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十二 解放區的天

(2023-04-22 03:51:01) 下一個

 

解放區中明朗天,潺潺流水柳如煙,

書聲也自農家出,戶戶花開笑語連。

戰爭過後,必有凶年。由於八年抗戰,經濟衰退,衛生環境受到極度破壞,蒼蠅蚊子成群結隊。七八月間,裏仁、莊圩一帶霍亂流行。縣政府領導發布緊急通知,一方麵號召積極預防,搞好衛生,用石灰滅蠅,用艾草熏蚊。清除雜草水溝,掩埋糞便。挖井取水,保持飲水清潔。一方麵發動醫生主動到村莊訪查醫治,控製疾病流行。學校老師要求學生勤洗手,不吃生冷餿飯。

兩位老師從家裏提了兩隻桶,拿來幾個盆,讓學生打水洗手。

學校開學一個月,才每人發了一本語文課本,而且是淮海區自己油印的。第一課是:“我的家真正好,爸爸送我上學校,媽媽在後哈哈笑。”後麵還畫了兩個人,男的拉著小孩在前麵走,女的站在後麵望著,卻沒有畫出哈哈笑的樣子。

有個學生問老師:“那個媽媽怎麽沒笑啊?”

“笑了,笑的時候你沒見。小孩兒走遠了,她不笑了。”老師解釋說。

老虎說:“一點不假,我上學時,媽媽真的在後麵哈哈笑了。”

“真的,我也見了,二奶奶笑了。”小三站起來作證。

全班同學都轉頭望他,怎麽叫起二奶奶來了。原來小三比老虎還晚一輩,虎子的母親當然是他奶奶了。

史維新老師說:“這說明課文講得很實在。同學們,你們說媽媽為什麽笑啊?”

“高興啊!”小罐子維營說。

“為什麽高興?”老師又問。

維憲用手撓著頭,一時不知道“為什麽”。

“大哥,我知道!”維華站起來想回答。

史老師把臉一拉,哼一聲道:“太隨便了,叫老師!”

維華嚇了一跳,想回答的話全忘了,便坐了下去。史老師原是他伯父家的兒子,在家一直喊大哥,也未見大哥生氣,今天怎麽不高興了,他想不通。

小三學祥見維華卡了殼,便站起來,他本想叫大叔,但接受維華教訓,話到嘴邊又改口說:“老師,我知道,因為過去窮,家裏上輩沒有讀過書,現在土改分了田,有飯吃了,上學還不要錢,媽媽就哈哈笑了。”小三畢竟比維華大了三歲,理解也就深刻些。

史老師滿意地笑笑說:“理解的很好,看來課文的意思就不要再講了,但你們要把課文背上來,把字寫幾遍,記住它們。”

“老師,我們現在還沒有筆,沒有紙,怎麽寫?”老虎維營又提出問題。

老師說: “同學們,筆墨紙硯,文房四寶這是讀書必備的工具,缺一不可。暫時沒有,就用樹枝在地上寫,兩三天內這四樣東西一定要辦齊。”

放學了,同學們一起往家走。維華不言不笑,還在生悶氣。

回到家,父親見了問:“怎麽了?嘴撅的能栓下大叫驢。生誰氣了?”

“我在課堂上喊維新大哥,他不高興,當著同學的麵把我訓了一頓,讓我喊他老師。怎麽當了老師,就不認我這兄弟了?”維華說出噘嘴巴生氣的原因。

祝安聽了,笑出聲來:“你這傻小子,學校課堂是教書學習的地方,要有嚴肅的氣氛,隻要是老師就得尊重,畢恭畢敬,不能隨隨便便稱兄道弟。在家是兄弟,在校就是師生關係。你哥做的對,批評的對。”

父親一通話把維華的悶氣消除了一大半,他說:“老師說了,讀書要有文房四寶——筆墨紙硯,我一寶也沒有,怎麽辦?”

“兒子,你隻管好好讀書,這些東西老子給你辦!” 祝安說。

“爸,我把今天學的課文背給你聽聽。”說完便背起:“我的家真正好……”證明了他已在好好讀書了。

母親在一旁看著聽著,心裏美滋滋的,窮人家的孩子也能讀書了。她鼓勵兒子說:“維華,你好好地下勁讀。俗話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聽孔夫子的話,讀好書,做好人,將來像你維新大哥一樣,做個老師。”

聽母親一說,維華又想起了課堂挨訓的事,心想:“怪不得大哥那麽神氣,就因為當了老師啊!”

“記住,偷懶讀不好書,是要挨老師用戒板打手心,打屁股的!”母親又告誡他。

“老師說了,現在提倡批評教育,不打學生了。”維華說。

“調皮孩子不打怎麽行?我就見過私塾老師打學生的事。打得嗷嗷叫哩。”母親說,她這話是真的,並不是為了嚇唬維華。過去許多家長送孩子上學堂讀書,就公開對老師講:孩子調皮不學習,請老師盡管打,不打不成器。

祝安聽了說:“你這些想法,大概都是從朱大舅那裏聽來的。現在是新社會了,讀的是新書,教的是新思想,舊的一套不要了。”

這裏說的“朱大舅”,是張大娘的舅舅朱大先生。他讀過幾年私塾,經常說古論今。張大娘聽了不少,也很崇敬他。當年新四軍駐腰莊時,還請他寫過標語。

學校除了教書,還教學生唱歌。教的第一首歌是《解放區的天》,歌詞是這樣:

“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

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

民主政府愛人民呀,

共產黨的恩情說不完。

呀呼嗨嗨 一個呀嗨

呀呼嗨呼嗨 呀呼嗨 嗨嗨

呀呼嗨嗨一個呀嗨。”

教師教得有趣,學生唱的有勁,很快這首歌就在全鄉響了起來。

除草滅蚊蠅,強身講衛生。

廢除舊習俗,小鳥縱歌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