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百一十三 夏承燾

(2023-09-04 03:49:21) 下一個

 

當今詞泰鬥,浙大夏承燾。

創作與教學,滿園香李桃。

 

    學校請得浙江大學教授夏承燾先生為中文係學生講學。聞此消息,中文係四個年級同學全參加了。

    史維華聽說,上課之前連忙查閱資料,得知夏承燾出生於1900年,字瞿禪,晚年改字瞿髯,別號謝鄰、夢栩生,室名月輪樓、天風閣、玉鄰堂、朝陽樓,浙江溫州人,一直致力於詞學研究和教學。

    先生於1930年至浙江大學任教,解放後為浙江大學中文係教授。

先生20歲以後,曾北遊冀西,西入長安,開闊視野,增加閱曆,寫了不少憂時憤世之作。30歲之後,把主要精力用於教學和詞的研究上,其主要詞論著作有《唐宋詞人年譜》、《唐宋詞論叢》、《薑白石詞編年箋校》等。他還創作了大量詩詞,其代表作為《夏承燾詞集》、《天風閣詩集》。如抗戰時的詩曰:

“ 鐵弩江山付劫灰,尚餘一塔鎮潮回。

       山僧不掛滄桑眼,獨立斜陽數雁來。”《六和塔》

    詞如《虞美人》:

    “不辭身作垂揚樹,吹起漫天絮。溪頭桃杏十分紅,自貪結子莫怨五更風。年年歲歲飄飛處,春淚多於雨。彈他一滴落枝頭,好共江淮河漢向東流。”

    夏先生說:“古詩到唐朝形成了高峰,詞到宋朝成為高峰,兩座高峰雄立華夏,各領風騷,各有千秋。”

    “詞到宋朝所以能成其大氣候,與時代有密切關係。宋朝經濟發達,文化興旺,城市繁榮,商業茂盛。文人雅士,歌伎舞女,充斥街巷。於是歌唱的詞便應運而生。據搜索考查宋詞有2萬餘首,作者有1400餘人。

    “宋詞按風格分有婉約和豪放兩派。前者以柳永、李清照為代表,後者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若從時代分,則有北宋、南宋之異。

    “北宋主要作家,前期有晏殊、張先、晏幾道、歐陽修。他們承襲了五代花間餘韻。中期則有柳永、蘇軾、秦觀、賀鑄等人。其中柳永、蘇軾成就最大。後期的周幫彥在藝術創作上則是集大成者。

    “晏殊、歐陽修是當時政壇上、文壇上的顯要人物,官大名氣大,影響大。但他們作品多是歌頌升平之作,多帶富貴氣。柳永卻是官場失意,流連坊曲的落拓文人。據說死時還是歌女們湊錢將其安葬的。聽說武夷山還有他的衣冠塚。實際上他等於是當時歌伎界的沒有正名的班頭。也許正因如此,他才有機會深入底層,接觸社會,寫出許多有血有肉,為平民百姓所喜歡的歌詞。據說當時凡有井水處,都有歌唱柳詞者。著名的有《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以及《雨霖鈴》:‘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更與何人說?’

  “蘇軾登上詞壇,則進行了大的變革,擴大了詞的抒寫範圍,由婉麗轉為豪放。最有代表性的則是《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以及《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等篇章。

   “ 詞到南宋又有一變,因有內憂外患,有一批愛國之士,便寫下了許多壯懷激烈,或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詞章。

    “李清照乃章丘(今山東濟南)人,原為官家之女,其父李格非也是北宋名人。其夫趙明誠也是飽學之士,本是富豪之家,又有美滿的婚姻。不料金人入侵,靖康之亂,二帝北虜,中原淪陷。流寓南方,境遇孤苦。不久丈夫又病死。由於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她前後作品也大有區別。她是宋朝一代頂尖才女。她前期的詞多是婉麗而快樂,後期則哀婉淒涼。代表作前期有《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驚起一灘鷗鷺。’《一剪梅》‘紅藕香殘……卻上心頭。’。南渡後最為有名的則是《聲聲慢》‘尋尋覓覓……,怎一個愁字了得?’開頭便用十四個淒清的疊字,營造出一個淒冷的境界。實是藝術高手。

   “ 在南宋的愛國詞人中,辛棄疾是傑出代表。他是山東曆城人,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中年後別號稼軒。生於公元1140年,死於1207年,曆仕四個朝代,但均未得誌,不能一展北伐之誌。死時68歲。

    “辛棄疾文武全才。少年時曾具強烈的愛國意識,曾兩度北走燕京,刺探金人虛實。金人南侵之際,時年22歲的辛棄疾,集合2000之眾,加入山東耿京義軍之中。後受耿京之命,南渡聯係宋王朝。回來時聽說耿京為叛徒所殺,便率隨從數十人,突入軍中斬殺叛徒後,率眾南歸。此事即可見其神勇。在南宋因常受投降派掣肘,長期不得誌。他上過《美芹十論》、《九議》等奏章,力求抗金收複失地。但均被朝廷拒絕。無奈他隻能把一腔報國之情寄於詩詞之中。這些作品包涵深摯豪邁的感情,沉鬱雄麗的意境。縱橫奇肆的變化,自由而奇麗的藝術手法。

    “彭孫遹曰:‘稼軒之詞,胸有萬卷,筆無點塵,激昂排宕,不可一世。’

    “周濟說:‘稼軒不平之鳴,隨處輒發,有英雄語,無學問語,故往往鋒穎太露。然其才情富豔,思力果銳,南北兩朝,實無其匹。’

    “王國維說:‘幼安之佳處,在有性情,有境界,即以氣象論,亦有“橫素波、幹青雲”之概。’

    “辛詞一有強烈深深的愛國感情。如《水龍吟》‘渡江天馬南來,……。’《菩薩蠻》‘鬱孤台下清江水,……。’《鷓鴣天》‘……今古恨,幾千般,……!’二有豐富多樣的藝術風格。辛詞的藝術主要特點是豪放,但又蘊藉含蓄。沈鬱、明快、激勵、嫵媚、兼而有之。如《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斜陽正…’。《賀新郎》‘綠樹聽鵜……,醉明月。’辛詞中也有溫柔婉約之作。如《清平樂》‘茅簷低小……剝蓮蓬。’《西江月》‘別枝驚鵲,……,路轉溪橋忽見。’    三有廣泛的內容,解放的形式。辛詞內容很廣,形式也自由多樣。他把詩、詞、散文熔於一爐。如進退存亡的《踏莎行》全用四書五經語。如《沁園春》‘杯汝來前!……。’簡直就是優美散文。”

    最後夏先生用傳統朗誦方式,吟誦了《清平樂》“茅簷低小……”和《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

    講授在暴風雨般的掌聲中結束。中文係劉主任及教師們由始至終與學生們一同聆聽。

滔滔言不絕,傾倒眾師生。

傳授新知識,提升閱讀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