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人成為國際過街老鼠

(2022-12-18 23:47:00) 下一個

中國人成為國際過街老鼠

                                    2005年8月8日

何必

中國人在海外瘋狂消費奢侈品的名聲使得自己成為歐洲各犯罪團夥和個人的新獵物……(略。)

該報道對中國人在海外顯示出一夜暴富的暴發戶心態及行徑進行了繪聲繪色的描述,並且羅列了最近發生的國外犯罪者針對這類中國人所實施的暴力侵害。

7月29日,22名中國遊客在馬來西亞的景點黑風洞遊覽,一夥騎摩托車劫匪突然搶走部分遊客的背包和導遊的手提袋,裏麵22本中國護照和證件悉數被搶走。

7月31日,廣東商人吳國強和他的朋友陳誌遠、何華在南非約翰內斯堡遭到槍殺,其原因也和謀財害命緊密相連。

此外,中國人還在俄羅斯和瑞士成為當地人偷盜搶劫的一個重要目標,儼然已成為標準的“Made in China”獵物。

一位中國官員7月初前來巴黎出差公幹,帶了大概8萬美元的現金,在他從蒙馬特高地去凱旋門一帶的時候,遭到一夥歹徒的搶劫,4萬現金和身上的大量電子設備均落入他人之手。幸運的是,他將另外4萬美元寄存在親戚處,才不至於落得身無分文。但是,當周圍的人要求他向法國警方報案的時候,他卻拒絕了。據了解情況的人透露,這位中國遊客在國內算是一個官員,如果報案的話,萬一驚動了中國大使館,讓國內知道,這8萬美元現金不好交代。

據了解,一直以來,中國遊客不愛用信用卡,喜歡用現金的名聲在法國已是很多商家和犯罪團夥所耳熟能詳的。一位從國內剛到法國的王先生對記者說,很多時候中國人帶現金也是不得已的事情,因為如果你使用信用卡,那麽有一天你東窗事發的話,警方就很容易查到你的消費記錄,這將成為重要的證據,而現金則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包括許多中國遊客到國外賭博或者消費都願意盡可能地帶現金,當然也有一些人是通過廣布廣東、香港等地的地下錢莊將錢轉到國外的可靠熟人處,然後到國外取出後用來消費。

流傳甚廣的一個故事是:有一個中國人進了位於巴黎市中心的路易•威登旗艦店,一次購買了10萬歐元的貨品,隨後揚長而去,據說當時在場的許多法國人目瞪口呆。“人怕出名豬怕壯”。中國人的這種習慣已經日益引起歐洲各國的犯罪團體和個人的嚴密關注,針對中國人的搶劫活動在巴黎與日俱增。另外,許多中國人在國外雖然以露富而聞名,但有時候並不願意被同行的本國人知道自己的經濟實力,所以更多的是單人或者一個小組出去購物,這就更為犯罪分子下手提供了可乘之機。

看到了這樣的記述,也實在為中國人在海外的嘴臉感到無可奈何。

筆者在歐洲時,經常能看到一些來自國內的官員,不隻是在國內趾高氣揚,即使到了歐洲也還是牛逼哄哄,一副把全世界都要買到官府私宅後院的氣派和勁頭。

2004年10月19日《北京青年報》報道,平均收入並不是最高的中國人出國刷卡消費的金額竟然是全球最高的,昨天世界最大的信用卡組織VISA發布的最新調查統計不得不讓人為之震驚。據了解,在去年全世界刷卡單筆交易平均消費金額前10位國家(地區)排行榜上,中國人以刷卡消費平均單筆253美元居於榜首,排名第二的西班牙人刷卡單筆消費金額為202美元。據VISA國際組織中國區總經理熊安平介紹,這個調查結果並不能代表所有中國人的消費特點,因為滿足“能出國”和“能刷卡”這兩個條件的中國人畢竟還是少數。不過,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中國人出手越來越大方,中國持卡人的主要刷卡消費項目是零售購物。

而開篇報道裏所涉及的,則是那些懷揣著大把人民幣現金獨自一人溜到歐洲大街小巷裏去消費購物賭博泡妞,這些錢的來路本身就很成問題,被歐洲人或偷或搶也隻能吃啞巴虧。

三、四年前,中國人去法國,還要被周圍人苦口婆心地提醒,千萬不要帶那麽多現金,在巴黎有不少專門搶中國人包的分子。我在奧斯陸時住處鄰居就是個英語非常棒的法國人(據說這種法國人很少見,多數英語都不怎麽樣),我對他提起巴黎這種現象,他大惑不解,而且滿腹狐疑,一時間,我也想到隻是從國內媒體上看到如此的報道,意識到媒體上消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也許存在問題;同時,中國人不習慣用信用卡的方式被可能存在的法國不法分子逮了個正著,可中國人平均每個人身上帶多少現金卻是個很難說清楚的事。

