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江蘇倉促啟動治淮項目

(2022-12-18 23:19:30) 下一個

江蘇倉促啟動治淮項目

                                     2005年7月24日

何必

淮河流域尚未動工的治汙項目再次上了環保“黑名單”……(略。)

時下,有關環保的題材非常走俏,但凡說是環保,就一定會很順利地通過媒體領導的選題審查,甚至在成品問世上也會受到照顧,畢竟,有著關乎國民切身利益乃至身體健康生命安全的大事,經過媒體的渲染,已經“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形成了全社會對於環保的重視。

這個淮河流域水汙染治理的“十五”計劃,到現在已經運行了4年半多了,距離計劃結束還剩下區區5個月的光景,可計劃中的4個治汙項目至今卻還未開工,這不是找著挨批呢嗎?計劃裏明明白白地寫了進去,也得到了國家計劃部門的恩準,財政額度也借此名義劃撥到位,可到這個5年都快結束的當口,項目還沒個動靜,這不是給有關部門難堪嘛?不等著領略通報批評並勒令緊急開工的待遇還想什麽呢?

這個淮河如今也真是破鼓萬人捶,是個什麽貨色,隻要是心情不好想找個題材罵人了,找到淮河一準沒錯,保證罵到了口吐白沫兒昏天黑地噎個半死也不會有什麽閃失,先前說治理淮河丫挺的耗資600個億化了10年工夫卻沒見著什麽結果,鬧得媒體都在頗有些酸葡萄心理地追問這麽多錢都幹什麽用了,言外之意在暗示又有貪官汙吏接著這個機會中飽私囊先富起來了。

去年6月“世界環境日”中央電視台報道,前一段時間全國人大環資委,組織新華社記者對淮河流域汙染狀況和防治情況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淮河汙染嚴重反彈,淮河流域一億七千萬人口,守著一條淮河卻沒有水吃。淮河治理十年了,而且投入的資金幾百個億,沒有見什麽成效。麵對著巨大的經濟利益的誘惑,企業都寧願違法,一旦被逮住也不過罰一點款了事。而地方政府的保護以及把目光盯在經濟增長上,也是造成如今這種守法成本大的原因。

今年7月,環保總局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淮河流域水汙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會同建設部、水利部和河南、安徽、山東、江蘇四省人民政府進行了專題研究,決定立即啟動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而淮河沿岸省份也在對汙染治理方麵互相推卸著責任,特別是位於河段上遊的河南在這方麵做得尤其為甚,境內沿河兩岸的小工業企業所造成的巨大汙染直接排放入河,而湖北、安徽、江蘇、山東等地卻非常不情願為河南製造的汙染買單。而河南對淮河的汙染由下遊掏腰包,也是中國特色了。

近年來淮河跨省汙染問題層出不窮,與之相關的官司也接二連三,但並沒有一個普適性的生態補償標準。為些有環保總局人員透露,正會同水利部等部委聯合研究水汙染方麵的生態補償機製。據稱,水汙染方麵的生態補償當分為兩個方麵:一是上遊對下遊造成的汙染損失進行賠償,另一方麵是下遊對上遊治理汙染的行為進行補償。但存在的問題也有不少。分析人士指出,按照國務院規定的原則,治汙資金主要由排放企業承擔,同時各級人民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按照事權財權劃分的原則,將治汙所需經費分別列入各級財政預算。但跨省的流域汙染問題在法律上很難確定責任主體,政府、企業還是個人,“淮河上排汙的主要是工業企業,安徽沿淮所有的排汙企業都算責任主體麽?再有,安徽省上遊的河南排汙企業怎麽算呢?”雖然“誰受益、誰補償”、“誰破壞、誰恢複”、“誰汙染、誰治理”的生態補償原則獲得廣泛認可,但涉及具體補償行為時,補償的主體和受體關係卻並不明確。

……

所有這些,都為淮河治理帶來了曠日持久的麻煩。這也印證了現如今一句日漸流行的話,無論大事小事,都可以見微知著窺一斑而見全豹,折射映襯出體製上結構性的病入膏肓。

本人祖籍江蘇,每每碰到有關江蘇的負麵新聞總是看著別扭,久而久之也就麻木了,就像說中國人的毛病那般,罵也就罵了,不挨罵長不大,挨了罵也還是長不大。

筆者在央視時,曾經對溫鐵軍進行過演播室訪談,題目就是浙江模式與蘇南模式的比較,曾經熱火朝天的華西村為代表的蘇南模式的淪落,也昭示出蘇南死死抱著大行政小社會信條與套路不撒手的德行,讓我不得不為家鄉的破敗而無可奈何。

為了這幾個計劃內項目沒按期開工,就動用行政方式進行幹預,並“督促其年內務必全麵開工”,這當然又是迎合政治需要的把戲,與淮河治理本身沒有太大關係;或者說,如果在年內依然不能開工,那麽將對淮河治理“十一五”的資源分配產生影響,同時,在倡導建立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以及環保風暴的當下,雖然綠色GDP國際上還沒有準確而成熟的評價體係,但卻成為中國官場上權力分配的新工具,仕途上前赴後繼者誰也不想在此被這樣的新生事物蟄上一口斷送前程。

於是,可想而知的是,這4個項目一定會如期開工,哪怕弄個挖土機刨出個槽子來,也算是可以給上級交待、並可以繼續叫喊著向國家要淮河治理財政撥款的由頭與作為,而且還為自己的政績添加了靚麗的一筆。

當然,地方汲取財政能力的捉襟見肘,那就不是本官要考慮的事了。凡事都要與時俱進,誰的急誰著,當下江蘇在市管縣方麵已經走到了極致形成了內部的巨大消耗,展現著地級市對縣級市的盤剝與掠奪,可就算如此,在環保風暴麵前,也還是不能改變弱肉強食的局麵。

還可以推測的是,就算是這4個項目倉促開工,弄出個豆腐渣工程甚至設租尋租鋃鐺入獄的結局,也是指日可待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