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十二 村事

(2023-06-15 05:49:29) 下一個

 

百計千方求發展,工農生產運籌忙。

黨群一起扶貧弱,定使人民保健康。

 

為了進一步增加糧食產量,運河南水源充足的地方擴大了水稻種植麵積,18個公社共增加了9萬畝。一畝水稻的產量是一畝玉米產量的兩倍,一畝麥子的三倍。

祝安所在的六塘河以北地方,因缺水,卻無法旱改水。況且人均土地又少,每人隻有一畝多地,雖然一年種了兩季,但因缺水缺肥,產量不高。因此老百姓吃糧嚴重不足,這是對鄉村幹部的巨大壓力。祝安常為百姓吃穿疲於奔命,他到區政府說明困難,到縣政府請求發放一些返銷糧。

祝善的大兒媳婦和大兒子維商在七年當中相繼去世,留下一雙兒女,一個十歲,一個六歲,祝善年紀又大,也無力撫養。

祝安見此情況,便對大隊主任史欽航和會計史維憲說:“你們和史莊生產隊商量一下,如何救助維商家的兩個孩子,讓他們有住的地方,有吃的東西,有穿的衣服。”

史欽航說:“新社會了,共產黨領導,絕不能讓孤寡老幼挨饑受寒。薑延庚我們包養了,這兩個孩子也得撫養起來,我們和生產隊長商量,大隊和小隊共同負責,解決他們的困難。我馬上找維桑來商量此事。”

大隊和生產隊商量以後,決定給兩個孩子重建兩間新房,吃糧由生產隊按人均口糧撥給,柴火也由生產隊供給。兩個孩子幼小,不能參加生產隊勞動,均按五保戶標準分配。男孩正在上小學,要保證他讀完中學。史欽航說:“維桑,蓋房你們生產隊有困難的話,我們大隊給你調撥一些材料和人力。”

維桑說:“不需要,麥草我們有,木料各家湊一點就夠了,勞動力也沒問題。”

祝安聽說生產隊準備給兩個孩子蓋新房,便對維桑說:“這樣辦好,他們家原來的房子漏雨,牆也不保險,住在裏麵不安全,有個新房就放心了。他們舊房子的木料,有的還可以用,缺少的就從我家拿。房子最好蓋在我們房子的邊上,早晚也好照顧,孩子也不怕。”

維桑說:“這樣更好,大家都放心,孩子也安心。再不然讓善大伯和孩子住在一起,爺孫三個還可以互相照顧。”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淮泗縣所以貧窮落後和工農業不發達有關係。解放後,這些年雖然不斷興修水利,無奈土壤貧瘠,肥料不足,管理不善,產量仍然提不起來。雖說種了棉花、金針菜、油菜籽等一些經濟作物,但規模不大,產量也不高。況且經濟作物擠占了一部分土地,糧食產量又下來了,顧了頭又顧不了腳。工業方麵原是一窮二白,解放後辦了一些廠,但規模不大,質量、產量都不高,收入也不怎麽樣。現在縣裏雖然有些宏偉計劃,但缺乏資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還是停留在紙上談兵。

薑二舅年紀大了,視力不行,行走也不大方便,再讓他鍘草喂牛已是力不從心了。生產隊決定不讓他幹了,另換專人負責。

二舅說:“我還能幹幾年哩,不能光吃閑飯,不幹事啊!”

維桑說:“二舅,你年齡大了,有些活也幹不動了,還是換個人幹吧,你就享享清福吧!”

“我是個老共產黨員,活一天,就得為生產隊出一點力。總不能坐在那裏,讓全隊人養著一個糟老頭。”二舅仍堅持要幹下去。

“你隻管看社房,看倉庫,出個眼就行了,這也是工作,不是吃閑飯。喂牛這事就交給別人吧。”維桑說。

“你打算叫誰幹啊?牛是集體的大夥計,喂不好,幹不了活不行。”二舅不放心把這重要事情交給別人。

維桑說:“我們商量了,打算把這個工作交給大結巴維鬆。”

“他行嗎?那是個怕出力氣的人,不要讓他把牛喂瘦了。”二舅聽了不放心。

維桑說:“他雖然怕出力,但對集體還是關心的。這活又不重,隻要認真負責就行了。而且我覺得這個人還有個優點,就是不怕髒,正好和豬牛打交道。至於鍘草,到時侯再派兩個人給他幫忙就行了。”

經維桑這麽一說,二舅也就放心了。

維桑是個活躍的人,工作也有熱情,也有能力,就是性子急,有時會和社員吵起來。所以祝安告誡他:“遇事要冷靜,大事要和隊委們商量著幹,要多聽群眾意見。集體的事,還得靠大家幹。一個人即使是條龍,也包不了天下事。”

維桑說:“小爺,你放心,你的話我記住了。我會改掉自己的臭脾氣的。”

中蘇論戰愈演愈烈,連鄉村老百姓也議論起來。

維桑母親二大娘說:“過去和蘇聯那麽親熱,一口一個老大哥喊著,連維華那樣的小孩子胸口都要戴著中蘇友好的牌子,現在說變臉就變臉了。就像小孩子一樣,玩著玩著就吵起來了,打起來了。說不定哪一天,吵著吵著又好了,又玩到一起了。”

維桑說:“媽,你不要瞎議論了。你不懂,這是國家大事,他想欺負我們,逼迫我們,能不吵嗎?”

維業說:“二娘,你不知道,我們現在吃不飽飯和蘇聯有關係。我們國家鬧災荒,他們卻趁機向我們逼債,搞得我們雪上加霜,你說缺不缺德?我們國家大部分肥豬、綿羊、雞蛋都被蘇聯弄去了。你說能不吵,能不罵嗎?”

二大娘說:“這就不像老大哥了,兄弟之間哪裏能這麽使壞呢?該吵,該爭,不過千萬不要打起來,一打仗,大人小孩都遭殃。”

維華母親在一旁聽了,也歎息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百紅。親兄弟之間,還會經常吵嘴磨牙呢!今天因為我的一隻雞,吃了你家的菜了;明天又因為你家一隻羊,啃了我家的樹皮,於是吵起來了,打起來了。”

“吵歸吵,千萬不要打起來。一打仗,大人小孩都遭殃。”二大娘擔心起來了。

小娘說:“我想不會吧!不過,處理不好,也難說……”

維桑越聽越有些別扭,開始談的是國家事,現在怎麽變成談家事了,在小娘講到“也難說”的時侯,他便拉著維業幹活去了。

中蘇大論戰,百姓也閑談。

大小國家事,村民議二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