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百零三 返校途中

(2023-08-30 12:12:47) 下一個

 

北固山前碧水流,隔江遙望是揚州。

千舟競發之何地,海闊天高任自由。

 

    返校之日,按預先約定,史維華與喬貴灃在縣城碰頭,而後一齊坐船到了鎮江。下船後,譚學珍正在碼頭等著他們。見麵後,便帶著他們兩人遊覽鎮江主要景點北固山和金山寺。

    他們三人先上了北固山。

    北固山位於金山和焦山之間,海拔僅55.2米,但有京口第一山之稱。

    北固山雖然不高,但雄踞江邊,下臨江水,懸崖絕壁,山石嵯峨,風搖林木,水激懸崖,有驚濤駭浪之險。若在此架上大炮,封鎖長江,無舟可行。

    譚學珍作為鎮江人,她介紹說:“這裏有許多關於三國時的故事。據說劉備招親就是在此山的甘露寺。這裏的二十一間長廊,相傳是吳國太相親時,孫權藏刀斧手的地方。北固亭又名‘祭江亭’,是孫夫人誤以為丈夫已死,投江殉情之處。”

    “不過,《三國誌》和《三國演義》都沒有寫孫夫人殉情投江啊!”喬貴灃說。

    維華說:“這都是民間傳說,有真有假,不可全信,也不可全部否定。若無這些文化傳說,這山這景這水也就不能吸引人了。”

    譚學珍作為向導繼續介紹說:“這北固樓是仿宋建築,樓頂覆蓋琉璃筒瓦,巍峨壯麗,典雅莊重。登高望遠,向西能見金山,向東可望焦山。多景樓始建於唐代,為兩層建築,回廊四通,麵麵皆景。有北宋米芾所書‘多景樓’詩。據說這裏的‘天下第一江山’的石碑還是南北朝時梁武帝寫的。”

“辛棄疾的詞《南鄉子·望京口北固亭有懷》,看來也是在這裏寫的了。”史維華說。

喬貴灃聽了,立即朗誦起這首詞: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譚學診說:“登北固山,麵對大江朗讀這首詞,懷古追昔,更見詩人之感慨萬千了。”

    遊覽完北固山,譚學珍又帶領史維華和喬貴灃去遊金山。

    譚學珍介紹說:“金山寺位於鎮江西北角江邊的金山上。始建於東晉。高四十四米,周圍五百二十米,金山寺依山就勢,山與寺融為一體。”

    他們從山下登上了山頂,寺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藏經樓,方丈室等建築。

    金山寺自創建以來,經曆數次修葺,古跡甚多。其中主要有慈壽塔、法海洞、妙音台。他們幾個人仔細遊覽了一遍。據說蘇軾曾多次遊金山,與和尚們交往甚密,至今他的玉帶還保留在金山寺,成為鎮山之寶。妙音台邊的圍牆上還刻有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金山位於江邊,江水大時則位於水中央。故有白娘子水漫金山,梁紅玉擂鼓戰金山之說。

    喬貴灃說:“我們去看看法海洞吧,讀了魯迅的《論雷峰塔的倒掉》,怪有意思。看看法海怎麽躲到洞裏去的。”

    法海洞不大,在水邊的山腳下,裏麵又黑又潮,不知那個和尚是怎麽躲進去的。按魯迅說法,最後沒法,又躲到螃蟹殼裏去了。遊覽至此,史維華隨口占一律:

金山登古寺,慈壽塔雲旁。萬裏吳天闊,千年碧水長。

槌揚軍鼓震,劍指白波揚。春不江南老,秋來草亦芳。

    遊完鎮江兩處景點,史維華和喬貴灃便向譚學珍告別,連說幾聲“謝謝”,便一同去往南京。史維華還想順便去南京看看這個六朝古都。他認為遊覽古跡,對文史學生特別重要。

    南京師範學院的校園很美,裏麵還有座小山,更增添了校園的壯麗。

    飯後,喬貴灃便帶著史維華去遊明孝陵。陵墓已經荒蕪,但墓前的幾個石人石馬,還僵硬的站立在那裏。廟堂的牆壁上掛有一張朱元璋的畫像,臉上還有幾行麻子。傳說這麻子與眾不同,看上去橫豎成行。這也是天子與凡人不同的地方,連出麻疹也很特別。

    喬貴灃說:“聽人講,朱元璋死了,從四個城門一齊出棺。讓人們不知道哪個是真的。”

    “這個是真的嗎?”史維華問。

    “據人考證說是真的,我也不知道。不過人們還是不知道他的墓穴在什麽地方。真是: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接著他們又去拜謁了中山陵,對這位革命先驅,國共兩黨都很尊重。老實說,若先生不死,國共也不會分裂,鬥爭幾十年。也許中國早富強起來了。

    看完中山陵,又去了棲霞山寧國寺。寺中有一無梁殿,全是磚石結構,一麵牆上,刻滿了北伐和抗戰時國民黨犧牲的烈士名單。這倒是值得紀念的地方。

下午他們去了雨花台,憑吊英烈。這裏是蔣介石屠殺共產黨人的地方。每寸土地都有幾滴烈土的鮮血。人們說雨花石上的斑點就是英烈們的鮮血染成的。

史維華觀罷隨口占一絕:“雨花台上鬱蒼蒼,烈士英風萬古揚。血入山胸培勁木,名留後世訓兒郎。”

    第二天,史維華帶著喬貴灃去看望翟大姑家二姐。他們家夫妻兩個都在電機廠工作,住在八寶東街。七問八問才找到地方。二姐多年沒有回家,已經不大認識維華了。敘說一番,才都回憶起來當年情景。維華向二姐家介紹了喬貴灃,就算熟識了。在二姐家吃完午飯,下午回南師,路過六朝故宮,本想進去參觀一番,但是門關得很緊。隻能從門縫往裏瞧了一眼,裏麵已經陳舊不堪,無昔日繁華景像了。

六朝脂粉付東流,多少王宮暗鎖羞。

拜佛求仙梁武帝,而今可在碧空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