光是去年的一段時間,就發生了諸如西班牙人火燒溫州十幾億價值的鞋、巴基斯坦匪徒殺害中國工程師王鵬、南非兩個中國人遭殺害、俄羅斯光頭黨殺害中國商人、中國商人在法蘭克福機場護照被疑作假而且被罵“中國豬”、挪威光是奧斯陸今年就出現兩名中國留學生被疑是蛇頭的同胞所殺、以及15名中國學生突然間消失得無影無蹤被懷疑到歐洲其他國家打工而使得其餘尚在挪威的中國人的簽證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煩而且今後隻可能愈演愈烈……讓人很擔心新一輪的排華風暴正在形成並浩蕩,而與以往美國麥卡錫時代、印尼蘇哈托時代的排華不同的是,如今這次範圍更加廣泛遍布世界各個角落,而且由於缺乏意識形態色彩而更具有民間色彩。

筆者從北京到去歐洲,同行有不少中國人。一到了阿姆斯特丹機場,一個有幾十人組成的團隊裏那些西服革履的同胞們就一個個拿出手機,聲嘶力竭旁若無人地與國內長時間通話,一時間,在整個機場大廳裏形成了蔚為壯觀的噪音汙染源,讓很多旁人側目而視。據在歐洲的擔任導遊的中國留學生介紹,這種成建製的團隊絕大多數是國內的商務代表團,通常都是由地方政府組織,企業參加,而領隊或隨行政府官員的費用是由參加企業買單的,為了巴結政府,企業往往在國外時為官員花費方麵爭先恐後,就怕在進貢獻禮上被競爭對手占得先機。自然,這種孝敬也是要回報的,天曉得到底什麽權力又被濫用。

而且,有些地方政府官員到了國外,也是在消費上眼睛都不眨,動輒幾萬、十幾萬美元地招呼,這樣的數額按照其工資單上的水平恐怕一輩子也掙不來。

如今,很多也許是大款甚至貪官汙吏的子女到了國外,揮金如土,受不了國外的寂寞而回國就像周末坐出租車那般簡單,令很多西方人驚詫不已,不解於中國哪裏是什麽發展中國家,看這群少爺小姐的一擲千金連眼睛都不眨的架勢,比人均收入高出中國幾十倍的西方國家的人們要闊綽得多。對此,當地的中國留學生能怎麽解釋?隻能緘默不語。於是,中國人出手大方腰纏萬貫就成了不少西方人中國觀的有效構成。

貪官汙吏在國內橫行霸道,到了國外還是不可一世,結果家成全了那些洋人裏的“一小撮”。對於這些同胞在國外遭遇的暴力侵害,我們該采取什麽樣的態度呢?從人道的角度說,自己的同胞遭遇到了盜竊搶劫甚至人身傷害,也的確應該為他們的悲慘而心痛,為犯罪分子的行徑而憤慨。

可換國角度看,歐洲犯罪分子盯住中國人的錢,這些錢是怎麽來的呢?從報道裏看,顯然都是些見不得人的,或者就是屬於法律上所謂“資產來路不明”的寶貝,而國內對於官員的放任甚至慫恿,給了這些貪官汙吏搜刮民脂民膏的巨大空間,並且製度還縱容他們可以把這些贓款帶到國外去進行消費。中國官員的真是收入在國外體現得淋漓盡致。從這個意義上說,國際犯罪分子對中國人實施的盜搶本身,也頗有些除暴安良的味道,那些貪官汙吏的不義之財原本也是殺雞取卵竭澤而漁通過不法途徑得來的,非法對非法,犯罪對犯罪,天下烏鴉一般黑,形成了國外犯罪分子的行為在結果上對中國富豪的劫掠,形成了國際性的財富再分配。

這樣說來,針對改革開放了的中國經過近30年的瘋狂壓榨,財富早就進行了重新組成,國內形成的仇富心態逐漸也被國際犯罪分子所熟悉和掌握,進而造就了全世界對於中國人的抵製、排斥、歧視、侵害、盜搶乃至殺戮。身為中國人,對這種狀況的出現、固化和蔓延當然是要膽戰心驚。說不定什麽時候,全球性的排華風暴就會掀起,中國人成為國際上的過街老鼠,大概為期不遠了。

可這種局麵,誰又能幹預或改觀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