采摘價格,漫天要價,大幹這種一錘子買賣,刀子磨得快快的,誰來了就給一刀,宰著誰算誰,誰挨宰誰倒黴,功利短視,毫無共同耐心長期培育一個健康優良市場的意願和作為,甚至不惜坑蒙那些腦滿腸肥的城裏人,捧著白花花的銀兩偷著樂,全然不顧如此下去這采摘市場會變成個什麽樣。
而那些遊客也既來之則安之,反正品嚐是不要錢的,不吃白不吃,不毀白不毀,最終是要以裝到袋子裏的水果重量為交錢唯一度量物,而在果園裏任憑怎麽糟蹋,也都不會記入遊客開銷的,當然就是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反正也比市場上買的要貴,那還不如多嚐多扔取得個心理上的平衡。最損的,就是在果園吃扔毀了一溜夠,出果園時肚子飽飽的袋子裏卻空空的,一分錢不用交就可以揚長而去。
於是,就形成了采摘領域裏的“囚徒的困境”——采摘者與種植者雙方互相不信任,導致互相猜忌挖坑埋雷,把對方當作是自身利益的現實侵害者而加以防範,並不住收縮自己的防線,使原本兩個相互融合的圈子逐漸分離,直到徹底沒有任何交和地帶,這個市場也就這麽被毀掉了。
按照報紙與電視的路數,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途徑就是指望北京市果樹產業協會。節目裏,該協會那個副秘書長滿臉無奈地抱怨,協會沒有行政管理職能,無法強製果農加入協會,一副對於行政權力眼巴巴垂涎欲滴的架勢,好像一旦該協會具有了行政能力,就可以杜絕損毀采摘市場行為的發生似的,或者,假如有了行政強製力,就可以強行讓果農必須入會,防止價格欺詐現象的出現。節目最後的點評說該協會的出現是最值得欣喜的事情,可以營造一個雙贏的局麵。
可市場本身具有資源配置效能。如果果農要價太高,遊客自然就會用腳投票回避光顧,對於果農來說栽培的產品無人問津無異於滅頂之災,屆時不得不降低價格來拉攏顧客;而顧客也會做出購買時的理性選擇,隻要有需求自然就會有供給,並不需要什麽行業協會從中插一杠子來強行規定市場行為方式。
目前采摘方麵的主要問題是什麽?是沒有行業標準?即使是,也不應該是在價格方麵形成什麽具體規定。就存在問題而言,現在主要問題是遊客采摘行為規範、市場充分競爭程度不夠,那麽,核心問題並不是擴大行業協會的規模和功能,而是要建立健全一個公認合理而恰當的市場秩序。比如如何防止並製裁遊客借著無償品嚐的機會糟蹋果品這種惡劣行為的發生、如何防止與製裁果農以次充好坑害遊客這種不良行為的存在,等等。
行業協會規定市場價格區間,這種做法本身就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按照市場競爭的原理,買賣雙方在交易過程當中進行利益博弈,最終使價格達到社會平均利潤率,而此時的價格應該是對雙方都達到利益最大化狀態的水平,在此之前隻是聽憑市場那隻看不見的手操縱著各方折騰就足夠了。
從該協會的現成會員狀況看,都是些具有200畝以上果樹種植麵積的大戶,如此機製,對於那些分散零散的小農戶很難進入。現在沒有理由認為協會就是出於自身利益考慮而抱怨沒能覆蓋所有果農,或者加入該協會對自身利益並沒有切實有效的保障作用,甚至相反隻能使自己利益有所損失。但現實情況是,大戶的存在及其利益訴求對於小戶的保障來說顯然是個潛在的威脅。
考慮到目前行業協會實際上都或多或少具有某種程度上的官方色彩,以及實際上現存的各種行業協會對於成員利益保護方麵的所作所為並沒有什麽讓人稱道之處。所以,這種協會進入與否,與采摘是否能存活並無直接關聯。
因此,在各方眾誌成城毀滅采摘行業的時刻,把解決之道放到加強行業協會效能上,是個隔靴搔癢甚至文不對題的主意,甚至有擴大行政權力的嫌疑,帶有很明顯的計劃經濟思路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