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十七 參軍

(2023-02-27 07:43:59) 下一個

 

農會顯身手,開渠水灌田。

旱情得緩解,萬眾心相連。

史圩鄉各村農會,發動群眾車水開渠,進行抗旱鬥爭,取得很大效果。農田的禾苗逐漸返青,百姓飲水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從抗旱開始,一直到結束,半個月時間,老天爺也沒有下一滴雨,人們對劉老爺也慢慢失掉了信任。

通過這次抗旱,廣大群眾才發現,靠天吃飯不行,靠政府也不行。隻有靠自己。人們還發現農會有巨大的作用,是真心實意為老百姓辦事的,是可以信賴的自己組織。就連地主也承認農會比政府有能力。

欽義二爺感歎說:“我活了七十多歲,從未見哪個政府這樣關心老百姓,有這麽大能耐,發動這麽大規模的抗旱,能把六塘河水引到岸上來。農會真不簡單。”

“爺爺,這就叫人心齊,泰山移,隻要大家團結起來,集中力量,就能克服困難,戰勝天災人禍。”維新見爺爺高興,也跟著發議論。自從到小學教書,接觸了進步的師生,他的思想認識也提高很多,不再局限在詩雲子曰當中了。

夜校學員徐董川和小學六年級學生史嘉義兩人去找校長史金玉,提出要去參軍,打擊日本侵略者。

校長一聽,十分高興,說:“國難當頭,青年應該有所作為。不過,嘉義你年齡小,還不到十八歲,晚兩年再去吧!”

嘉義說:“我已經十七歲了,日本鬼子不讓我再等,他們馬上打到家門口了。我年齡不夠,但個子夠了,力氣夠了。”

徐董川說:“校長你放心,我們兩人到一個部隊去,我照顧嘉義,不會有事的。”

“看來你們兩人是商量好了。”校長仔細看看麵前兩個學生。

“是的,我們在日本鬼子進攻南京時就忍不住了,就商量過要參軍。”徐董川說。

“不知你們想參加什麽軍隊?”校長問。

“隻要是打日本鬼子就行。”史嘉義說。

“我們還沒有想好,想聽聽老師的意見。”

“現在中國在和日本侵略者作戰的,主要有兩支軍隊,一是國民黨軍,一是八路軍。”校長介紹說。

“聽說還有一個叫新四軍的,是不是?”嘉義問。

“新四軍和八路軍都是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八路軍司令是朱德,曾在井岡山鬧革命,後來經過二萬五千裏長征,到了延安。新四軍司令是葉挺,曾經率領軍隊打到武昌,趕走了軍閥。他的部隊人稱‘鐵軍’。國民黨軍在我們縣裏你們就能見著,我就不介紹了。”校長見學生搞不清楚,便作了簡單的說明。

“我不想參加國軍,他們老打敗仗,東北丟了,北平丟了,上海丟了,南京丟了,簡直是一支敗軍,太丟人了。這樣的軍隊我不參加。”嘉義說。

“我們參軍是為了打鬼子,是想打勝仗。聽說蔣介不都帶著人馬跑到重慶去了,還抗什麽日?這種軍隊我也不想參加。”徐董川說。

“校長,你知道哪裏有八路軍新四軍嗎?”嘉義問。

“我聽說北方隴海路附近就有八路軍。洪澤湖西邊靠近安徽有新四軍。不過我都沒有見過。看看,你們要到哪裏去?”校長問。

徐董川和史嘉義兩人又商量一會說:“我們就到新四軍那裏去吧,鐵軍,這個名字好,一定能打勝仗。而且靠我們這裏近些。”

“離家近,以後想家了,還可以回來看看。”嘉義說。

“去你的吧!還未參軍,還未打仗,你就想家了,幹脆不去算了。”徐董川生氣地說。

“你生什麽氣啊,我是說以後嘛。”嘉義笑著說。

“我下決心了,不趕走日本鬼子,我決不回家。”徐董川發誓說。

校長心想,這真是好青年。不過還是提醒他們說:“你們要參加新四軍的話,得保密,不要聲張。因為國民黨要是知道了,他們肯定會阻止你們,甚至把你們強拉進他們的軍隊。我們縣就有韓太勤部下王觀夏的部隊,千萬不能讓他們知道。”

“我們知道共產黨和國民黨有鬥爭。會注意保密的。”徐董川說。

“你們還得作好準備,帶好衣物路費,還得和家長說清楚,征得他們同意。更重要的要做好吃苦的思想準備。”

“我們早想到了,軍隊裏行軍打仗,絕對沒有家裏好,但我們不怕苦,不怕危險。怕苦就不參軍了。嘉義你怕嗎?”董川表態以後又問嘉義。

嘉義說:“表哥,你放心。你有多大膽,我有多大膽。我陪著你。”

這裏姓史、姓徐、姓陳的世代有姻親。所以表爺表叔、表兄表弟多的是。

“好吧,你們走之前再到我這裏來一下。”校長說。

等董川、嘉義離開學校後,校長立即召集幾個老師商量說:“董川、嘉義要去參加新四軍,我看兩人家境貧寒,我們是不是表示一下,湊點錢,給他們買雙鞋子,買件衣服,送點路費。”

“我同意,這樣的青年應該鼓勵。”維新率先表態,說完便從口袋裏拿出兩塊銀元交給校長,其他幾個老師見了,也紛紛解囊,都為學校有這樣的好學生而感到驕傲。

校長說:“這事目前不宜聲張,待他們走後再對師生們宣傳。”

學校兩青年,參軍勇向前。

老師為動容,捐款助忠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