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十章 分田分物

(2023-04-21 03:43:22) 下一個

 

公平分土地,據實理錢財。

生活提高後,秧歌扭起來。

鄉長史金玉這幾天帶著一個土地丈量組,對全鄉各家的土地進行了統計。

丈量組人員除了各村農會主席,還特地請了幾位能寫會算的知識分子。

河邊的史維嘉,東南莊的史彥璋都讀過幾年私塾,至於史維新已成為教書先生,自然不可或缺。史仰嵩老師表現積極,被委任為統計組組長。

祝安問:“鄉長,各家的宅基地要不要丈量?”

鄉長說:“根據上級指示,所有土地都要統計,包括宅基、祠堂、水塘、墳地,不管是地主、富農還是貧下中農,都要如實丈量,統計準確才好分配。”

維華、小三、老虎三個人都喜歡看熱鬧,天天跟著測量隊後麵看。小罐年齡大一些,他父親史仰施天天帶著他到田裏幹活,沒有功夫閑玩。

丈量土地的工具有兩種,一種是竹片做的弓,一般為三丈長。需兩個人拉著,一個人統計。還有一種叫卡子,一卡為五尺,兩卡就是一丈,形狀像木質的大圓規,隻需一個人手拿測量,速度也很快,但必須專心致誌,記牢數量。

幾個小孩兒就在田裏跑前跑後,甚至想動起手來。小三說:“航老爺,這個我也能拉。”

史欽航說:“滾一邊兒去,小小年紀就想幹大事!”

“不信試試,保證跑的速度比你快。”小三覺得幹這活很有意思,很想試一試。

祝安在旁邊看著,小三比維華大三歲,個子也比維華高出一個頭,長著一雙長長的腿,相信他能跑得快,便對史欽航說:“跑了大半天了,你歇歇,讓小三試試。你看他急得猴子屁股抹辣椒,忍不住了。”

史欽航聽了,便把弓的一頭交給了小三,說:“幹不好,老爺我把你屁股打成兩瓣。”前麵說過了,史欽航雖然年輕,但輩分高,比小三整整高出三輩。

小三拉起弓來就跑,好像在地裏撿到一塊狗頭金,抑製不住內心的高興。

祝安見了,忙說:“不要跑,兩個人拉弓,要統一步伐,配合好,記得數字再往前走。”

維華和老虎看著有些眼紅,也躍躍欲試,史欽航看出來了,說:“你們兩個年齡小,這弓有七八斤重,你們拉不了,回去吧,沒有什麽好看的,精的看一眼,傻子看到晚,快走吧!” 史欽航拿出當兒童團長的架勢,一邊說一邊揮手,兩個小孩被揮走了。

全鄉土地占量完以後,便按人口平均分配。分配時把肥田、薄田互相搭配,盡量做到公平合理。一般說雇農基本無地,分的就多;貧農土地不足,就按人口補足;下中農少多少,補多少;中農一般不補不出,與大家持平;地主、富農按人口平均數留足土地,多餘的一概退出。漢奸史維照家雖不是大地主,但是有名的漢奸惡霸,多餘土地也得交出。有人不同意,說:“地主、富農是剝削階級,應該掃地出門,不應再給他們土地。”

史金玉說:“我們要執行政策,共產黨搞土改,就是要讓人人有地種,人人有飯吃。不能保了這個,又餓了那個。社會要公平,公平就少了矛盾,社會就穩定。”

史仰施聽說要分地主土地,找到鄉長說:“這事能行嗎,將來他們要地怎麽辦?”

鄉長說:“你放心,政府會發給每家一份土地證,就是過去的地契,上麵蓋上政府大印,誰也動不了。”

“我不大相信,不大相信。” 史仰施搖著頭走了。

一幫秀才坐在祝安家門口兩棵大桑樹下麵,按照分配好的土地數量,在政府統一發布的土地證上按戶填好姓名、人口、數量、分配的土地數量、每塊地的長寬大小、四鄰地界,都寫得一清二楚。後麵是縣政府大印,再後麵是縣長大名。

這兩顆大印就像祝安門前這兩棵枝繁葉茂的大桑樹一樣,撐起巨大的樹蓋,像保護傘一樣保護著農民分得的土地。

土地分配好以後,鄉政府又把統計好的從地、富家退出的多餘的財物、糧食、耕牛、農具等,也根據各家各戶的實際情況進行分配。

一切準備妥當以後,鄉政府便召開鄉民大會。鄉長史金玉宣布“土地改革,分田分物正式開始。”

他先講了為什麽要土改,他說:“我們共產黨要實現耕者有其田,做到人人有地種,人人有飯吃,人人有房住。廢除數千年的封建土地製度,把地富手中多餘土地無償的分配給農民。”

他又講了分配土地的政策,強調要按政策辦事,要“做到公平合理,地主富農也要給生活出路,隻要他們配合政府,不搗亂、不破壞,都要保護他們的人身安全。”

史維新把土地證交給史仰施,他不敢接,好像這不是證,而是一塊火炭。他說:“這張紙管什麽用?一使勁兒就撕了。”

“大叔,這不隻是一張紙,你看上麵有你的名字,有地的數量、位置,下麵有政府大印,縣長紅印。”維新一邊說一邊把手指給他看,說:“你看,這就是我們縣徐縣長的大印。”

史仰施眯著眼看了半天,隻見滿紙都是字,但他一個不認識,隻看到了那紅紅的大印,他將信將疑的接了過去。

維騰家除了地以外,還分了一條牛。小三牽了回去,但維騰不敢要,說:“這牛我認識,是瞎朝廷家的,我替他家耕地時用過這頭牛,趕緊送回去,朝廷家的牛我不敢要。”

這時正好祝安走來,聽到維騰的話說:“朝廷有什麽了不起,都被我們抓起來了,你還怕什麽?他不會死灰複燃的。”

小三說:“爸,你不要我要。過去耕地沒有牛,一直靠人拉,今後我可不拉了。”

維華母親說:“共產黨哄好了一個,又打哭了一個。”

秀環說:“過去哭的人笑了,過去笑的人哭了。這叫十年河東轉河西。”

母親懂得,她曾向孩子講過這個故事。

風水輪流轉,河東複河西。

事情多變化,常見白雲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