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百二十五 支前

(2023-05-12 10:51:49) 下一個

 

人民大反攻,老蔣已途窮。

丟了東三省,兩淮又落空。

淮海戰役從1948年11月6日開始,東起海州(連雲港),西至商丘,北起臨城(今棗莊市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方圓幾百公裏。國共雙方動用兵力100多萬,民工200多萬。

史欽航帶著一百多輛運輸獨輪車,和三十副搶救傷員的擔架,浩浩蕩蕩地開往徐州方向。沿途隻見一隊隊解放軍,一匹匹戰馬拉著大炮,一輛輛裝甲車載著戰士向前線急行,沿途塵土飛揚,人聲鼎沸。

史欽航的運輸隊、擔架隊則緊跟其後。軍隊駐下,他們則駐下,軍隊前行,他們則前行,如影隨形。越往前走,見到的軍隊和運輸車隊就越多。過了宿遷,便已聽到徐州方向炮聲隆隆,但不知道是誰打的。

史維業所在的縣獨立團,跟隨二支隊向邳州方向進發。他們從沭陽渡過沂河,經過陰平直向西北。沿途見華野大部隊潮水似的向邳州湧去。等他們到了邳州,得知黃伯韜軍團十幾萬人已被粟裕指揮的華野部隊緊緊包圍在碾莊地區,進退不得。

縣獨立團聞訊,日夜兼程,向碾莊馳奔,想參加圍黃戰鬥。但還沒有到達目的地,前方便傳來捷報,說碾莊之敵已被全殲,兵團司令黃伯韜被擊斃。獨立團戰士聞聽既高興又沮喪,高興的是一次殲滅了國民黨十幾萬人的兵團,沮喪的是未能來得及參加戰鬥。

史維業說:“運氣真不好,一筷子菜也沒有吃到。”

野戰軍首長安排縣大隊、獨立團等部隊清理戰場,看守俘虜,安撫百姓,主力部隊則馬不停蹄繼續向徐州攻擊。

史維業幾個戰士帶著幾個民工,把部隊作戰時借用老百姓的門板償還老百姓。他們走到一戶農家,剛要進門,卻被主人伸手攔住,說:“請你們不要進去,我們家有大姑娘。”

維業伸頭往院子裏看看,隻有一個四五歲的小丫頭在院裏玩耍。哪裏有什麽大姑娘啊,覺得這裏的人,真不如我們老解放區人的思想開放。

他們到了另一家,見院子裏有好幾個婦人,都捧著大煙袋在抽煙。心裏想,奇怪真奇怪,女人也捧大煙袋。於是又覺得這裏的人比我們老家人思想開放。

維業他們打掃完戰場,又向徐州進發。剛到了大廟,又聽說徐州北部賈汪地區,有兩個軍的國民黨軍宣布起義,掉轉炮口攻擊徐州敵人。至此,徐州東大門已被關閉,想從東海海上逃走的敵人已無希望。北大門也被換了鑰匙,和北方國民黨部隊已無法聯係。淮河邊上的國民黨部隊則被中原野戰軍死死地釘在淮河邊上,動彈不得。

徐州剿總司令見此形勢,慌了手腳,六神無主,連連電請蔣介石發兵支援。

祝雄所帶遊擊隊隨著華野主力一路進攻,越過宿遷,占領睢寧,勢如破竹,很快到了雙溝。沿途遊擊隊員幫助軍隊架橋鋪路,運糧運草,每占領一個地方,便幫助地方幹部維持社會治安,追擊國民黨散兵遊勇。

史欽航的擔架隊冒著敵人的炮火,搶救傷員,抬往戰地醫院。

11月26日,中原野戰軍在安徽宿遷西南雙堆集殲滅了國民黨王牌部隊第十二兵團,俘獲了兵團司令黃維,副司令員吳紹周,同時殲滅由宿州西逃的孫元良兵團。

徐州剿總副司令杜聿明見大勢已去,徐州難保,便率城中之殘敵西逃,華野從後緊追不放。中原野戰軍在劉鄧指揮下,將其緊緊包圍在永城之東青龍集、陳官莊地區,全殲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邱清泉被擊斃,李彌逃遁,杜聿明被俘。

至此,淮海戰役結束。此役全殲國民黨五個兵團和一個綏靖區的部隊,共計22個軍,56個師,55·5萬人,基本解放了長江以北的華東、中原地區。

戰場上犧牲的解放軍烈士,都在民工的幫助下及時掩埋了屍體,並在墳前豎立了一塊木牌,上麵記下了籍貫姓名。

而那些大批國民黨軍的士兵遺體卻遍布山山溝溝,無人過問。解放野戰軍司令部下令,各個地方組織民工,也將他們妥善掩埋。

史欽航等民工不理解,說:“這些國民黨士兵平時殘害老百姓,埋他幹什麽,隨他去吧。”

部隊首長說:“他們大都是窮苦老百姓,許多人都是被抓壯丁抓來的,他們也不願打內戰啊。這次在戰場上起義的國民黨部隊就有四個師,好幾萬人呢。還有好多在戰場上自動放下槍投降的。被圍困在雙堆集的黃維兵團,在冰天雪地裏凍餓難挨,都整排整連地投降解放軍。所以這些國民黨士兵也怪可憐的,還是把他們都好好埋葬吧。遺憾的是,不知他們姓名籍貫,也沒有辦法在他們墳上做記號。”

聽了這位部隊首長的解說,史欽航和他的民工們便不再提意見,發牢騷了,把那些國民黨士兵的屍體從山上,從溝底,從水裏抬出來,挖了坑,一個個埋了。也算做了好事,相信這些遊魂也會感謝他們的。

維業所在的縣大隊,隨著解放軍入城。部隊進了城,經過火車站,見到幾列破舊的火車,靜靜地躺在那裏,有幾處房子還在冒著煙。他們經過獅子山,子房山,從東門進入徐州。路過鍾樓,望見霸王樓。聽說那就是過去楚霸王項羽的王宮所在地。他很想爬上去看一看,但軍隊紀律不允許,沒有辦法他們隻好站在大街上望了一望。

到了文亭街,國民黨的大官們早已跑得無影無蹤,有的已經做了俘虜。

祝雄的遊擊隊,從徐州東南的兩山口進入了徐州。經過鳳凰山,到了雲龍山。隻見一座鬱鬱蔥蔥,猶如長蛇一樣的高山,綿延十幾裏路。有人對他們說:“這就是過去漢高祖劉邦躲藏過的山,山的北麵就是楚霸王閱兵時的戲馬台。”

祝雄驚歎:“徐州山多,故事也多。皇帝也罷,霸王也罷,都一去不複返了,現在的江山是我們人民的了。”

兵圍淮海戰旗紅,又見天兵鎖五龍。

五十萬軍齊伏首,南京霸王已驚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