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十六 申請書

(2023-06-02 03:31:40) 下一個

 

本是貧家子,如今苦讀書。

老師明道路,指引畫宏圖。

 

史維華一心一意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學習上,在政治上沒有明確要求,到了初中三年級了,還沒有入團。班主任找他談話說:“人,是帶有社會屬性的,往往隸屬於各個社會團體,參加各樣社會活動。你家庭政治條件很好,為什麽到現在還沒有參加共青團?聽說你在讀書上很認真,很能吃苦。但是光埋頭讀書不行,還得明確方向,看清道路。”

維華說:“老師,我知道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新中國我們也沒有錢讀書。因此,我想抓住這個好機會,好好學習,多讀一點書。其他的事我沒有多想,也沒有興趣,隻想一心一意讀書。”

朱老師說:“你的想法是對的,學生就應該以學為主,在學校多讀一些書,好好充實自己。但是這和積極要求進步,參加一些必要的政治活動是不相矛盾的,甚至可以給你以更大的學習動力。而且有了明確的努力方向,遠大的行動目標,就會有更大的進步。杜甫說:‘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史維華聽了老師的話,忽然覺得心頭一亮,茅塞頓開。他連連點頭,表示完全接受老師的觀點。以前,他光是熱愛讀書,極力向書堆裏鑽。但為什麽讀書,讀書以後幹什麽,他都沒有想過。孔子說過“學而優則仕”,但他從未想過要做官。古人又說“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對此他更未想過,況且皇帝早和他的王朝一齊被推翻了。相反他卻對陶淵明的生活態度很感興趣,經常和“老古人”談論陶公的詩文。現在聽班主任這麽一說,覺得很有道理。走路要看清方向,奮鬥要有個目標。

維華開了竅,想入團,但又不知怎麽入法,便去找已經是團員的喬貴灃,說明自己的想法。喬貴灃一聽很高興,說:“你早該這麽想了。”

而後告訴他入團程序:先寫申請書,找入團介紹人,經過團支部討論,再報校團委審查研究,批準後才能成為真正的共青團員。

史維華說:“原來是這樣複雜啊!我還以為對誰說一聲就行了。”

喬貴灃說:“你真是個書呆子,什麽都不知道。共青團是黨的外圍組織,有很強的政治性,不是隨便參加的,要有條件的。”

“哎喲,我還不知夠不夠條件呢!我看還是算了吧,況且我也不知道申請書該怎麽寫。”

喬貴灃說:“你看,又打退堂鼓了。還未上陣,就要逃跑。這叫信仰不堅定,決心不夠大。我知道,家庭出身,社會條件,你都符合。申請書不會寫,我來幫你寫。”

史維華說:“我還是自己寫的好。自己事,自己辦。你隻要告訴我寫什麽,怎麽寫就行了。”

按照喬貴灃的指點,史維華寫好了入團申請書。不放心,他又讓喬貴灃審查一遍,覺得沒有什麽問題,便交給班級團支部書記。班上同學聽說史維華寫了入團申請書,都感到奇怪。郭琴說:“好事,好事,書迷終於不迷了,知道關心政治了。”

朱寶玉說:“書迷入什麽團啊!我看他最好和老古人學學陶淵明‘悠然望南山”去。”

蔣蘭聽了,不以為然地說:“你這看法不對,小史這個人不錯,愛讀書,肯鑽研。隻是不愛說話,這也不算大毛病。他還會寫古詩,你會嗎?全校學生中大概也隻有他和老古人兩人會。要看到人家長處,不要拿自己的標準衡量別人。”

朱寶玉沒有想到自己諷刺書迷幾句,卻被蔣蘭批評一頓,而且找不出反駁的漏洞。可惜蔣蘭的評價,史維華也不知道,否則也該道聲“謝謝”。

教化學的陶老師在講化學反應時,講到化學分子的結構,講到分解與化合,講到物質中活性分子和惰性分子的區別。活性分子容易化合,惰性分子結合就難。於是有同學閑得無聊,便把班上同學分成三部分:活性的,惰性的,中性的。可以想見,書迷和老古人肯定被分在惰性當中。令人想不到的還有兩個女同學也被他們分到這組來了。一個姓李的女同學,很少與同學說笑,見人鬧著玩,自己便站在一旁觀看著,不說也不笑,儼然是個局外人。還有一個姓王的女同學,除了上課、看書、寫作業,不知道什麽叫娛樂,什麽叫玩耍,在一個班級讀了將近三年書,還沒有完全記住班上同學的姓名。

譚為榮說:“我擔心李王兩位小姐,將來連婆家都難找!”

喬貴灃說:“你的嘴又發癢了,她們聽了,會罵得你翻白眼。”

“我不相信這兩位會罵人,她們找不到罵人的詞。”譚為榮似乎可以放心大膽的議論她們。

班級中活躍分子,自然少不了譚為榮、朱寶玉、皮小祥這幾個。至於女同學中最膽大,最活潑的自然是丁主任的女兒丁小蘭,男女同學中除了書迷和老古人外,她都敢與說笑,有個別男同學被她搞得神魂顛倒,而她自己卻若無其事。

少年多幻想,性格不相同。

活潑與嫻靜,寒溫皆可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