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百一十四 探討

(2023-09-04 03:50:06) 下一個

 

聽罷名師講宋詞,眾多學子苦研之。

圖書館裏人頭攢,《溫故園》中情益癡。

 

    在聽完名師夏承燾講授宋詞以後,溫故園小組同學們便聚集到一起學習宋詞,同時請來了助教徐端老師和吳明老師作為輔導。

    史維華拿了一本《唐宋名家詞選》,譚學珍帶了一本《宋詞選》,沈之求則拿來一部《詞林紀事》。

    小組會上大家進行了學習和討論。

吳明老師說:“宋朝詞人如群星燦爛,除了夏教授這裏介紹的柳永、李清照和蘇、辛之外,還有許多成績卓著,影響巨大的詞人。如宋朝的晏殊、歐陽修,雖受五代時《花間集》影響,但也有自己的創作風格。詞作比較清新婉麗。與此二人同期的還有張先、晏幾道。此二人的創作在承續“花間”的同時,已出現革新的苗頭。張先的詞宛轉曲麗,而且創作若幹慢詞,為其後長調的發展開了先河。晏幾道的創作,在藝術形式上,雖仍為“花間式”的令詞小調,但其‘寓以詩人之句法,清壯頓挫,能動搖人心’,他的《小山集序》,在思想內容上為宋詞的革新開了先例。因此可以說宋詞到了張先、晏幾道才真正完成了由唐五代入宋的過渡。”

    沈之求問:“吳老師,為什麽張先又稱張三影?”

    吳老師回答說:“在《漁隱叢話》中的’古今詩話’中說,有人問張先:人皆說你是張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張先說‘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柳徑無人,墮風絮無影。’此乃餘生平所得意也。這三句中的影,都是他在三首詞中的得意句子。故後人稱其為張三影。”

    徐端老師說:“此公善於寫影。除他自許的三句影之外,還有《木蘭花》中的‘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以及《清門引》中的‘那堪更被明月,隔牆送過秋千影’。皆寫得入神。”

    鬱琴說:“我很喜歡與蘇軾同時代的秦少遊的詞。像《八六子》中‘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剗盡還生……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裏柔情。……那堪片片飛花弄晚,蒙蒙殘雨籠晴。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這些句子寫得多好啊!情景交融,十分感人。”

    譚學珍說:“他的《鵲橋仙》也寫得美而動人。你看:‘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你看,多好啊!”

    徐端老師說:“秦少遊,江蘇高郵人。少豪俊,慷慨溢於文詞。舉進士,不中,讀兵家書,與已意合。在徐州見到了蘇軾,作黃樓賦,蘇軾以為有“屈宋”之才。勉其共取,登第後,調任定海主薄、蔡州教授。元祐初,經蘇軾推薦,為太學博士,兼國史院編修。紹聖初,牽連蘇黨,屢被貶,鬱鬱寡歡,故其詞多有淒清哀切之辭。如‘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毅甫讀之曰:‘秦少遊氣貌大不類平時,殆不久於世矣!’不久果病卒。他是在宋徽宗將他放還京師時,死於途中的。”

    “老師,為什麽稱周邦彥為宋詞的集大成者?”戈華中問。

    “周邦彥,字美成。浙江錢塘人。性格疏散,但博學百家之書。宋神宗時為太學生,哲宗時任國子監主薄。徽宗時入大晟府。美成精通音律,能自度曲。製樂府長短句,詞韻清蔚。在大晟府與諸詞人討論古音、審定古調、收集古今樂府,又增演慢曲、引近或移宮換羽,為三犯、四犯之曲,至此曲調完備矣!故後人稱其集大成者。當然他自己也創作了大量的洛神詞調。著作頗豐。”

    史維華說:“《唐宋名家詞選》中他的詞,晏幾道的詞,辛棄疾的詞選的最多,可見他影響之大,成就之高。”

    戈華中問:“南宋的陸遊算不算一位愛國詞人?”

    吳老師說:“陸遊與張亮、劉過都稱得上是愛國詞人。但陸遊主要成就在詩文上,他一生寫有上萬首詩。《示兒》那首絕句,就是愛國主義詩歌的代表作。他那首《訴衷情》:‘當年萬裏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就是一首愛國詞章。他和辛棄疾一樣,一生力主抗金,收複河山,但終為投降派所阻撓,壯誌難酬。死時八十五歲。”

    鬱琴說:“陳亮的《水調歌頭》‘不見南師久,謾說北群空。’和《念奴嬌·登多景樓》都是有名的愛國詞篇。都值得反複詠之。”

    史維華說:“南宋的薑白石也是影響巨大的詞人。請老師作些介紹。”

    吳老師對徐老師說:“徐老師,你對薑詞有深刻研究,你說說吧!”

    徐老師說:“薑白石名薑虁,字堯章,鄱陽人。因寓居吳興之武康,與白石洞天為鄰,故自號白石道人。他深諳音樂,曾著《大樂議》,欲正廟樂,常自度曲。範成大、楊萬裏等皆喜其詩文,故交往甚密。辛棄疾也深讚其長短句。但不得誌,終生貧困。卒葬西湖之西馬塍。周濟說:‘白石脫胎稼軒,變雄健為清剛,變馳驟為疏宕。’其代表作有《齊天樂·蟋蟀》‘庾郎先自吟愁賦’,《揚州慢·淮左名都》,《長亭怨慢·漸吹盡枝頭香絮》,《淡黃柳·空城曉角》等。”

    徐老師作了如上介紹。

    沈之求問:“老師,怎麽作詞?”

    吳明老師說:“詞,乃格律詩的變種。也講求平仄音韻。但和格律詩不同。詞有詞牌,每個詞牌就是一種曲調,它要求寫詞要嚴格按照詞譜進行。每隻詞牌有一定的句數,每句有一定的字數,每個字都有平仄規定。用仄聲韻還是平聲韻也有規定。所以寫詞又叫填詞。即按譜規定一字字,一句句地填寫進去。比寫詩更難些。有興趣的話,你們不妨試試。但要有詞譜,常用的有《白香詞譜》。還有龍榆生編的《唐宋詞格律》,都可作為初學參考。”

師生研討熱情高,縱論宋詞雲起潮。

興趣濃濃言不絕,天高氣爽鶴鳴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