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九 合作化

(2023-05-24 00:54:14) 下一個

初中未考上,去將農活幹。

明年再複習,爭上光榮榜。

 

這一年,史莊四個小學畢業生沒有一個考上初中的,去泗洪考學的外縣學生,絕大部分名落孫山。整個沈黃小學應屆畢業生,這年也隻考上了三人。這三個人是程惠生、史觀山、史仰熙。特別是史仰熙,令人刮目相看。當初陳榮生恥笑史仰熙結婚是“床上四條腿,讀書瞎打鬼。”不料卻被史仰熙打了臉。“臭嘴鴨”無詞了。史莊四個孩子未能升學,都有些灰心喪氣。

當初把這四個孩子送進學校的欽航大爹特別關心他們的情緒,及時對他們說:“失敗了,不要氣餒,積極準備,明年再考,一定有希望。俗話說,隻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又說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不懈努力,定能成功。”

幾個人聽了欽航大爹一番話以後,又有了信心,從失落的情緒中走了出來。維憲幾個人聽說沈黃小學西南莊有人在辦初中學習班,便都去報了名。每學期學費十元錢,各家都還付得起,所以沒有反對的。學校設在一個小地主家裏,男人跟國民黨跑到台灣去了,家中隻剩一個四十來歲的女人,帶著一個十來歲的兒子過日子。兒子也在沈黃小學上學。學校隻有兩個教師。一個年紀大的,姓李,教語文、曆史、地理;另一個年紀較輕,姓畢,據說解放前某大學肄業,沒有找到工作,便和姓李的老師合辦這所民辦中學,他教數、理、化和外語。開始兩位老師合作很好,教得也很認真,學生也較滿意。但好景不長,不知什麽原因,兩個老師鬧起了矛盾。甚至有點公開化了,連學生都看出來了。有的人偷偷地說姓畢的老師和姓沈家的女主人有不正當關係,姓李的老師看不下去,兩人便矛盾起來了。但這也隻是聽說而已,是真是假不知道。不過兩個老師鬧矛盾確是真的。老師心緒亂了,學生也不認真學了。史莊四個孩子商量說:“我們不上了吧,這個學校沒意思。”

維營說:“憲二哥,到底上不上,你拿主意。”

維憲說:“這樣的學校沒有一個正式名稱,又五髒不全,上下去也發不了畢業證書,國家也不會承認,白浪費時間。我看算了吧!”

學祥也說:“我看也算了吧,我爸也不想讓我上,想叫我在家放豬呢!”

維華、維營兩個年齡小,本來沒有什麽主張,便也跟著打了退堂鼓,一齊說:“回家吧,不上了!”

學祥說:“一學期五個月,我們才上學了兩個多月,學校得退還我們一半學費。”

維憲說:“好的,我們一起找老師去。”

通過與老師交涉,學校最後給他們每人退了三元錢。

欽航大爹聽說四個孩子不上學了,便又找到他們說:“你們四個人是我們莊第一批有文化的人,雖然隻有小學畢業,也算小知識分子了,應該發揮一些作用了。農村馬上要成立生產合作社,你們可以幫助做些工作了。”

維華問:“大爹,什麽叫生產合作社?”

欽航大爹說:“就是土地集中統一耕種,大家集體幹活。最後分配時,土地分一份,勞動力分一份。”

維營說:“地多地少分一樣嗎?”他知道自家還租別人兩畝地種呢。

大爹說:“不一樣,地多多分,人多也多分。具體情況我也說不清,目前還在宣傳學習階段,還沒有正式開始,先告訴你們有個思想準備。維華,你回家問問你爸爸,他應該比我清楚。”

形勢發展很快,一星期後,農村各地便行動起來。按照分步走的方法,先組織小型的農業初級生產合作社,而後再慢慢擴大。欽航大爹對莊上幾個小學生解釋說:“這就好比你們上學,先上小學,再上中學,最後上大學。得慢慢來,一步一步地走,好景還在後麵呢,新農村將來就交給你們了。”

孩子們聽了,十分激動,立刻來了勁頭,好像已經看到新農村的旗幟在飄揚,旗手就是他們。

史莊二十多戶人家在祝安的推動下,在村長欽航大爹的親自指導下,在史渡村第一個成立了農業生產合作社,並由欽航大爹親自擔任社長,他要自己摸出一套經驗,而後在全村推廣。他又任命史維桑為副社長,讓他先鍛煉鍛煉,而後把擔子再完全交給他。接著大爹又對維憲說:“你比學祥他們幾個年齡都大些,聽說又喜歡數學,就先代理做合作社會計,讓他們幾個幫助你記賬記工分,保證不耽誤你們明年考中學。”

維憲幾個人聽了大爹的話,都答應了。維營父親在老伴和三個兒子的勸說下也參加了合作社,同時把租人家的二畝地也退還人家。合作社成立以後,維憲、維華、維營、學祥幾個人天天在社裏一邊幹些力所能及的農活,一邊忙著統計每家每日出工人數,幾個大人,幾個小孩都記得很清楚。到了晚上,幾個小學生便一齊聚到維營家,匯總一天的出工情況和完成勞動任務的情況。

解放後,僅僅幾年之間,在城市和農村就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為了防止舊社會那種貧富差距再次出現,再次出現流血革命,黨和政府便製訂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在農村搞合作化運動,領導農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同時在城市搞對私改造,提倡公私合營。

為了支援國家建設,政府向城鄉發行國債,號召廣大群眾將自己手中餘錢拿去買公債,買國債,積極支援國家建設。祝安在鄉裏開會,倡導黨員幹部先帶頭購買國債,而後再回去宣傳群眾,發動群眾。他說完,便自己先公布了購買數字,回家又讓張大娘和維華都以自己的名義買了國債。接著史莊也在全村帶了頭,或多或少,家家都買了。這一年全縣統計,共購買國債1998690元。

翻身有了田,家裏有餘錢。

爭相買國債,個個奔向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