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四 中蘇友好

(2023-05-20 02:41:38) 下一個

 

攻書上學忙,愛好各有長。

同學相幫助,老師教有方。

 

史莊維憲等四個高小學生,在學校學習都比較用功。維憲的大哥結巴幾次說“小罐子你要不好好讀書,就在家幹活,賺錢蓋房子,準備娶媳婦。”嚇得小罐子維憲隻有老老實實上學。他喜歡數學,買了一本《算術指南》,天天抱著翻。常從中取出一些有趣的題目與維華等四個人研究,如“雞兔同籠”,“蝸牛爬樹”,“尺寸三折”,他們一起討論,熱鬧非凡。

維華則喜歡文學曆史,與班上的陳扶生、陳智生、陳榮生幾個人常在一起談古論今,他們最喜歡談《水滸傳》和《三國演義》裏的人物故事。維華知道陳扶生家裏有一部《太平天國演義》,便借了回家看,一星期就看完了。有一次上曆史課,維華在課堂偷偷看小說,正看得入迷,朱校長輕輕走到邊上,用手指在他桌子上敲了幾下。他猛一抬頭,見校長站在身邊,嚇得連忙站了起來,低著頭準備挨訓。但校長並未批評他,隻是對他說“喜歡看課外書並非壞事,但不能在上課時看,那會防礙聽課,揀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說完便摸了一下維華的頭走開了。

課後,維營對他說:“好險啊!我真替你捏一把汗。要是碰見皮老師,肯定得擰你耳朵。”

維華聽了,連忙摸摸自己的耳朵,雖沒有挨擰,但已經感到熱辣辣的了。原來是臉紅了,不好意思了。從那以後,他便不敢再在上課時看小說。

學祥喜歡寫毛筆大字。土改時,他與維營從地主史康福家抱了許多古書回家,其中有大本的縣誌,他便翻開從背麵練習大字。

維華也曾抱回一些古書,但母親不讓他拆掉,說“你要寫大字,讓你爸買些火燒紙練習。”她常說書是孔聖人編的,聖人的東西不能糟蹋。平時見到地上有一片字紙她都要拾起來,夾在屋裏的籬笆上。有時則拿著問維華上麵寫的是什麽?有沒有用?她害怕把有用的東西毀了。

維憲不知從哪裏弄來了一本柳公權的《玄祕塔》,字如鋼筋鐵骨,雄健有力,幾個人都很喜愛,便都照上麵練習。欽航大爹見了,叫他們去請大先生維新指導指導,掌握練寫方法,不要盲目地練。他們都同意了。

維華因為喜歡校長說的書法家何紹基,但又找不到他的字帖,隻好天天研究朱校長的字,看他黑板上的板書,看他作業上的批語。

維營除了讀書,還愛好音樂。喜歡學唱淮海戲,好像身上有一定的音樂細胞。

建國初,我們國家從上到下都在學習蘇聯老大哥,建立了許多“中蘇友好協會”。沈黃小學全體師生都是協會會員,每人都發了一枚半個手指長的白底紅字的長方形會章,掛在胸前。胸前除了這枚會章,還有一枚三角形的紅底白字的“沈黃小學”校徽,一看字體就知道是朱校長的何紹基體。

語文陳老師給同學們講蘇聯如何幫助中國建立共產黨,如何幫助中國共產黨培養幹部,如何幫助中國抗日戰爭,如何支援我們抗美援朝,如何幫助我們經濟建設,經老師這麽一介紹,同學們都覺得蘇聯真像老大哥了,對胸前的會章也更加愛惜了。皮老師在教學生唱中國革命歌曲時,也教唱蘇聯革命歌曲。

1953年3月5日從蘇聯傳來了噩耗“斯大林同誌因病醫治無效逝世!”消息傳到沈黃小學,學校降半旗,全體師生集會,表示沉痛哀悼。政府號召全國人民,化悲痛為力量,搞好生產,發展經濟,以實際行動,感謝蘇聯偉大領袖斯大林對中國革命的幫助。

維華班上有個叫史仰熙的同學,父親早死,家中隻有母親和一個姐姐。他雖然隻有十五歲,但個子長得比較高。不知出於什麽考慮,他母親決定讓他結婚。其實他在上五年級的時侯還剃過馬桶蓋頭(即外麵留一圈頭發,中間卻剃光),因被同學取笑,老師勸說才剃了。剃這種樣式頭的,都是嬌寶寶。由此可見史仰熙在家的地位了。然而現在小學還未畢業,就要結婚,也太急了吧!同學們剛一聽說,都不相信。但班上陳智生說:“此事確實,我知道。他媳婦家就在我們後莊,姓沈。比史仰熙大三歲,個子和老史差不多。”

陳扶生說:“瞎編,不可能!”

“我知道,女孩子生庚都被開去了,正尋找好日子哩。不信,你就問問史仰熙,他敢說沒有這回事嗎?”陳智生越說越詳細了。

大家都一齊望著史仰熙,等他回答。史仰熙看否定不了,隻好無奈地點點頭。

大家見了,一片嘩然。

史維憲說:“大家不要笑,這算什麽,有的同學孩子都上小學了。”

他的話,立刻讓班上的兩個宋氏兄弟臉紅了起來。

陳榮生說:“小罐子,你比史仰熙還大兩歲,怎麽不結婚呀?”

不知什麽緣故,他突然把矛頭對準史維憲。他像記者一樣,最喜歡扒糞探秘,班上同學的小名外號,不到兩年,他都打聽到了。

史維憲聽了也不含糊,說:“我得按照婚姻法規定來,年齡一到就結婚!”

陳扶生說:“你吹大牛,你有媳婦嗎?”

“早就找好了,放在她家養著呢。時間一到就接回家。”

維營聽到陳扶生懷疑,本想替他憲二哥作證,沒有想到他自己先證明了。不過大家還是將信將疑,不知小罐子說的是真是假。事情往往會這樣,有時說真話人家認為是假的,有時說假話人家卻又認為是真的。

陳扶生又說:“你們不要相信,小罐子一肚子花驢蛋,你們不知道他裏麵裝的什麽貨。”

陳榮生也不失時機地插進嘴來說:“大家不要相信小罐子的話!”

維憲見陳榮生上陣,有些發怵。他知道這個家夥說起笑話滔滔不絕,唾沫星亂飛,同學們送他個外號叫“臭嘴鴨”。整天“刮刮刮,刮刮刮”。上課時嘴也不想閑著,隻要老師提問,不管懂不懂他都敢站起來回答幾句。即使別人回答過了,他也要站起來再補充幾句。老師們不知他的特性,認為他愛學習,愛動腦筋,課堂上能踴躍發言,曾幾次表揚了他。於是他就更想發揮自己的特長了。

蘇聯老大哥,助我踏雲波。

同學議早婚,群羊踏草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