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十一 插秧

(2023-05-31 05:04:30) 下一個

 

漁溝近運河,地濕鯉魚多。

五穀豐收日,村村笑語歌。

 

史維華大姐夫不知從哪裏弄來一支精小的黑色鋼筆,特地送給小弟,維華拿在手裏如獲至寶,把玩不已。母親說:“你總是寵著他玩,給他造手槍,給他製蟈蟈籠子,現在又送他鋼筆。”

大姐夫忙說:“媽,這個不是玩的,這是學習用的筆。”

聽說是學習用的,媽不再嘮叨了。還說:“對學習有好處的東西,以後你給他多弄些。”

漁溝緊靠運河,地勢有些低窪,土質較粘,常會積水,所以這地方較早的就改種水稻。漁中學生們冬天鋪床的都是稻草,雖然比較暖和,但是不衛生,天天地麵上都會掉下許多草棒。

插秧的時候,學校組織學生去幫忙。史維華、喬貴灃、譚為榮等許多外地學生家鄉不栽水稻,見了好奇,很感興趣,卻又沒有經驗,不知如何栽法。所以到了地頭,得先學習,後實踐。他們仔細地聽著農民叔叔阿姨們的介紹講解,看著他們作示範。灌了水的田,經過牛的耕翻,就像一個爛泥塘。栽稻的人都把褲腳卷到膝蓋以上的地方,站在水裏,躬著腰插秧。老師們幹什麽事都很認真,都力求做得完美。他們想讓稻秧插得橫豎成行,便想了個辦法,讓幾個學生站在南北地頭拉著幾根長繩子作為標線,沿著線繩栽。農民們見了,笑著說:“老師,這又不是作畫,不要那麽嚴格,不要那麽美觀。行距、株距五寸遠就行了。栽時,眼睛看著前後左右,基本成行就行,不要斜到淮安沭陽就行了。”

農民們的話說得師生們都笑了起來,老師連忙叫學生收起繩子,不拉線了。讓他們向農民學習,照葫蘆畫瓢。學生們也學著農民,卷起褲腿下到水裏,插起秧來。開始,拿不準一塘該插幾棵苗,常數來數去,幹得很慢,農民們見了,又說:“同學們,這不是做數學題,不要那樣精確,兩到四棵都行,多一棵少一棵都行,它們自己會發蘖的。”

這時同學們突然想起教植物學的朱老師講過的小麥發蘖的事,便都直起腰來搜尋朱老師。隻見朱老師光著腦袋,正彎著腰在插秧,聽到農民說的話便直起腰來說:“農民們說的話沒錯,就按他們說的做。”

學生們不笨,不大一會工夫都學會了,隻是沒有農民栽的好,栽的快。栽了半小時,許多同學就感到腿酸腰疼了。但水田裏,又不好坐下休息,隻能直起腰來停半分鍾,但又不能久停,停久了怕人說是偷懶。於是隻見水田裏,不斷有人站起,不斷有人彎下,就像河裏的波浪一樣,不停的搖動。教物理的陶老師說:“這是物理現象,線條也很美。”

大家正幹著,忽然有個女學生大叫起來,人們都嚇了一跳,忙問什麽事?那個喊叫的女生哭著說:“我被螞蝗咬了,抹不掉,拽不掉,怎麽辦?”

“使勁拽啊!”喬貴灃大聲喊,他以為用力太小了。

“千萬不能硬拽!用手一拍就下來了。”一個農民忙糾正說。

教化學的陶老師說:“不要急,用鹽,用煙袋窩裏的油一抹螞蝗就掉下了。”

說完他便到處搜尋吸大煙袋的唐老師,偏偏老先生沒有來,急得他抓耳撓腮。

這時,隻見一個農民阿姨走過去照著那個女同學的腿“叭嗒”一巴掌,螞蝗就掉了,而後又隨手一撈,把那隻螞蝗扔到遠處的草地上了。甲班的班主任朱老師忙走過去一看,被螞蝗叮的不是別人,正是丁主任的閨女丁小蘭。看看她的腿,已被螞蝗叮出血來,忙將她扶出水田。正好學校醫務室王大夫也背著藥箱站在地頭,聽說學生腿被咬傷,連忙過來塗點紅汞,敷點消炎藥,包紮一下。

一個農民說:“螞蝗叮了,千萬不要硬扯硬拽,越拽越吸得緊。隻要用手使勁一拍,它身體一縮就掉下了。螞蝗的皮很硬很韌,撕不斷,砸不死,隻有用火燒,用鹽水泡,用煙油噴,才能製死它。俗話說:狗熊怕鐵勺,猴子怕皮鞭,學生怕老師,各有一怕,一物降一物。”

農民的話把同學們逗笑了。笑聲中化解了驚恐,學得了知識。

王醫生說:“別要看螞蝗如此討厭,在中藥裏,它卻是一味重要的藥,學名叫水蛭,又名叫馬鱉,肉鑽子。可以疏血化瘀,可以止胃痛。”

皮小祥一聽,連忙說:“書迷,你胃子疼,我們抓幾條讓你泡茶喝。”

王醫師一聽,連忙說:“不行,使不得!生的不能用,要經過炙烤炮製,與其他草藥配合使用才行。”

喬貴灃說:“皮小祥,你差一點害了史維華。”

馬小珍說:“沒有事,史維華是慢性子,又心細,又謹慎,不會聽信皮小祥話的。”

“還是我們馬大姐看得準,說得對,書迷行動慢三拍,不會聽風就是雨的。”嚴喜明說。

馬小珍是總務科馬主任的女兒,在班上年齡較大,又十分穩重,不苟言笑,同學們都把她當大姐姐。

插完了秧,師生們回到學校。譚為榮說:“小蘭,你平時不是天不怕地不怕嗎,今天怎麽被小小螞蝗嚇哭了?”

“你沒有被叮過,不知道厲害。要是你,說不定都嚇得趴到水裏去了。你看我,依然屹立在稻田裏,輕傷不下火線!”小蘭又神氣起來,把自己描繪成英雄了。

“你不是不想跑,是嚇得跑不動了,是腿不聽指揮了,不是班主任扶你上來,說不定現在還站在水裏呢!”譚為榮繼續和她開玩笑。

馬大姐又出來說話了:“平心而論,小蘭今天真的表現不錯。她是我們班年齡最小的,該死的螞蝗不去咬大個子,卻來咬小同學。我們小蘭頂住了,應該表揚她。不過是掉幾滴眼淚,算什麽,人家仍然堅守在陣地呢!”馬大姐又恢複了小蘭的英雄形像。

小蘭一聽又高興說:“其實,我那不是眼淚,是稻秧上的水。”她還想將自己形像再完美些。

不料“老古人”卻說:“幹脆,你說那是螞蝗的淚好了。是你嚇哭了螞蝗,不是螞蝗嚇哭了你。”

“好啊!老古人,你也敢來湊熱鬧!看我不捶死你!”小蘭平時那潑辣勁又上來了。

“老古人”嚇得連忙躲開。

史維華今天第一次學栽稻,收獲不小,很高興。上完晚自習,他又一個人踏著月光走到操場西邊的小河邊。河的西邊是一條南北大路,時有車馬經過。大路西邊不遠處便是一個村莊,時有燈光閃爍。河邊的幾棵樹上,有幾隻未眠的鳥兒聽見路上的馬車走過,便撲騰幾下。麵對當前的景色,他禁不住吟道:

楊柳枝頭鳥宿遲,溪邊月下獨吟詩。

鄉村七八明燈火,路上兩三車馬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