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十九 相聚

(2023-06-09 04:21:34) 下一個

 

人到老時思故土,鳥飛千裏仍回巢。

劫波渡盡情猶在,兄弟根連葉不凋。

 

史祝雄退休以後,閑著無事,忽然思念起老家了。便與老伴胡菱商量,帶小孫子學波回鄉探親。

胡菱說:“老輩們都不在了,回去沒人疼了,還去幹什麽?”

祝雄說:“老輩雖不在,兄弟情亦深。而且還有眾多子侄,我經常想念他們呢!何況老根在那裏,俗話說,骨頭斷了,還連著筋呢!”

胡菱見他很動感情,便同意說:“那我們就準備一下吧,路途遙遠,又帶著孫子,去了,也得過上六、七天才能回來。”

這幾年國家發展很快,從南京到淮陰的公路也暢通了,由淮陰到淮泗縣城也有自己的班車了。胡菱問:“我們回去是坐船還是坐車?”

祝雄說:“我想還是坐車好,速度快。”

“坐車得彎路,而且比坐船多花錢。”胡菱算了一下,三口人要多花不少錢。

祝雄說:“路程是遠了點,但比船快得多。路費是多了一點,但不需要在縣城住宿,可以省下三個人的住宿費。”

胡菱又算了一下,覺得還是祝雄算得對,便同意了。

祝雄家還住在蔣壩附近,他們夫妻兩人帶著孫子從蔣壩上車,經過淮安,望見鎮淮樓,學波驚奇地問:“奶奶,那又高又大的房子是什麽啊?”

“那叫鎮淮樓。”胡菱回答。

“哪是幹什麽用的啊?”小孩子就喜歡刨根問底。

“那是用來鎮淮河水的,不讓它泛濫成災,禍害老百姓。”胡菱解釋說。

“這大房子能鎮住淮河嗎?”學波不大相信。因為他見過洪澤湖那浩大的水,也見過淮河那奔騰的水,房子怎麽能鎮住?

祝雄說:“靠它當然鎮不住。它隻是表示人們的願望罷了。”

“要是發大水,鎮不住怎麽辦?”學波擔心了。

“你問奶奶,看怎麽辦?”祝雄仍讓胡菱去解釋。

胡菱回答說:“有辦法。你爺爺,你爸爸前幾年不是在治理淮河嗎?不是在築堤築壩,建造水庫嗎?搞了好幾年哩!”

“治好了嗎?”孫子還想知道結果。

“當然治好了!隻要共產黨出手,沒有搞不好的事情。”祝雄驕傲地說。

學波終於放心了,不問了。

祝雄他們爺孫三個,直到下午兩時多才到了縣城。又等了半小時,才轉車到了榴集。榴集離老家還有六裏路,又走了一小時才到了史莊老家。

祝本正在院中低頭鋸木頭,祝雄走到跟前說:“兄弟,這麽大年紀了,還幹得動木匠活嗎?”

祝本見麵前有人和他說話,忙停下鋸子,抬起頭來,仔細一看,大聲叫:“啊呀!這不是大哥嗎?你可回來了,想死我們了。”兩兄弟隻顧抱著搖晃。

胡菱站在門口說:“兄弟,這裏還有大嫂哩!”

祝本一聽,轉頭一看,見大嫂手提包裹正站在大門口,忙放開大哥,跑到門口把大嫂接進門來,連忙說:“對不起,對不起,請大嫂莫怪。好嫂子,終於把你盼來了!”

說著,他又連忙向屋裏喊:“薑大姐,大哥大嫂來了,快出來啊!”

薑大姐聞聲走出屋子,見是祝雄兩口回來了,忙跑上來拉住大嫂的手,問:“你們是什麽風刮來的啊?”

大嫂說:“我們是坐著東南風回來的。”

學波站在胡菱背後,見大人們又擁抱,又握手,又說話,他急了,大聲說:“還有我哩!”

眾人一低頭,見胡菱背後還站著一個小孩,忙問:“這是哪家的孩子?”

胡菱還未回答,小學波就說了:“我是祝雄爺爺,胡菱奶奶的孫子。連我都不認識,算什麽親戚啊?”

小學波的話先使人吃一驚,接著大家又哈哈大笑起來。祝本連忙彎腰把學波抱了起來,親了親,說:“好個聰明的孩子,都怪我們,對不起,消消氣。”說完又往學波臉上親了兩口。

學波連忙把祝本的嘴推開說:“不要了,不要了,你的胡子太紮人了!”

孩子一叫,祝本才想起自己半個月沒有刮胡子了,不好意思,忙把他放下。

薑大姐又連忙把孩子拉到自己身邊說:“來,到奶奶這裏來,不理那個大胡子。”

學波在薑大姐耳邊說:“告訴你,我奶奶剛才說錯了,我們是坐汽車來的,不是坐東南風來的。”

大家一聽又笑了起來,覺得這個孩子太聰明了。大人們說話他都聽了,還有自己的看法。祝本問:“大哥,你這孫子幾歲了?”

祝雄說:“6歲了”。

小學波又糾正說:“爺爺你又說錯了,到六歲我還差兩個月哩!”

祝本說:“到六歲就讓他上學,這孩子聰明透頂,一定讓他好好讀書,將來一定會成為大人才。”

聽說大哥大嫂來了,左右幾家人都過來了,把祝本家的院子擠得滿滿的。小學波問祝雄說:“老家怎麽會有這麽多人啊?”

祝雄說:“老弟兄多,好幾代人,能不多嗎?”

親人見麵話語多,不絕滔滔似江河。

句句盡皆溫暖話,枝頭喜鵲唱讚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