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十八 婚禮

(2023-08-27 12:12:20) 下一個

 

同窗結伉儷,賀喜赴張灣。

學友相談笑,婚房滿俊顏。

 

    史維華回家第三天,接到高中同學吳敬東的結婚請柬。

    吳敬東的家在張莊,離史維華家有一裏之遙。在沈黃小學就是同學,隻是比維華高一級,到了縣高中又是同學,又比維華高一級,考大學當然又比維華早一年。他們雖不是一個大隊,但距離不遠,戰爭年代屬於一個鄉。現在,吳敬東在南京省教育學院上學,與史維華雖不在同一個城市,同一個高校,但畢竟是同鄉同學,所以向來關係不錯。他要結婚了,自然要邀請一些老同學老朋友熱鬧熱鬧。維華自然也高興地接受邀請。

    吳敬東的戀人是他小學的同班同學程桂芝,這自然也是維華的同學。所以他無論如何也要去賀禧。

    同時被邀請的還有同鄉同學史誌良,他是吳敬東小學同班同學。現在縣印刷廠工作。另一個被邀請的是史仰荃,他上學比較晚,現在也在縣印刷廠工作。他的哥哥史仰蓬和吳敬東是小學同學。他們之間還有一層親戚關係。

    這幾個人平時都有來往,全都熟門熟道。

    史維華考慮,老同學結婚送什麽好?禮錢是必須的,但還須送點別的。不能太單調,衣飾,不合時宜。那就送部《毛選》。都是文化人,還應該送點高雅的。他想來想去,何不送幅中堂,再配上一副對聯,豈不雅致。

    中堂好辦,寫個大“囍”字。

    對聯則需斟酌一番,他想了半天,便擬出上下聯。上聯為:

珠聯璧合鳴鸞鳳,

    下聯為:

燕舞鶯歌頌黨恩。

    上聯重點祝一雙新人,願其夫唱婦隨;下聯重點是讚揚新社會,不忘黨恩。他們都是貧下中農出身,不是共產黨解放了勞苦大眾,他們如何能夠上學,如何有機會喜結良緣。故得感謝黨,祝頌新社會。

    計劃好以後,史維華便買了幾張大紅紙,本想自己書寫,但試了幾筆以後,很不滿意。便去請維新大哥。大哥問明情況,便說:“你最好自己寫。”

    維華說:“大哥,我還是上小學時練了幾天毛筆字,後來上初中、高中時再沒有練過。字太差了,拿不出手。”

    “聽說你們將來可能分配當老師。如果當老師,字很重要。這是門麵,所謂出馬一條槍,一亮相,人家便知道你這位老師如何。一出手,人家便知道你的底蘊。所以一定要好好練字。”大哥耐心地開導他。

    “大哥,我知道了。近來,我在學校已經開始重新練習毛筆字,還特地去拜訪了蘇州著名書法家蔣吟秋先生,向他請教。隻是字非一日之工,現在才重新起步。所以這幅中堂和對聯還得勞累大哥代小弟完成。”維華懇切地說。

史維新聽了小弟一番話,便答應代其書寫。

先用鬥筆寫了一個大大的“囍”字,而後改用大長鋒書寫對聯。

    上聯右上部寫了:祝賀吳敬東、程桂芝同學新婚之禧,下聯左下方署上:學弟史維華敬賀。

    大哥的字是柳體,鋼筋鐵骨,雄健有力。在全大隊都首屈一指。不愧是當過塾師的人。

    史維華不僅觀看了大哥書寫時的運筆方法,而且學會了如何題款。

    吳敬東、程桂芝兩人結婚,本來商議采取新式結婚方法,開個會,散散糖果,再出去旅遊一圈,但家中老人不同意,強調“婚姻是人一生中的大事,不能草率,必須慎重操辦。”

    吳敬東老家本不在張莊,是在吳渡。因為他的大舅、大舅媽沒有兒女,小時候父母便把他送給舅舅、舅媽撫養,名義上也就成舅舅的兒子了。所以老人的意見,他們也不便拒絕。隻是拒絕了坐花轎,和請吹鼓手,吳敬東認為那樣做,有些招搖過市,讓人們圍看,太俗太難為情。這個意見,舅舅和舅媽也就同意了。

    結婚那天,吳敬東雇了一輛黃包車,請了幾個青年到程桂芝家把新人接上了車,抬了箱子、櫃子便到了張莊。這也算是新式的了。

    不過,送房之類的儀式還得保存,否則就不成其為婚禮了。

喜事那天,史維華便帶著準備好的禮物前去賀喜。到了吳敬東家一看,史仰荃、史誌良早已到了,正在幫忙張羅婚事,準備接待新娘,見史維華來了,都忙過來握手。維華旋即將紅寶書《毛選》和紅中堂及對聯交於吳敬東。敬東接過,展開一看,大喜過望。忙說:“太好了,太好了!”

隨即請誌良、仰荃二人幫著將中堂、喜聯掛到堂屋正廳上。霎時滿壁生輝,增加了無限的喜氣。正是:

春風穿堂過,

喜氣向東來。

    喜聯剛掛好,新娘便已接到門前。隻聽門前嗶嗶叭叭地放起了鞭炮。莊上的孩子們一起擁了過來,都想爭看新娘。

    新娘從黃包車上走了下來,送親的是新娘的堂妹程桂芹,也是吳敬東、史誌良、史維華小學的同學。因是熟人,互相打了招呼。

    史維華對程桂芹說:“無巧不成書,沒想到你和新娘原是堂姐妹。”

    史誌良笑著說:“張莊是塊斜地,說湊巧就湊巧。”

    程桂芝說:“史誌良,你的油話又上來了。”

    “住嘴,不要講話,你犯規矩了。沒有送過房,沒有吃過交杯酒,新娘不準說話,不準吃飯,不準開口笑,你怎麽忍不住,忘了?”史誌良連忙嘲笑說。

    程桂芹聽了忙說:“都什麽時代了,你還老封建!”

    “這不叫封建,叫規矩!”史誌良說。

    史仰荃說:“新娘既然已經來了,我們就先送房,後吃飯。”

    “不行,按規矩是晚飯後送房。”史誌良連忙阻止。

    “不行,等到晚上,我姐都餓壞了,憋壞了。就是現在舉行婚禮。下午,我還回家呢!”

    “回什麽家,晚上你就住在這裏。”史誌良說。

    “胡說八道,豈有此理!”程桂芹說。

    “ 古代陪嫁丫環都是這樣。”史誌良說。

    “胡扯八拉,我是陪嫁丫環嗎?越說越不像話。”說著,程桂芹便給了史誌良一拳頭。史誌良笑著躲開了。

    經商量,就在上午送房。立即安排行禮。

    史維華首先說了兩句喜話:“戀愛心已合,結婚情更濃。祥雲繞屋宇,喜氣滿門中。”

史誌良接著說:“本是林中鳥,早已配成雙。今日到婆家,心裏樂開花。”

程桂芝聽了,想張口說誌良幾句,忽又停下來了。

    而後史仰荃主持,讓新娘新郎拜天地,拜高堂,夫妻互拜,喝交杯酒。

    史誌良說:“好了,你們上窩吧!可以說話了,自由了!”

    站在門口看熱鬧的孩子們覺得太簡單了,也沒有鬧新房。便拿了喜糖紛紛地離去。      

流風改變難,秋菊夾香蘭。

今日成鸞鳳,明朝看牡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