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 大桑樹下

(2023-05-14 05:58:07) 下一個

 

悠悠四十年,往事記心田。

苦難鋒煙裏,家家羊倒懸。

 

    淮海解放區1946年所進行的土改,在解放戰爭初期,因華中野戰軍北撤山東,一些地區遭到國民黨地主還鄉團的嚴重破壞。因此全國解放後,又重新部署,在老解放區實行土地複查。對土地重新丈量,對各家人口重新統計,按照新的土改政策,該退的退,該補的補。

    根據淮泗縣委指示,史圩鄉新任黨委書記史仰居和鄉長史祝安召集了各村幹部進行了工作部署,讓他們向廣大群眾大力宣傳黨的土改複查政策。

    史渡村村長史大膽,副村長史欽航,會計史維新,共同商量,組成了村土改複查委員會。當初參加過第一次土改的史言章、史維加、史仰船也都被吸收進委員會。

    村委會暫時還沒有辦公室,因此工作地點仍然放在史維新家。由於天氣熱,祝安門前兩棵大桑樹下仍然是他們寫土地證的好場所。

    這兩棵大桑樹有四十餘年曆史,雖經風霜雨雪,烽煙炮火,仍枝葉繁茂,鬱鬱蔥蔥。樹冠很大,像兩把巨大的傘,遮風遮雨遮太陽。春天結滿了桑椹,香甜可口,人與鳥爭食。桑葉肥大,年年可以養兩次蠶。夏天樹上蟬鳴,鳥兒飛叫,像合唱的歌曲一樣美妙。再伴隨著池塘裏的蛙聲,雞鵝鴨的鳴叫,形成了農村的交響樂。秋天落葉飄飄,掃積起來,可以當燃料燒鍋做飯。冬天可以擋風擋雪,保護房屋。

    有一次,國民黨從六塘河南岸打過來一發迫擊炮彈,落在祝安家東十幾米處,爆炸後,彈片向四處飛起,正巧被大桑樹枝幹擋住,否則房屋人畜都要遭殃。所以祝安夫婦很喜歡這兩棵樹,手中再緊,也舍不得賣掉它們。

    這兩棵大桑樹也是這個莊子曆史的見證者。它見到過光緒三十二年的大水災,看見了全莊人餓死了一半的慘景。後來它又看到了軍閥混戰,土匪橫行,章玉聯一家滿門被殺的血腥慘況。再後來,便見到日本鬼子燒殺搶掠,炸毀祠堂,目睹二爺、三爺、四娘與眾多村民同日被日寇殺害的場麵。解放戰爭時期,又親眼看到重巴遊擊隊女戰士董英的犧牲。又在深夜看到祝本被國民黨還鄉團火燒慘叫,孫子大雨被搶走捂死。幾十年的風雲變幻,血雨腥風,大桑樹都曆曆在目,牢記在心。它告訴人們,曆史不能忘,苦難不能忘。

    土改委員們把桌凳放在大桑樹下,自然又想起當年第一次土改的情景,也記起了國民黨還鄉團的反攻倒算。所以他們決心要把這次複查工作搞好,做到公平公正。

    村長史大膽說:“我老婆被鬼子殺死了,隻有一個孩子,減去一口人的地吧!”

    大家聽了感到悽然,都默不作聲。

    祝本在傍聽了,也說:“我們家也少了三口人,成份就重新劃分吧。”

    大家一聽,都記起他家的不幸遭遇,有兩人忍不住掉下淚來。

    史仰船說:“大哥,你不要說了,我們心裏清楚,薑二舅不是和你們生活在一起嗎?自然該算你們家人口。”

    祝本說:“算與不算,最好問問上級。維新也是參加複查工作的,一定得公正,千萬不能讓別人說閑話。”

土改重登記,細心再複查。

公平為第一,不讓有分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