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十三 讀書

(2023-05-25 23:32:28) 下一個

 

踏進圖書館,如魚入海洋。

細觀海世界,寶物內多藏。

 

星期一上完語文課,班主任朱老師便將史維華找到辦公室問:“這兩天你到哪裏去了?”

“我回家了。”維華輕鬆回答。

“才入學一星期,路這麽遠,回家幹什麽?”老師又問。

“我想家了。”他如實回答。維華厚道,不會說謊,怎麽想的就怎麽說。

老師說:“幾天就想家了,要是到天涯海角去工作怎麽辦?再說,回家也該請假啊!”

“星期天不上課還得請假嗎?”維華有些不解。

老師說:“你是住校生,年齡又小,學校對你有監護責任。你不在校,又不知到哪裏去了,我們能不急嗎?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我都到你宿舍去問了,同學們都說不知道。你看,既不告訴老師,也不告訴同學,好嗎?”

維華聽老師這麽一說,才知道自己錯了,連忙道歉說:“對不起,老師,我錯了。我不知道有這些規定,以後一定注意,離開學校要請假。”

“不怪你,是我以前沒有對你們交待清楚。好了,沒事了,上課去吧!”朱老師沒有再批評他。

甲班有個喬貴灃同學,裏仁西邊人,有個表叔住在史渡口,也姓史,因此對維華特別關心,見維華被老師叫到辦公室去,有些擔心,見維華回來了,便問:“老師叫你去幹什麽的,犯錯誤了嗎?”

維華忙將事情述說一遍,喬貴灃說:“該批評,我們都不知道你到哪裏去了,大家都為你擔心。”

聽說學校圖書館的的書很多,史維華便去辦了一個借書卡。他借了一本《唐詩三百首》和一本孔厥、袁靜寫的小說《新兒女英雄傳》。這是他第一次讀到現代白話小說,被裏麵的人物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兩天時間就把一部小說看完了。課間課後,他都在讀《唐詩》,甚至吃飯時他也在背詩。看完《新兒女英雄傳》,維華又去讀矛盾、葉聖陶、張天翼、巴金、肖紅等人的小說。有一天,他在圖書館忽然看到範煙橋寫的《學詩門徑》,如獲至寶,連忙借了。讀了以後,他對寫詩有了興趣,想起維新大哥說的“不僅讀詩、背詩,還得學寫詩”。於是他就按範煙橋書上說的學著寫起來。他舍不得還這本《學詩門徑》,但又不能長期放在身邊,便想抄下來。他花了一個星期時間,終於抄完了。

維華班有個同學叫金啟枚,漁鎮西南運河邊人。他個子不高,經常穿件灰藍布長衫,說起話來慢條斯理,有時還來點古文。語文課本裏的幾篇古文,他似早就讀過了。他喜歡談古論今,引經據典,很快同學們便送他一個外號,叫“老古人”。他還經常講些對聯和詩詞的知識。例如:“諸肉豬肉美,百菜白菜香。”“水底月如天上月,眼中人是麵前人。”他還講了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給剃頭鋪寫的一副對聯:“磨礪以須,問天下頭顱有幾?及鋒而試,看老子手段如何?”這副對聯,史維華在沈黃小學聽朱校長講過,校長還大大讚揚了石達開的英雄豪氣。今天聽金啟枚再次談起,還覺新鮮。從此他覺得和“老古人”誌趣相同,便慢慢成為好朋友。

漁中來不久,結識新朋友。

興趣喜相同,讀詩言對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