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十六 抗旱

(2023-02-24 01:28:02) 下一個

 

幹旱無人管,農民作動員。

河中車調水,萬頃灌禾田。

王偉得知史仰高利用人們迷信抬劉老爺到各村遊行,妖言惑眾,讓老百姓焚香求雨的事,便對史仰紹講,支部得商議如何發動群眾,抗旱救災,才能破除迷信。

史仰紹和史金玉商量一下,便在小學召開了支部會議。近來又發展了小學教師王述金和三個村農會會長為共產黨員。並增補王述金為支部委員,至此已有支委五人。

史金玉說:“近來幹旱確實嚴重,莊稼發枯,汪塘幹涸,老百姓連吃水都很困難。政府不管不問,老百姓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所以一些地主惡霸乘機出來搞迷信活動。我們共產黨人是為窮苦百姓的,麵對這樣嚴重旱情不能不管。”

“是啊,我們要急老百姓所急,想老百姓所想。立刻發動群眾,組織群眾進行抗旱,不的話,老百姓田地欠收,生活艱難,又會有逃荒的了。”王偉說。

“‘瞎朝廷’這幾個地主又不老實了,幹脆再批鬥他們。”大膽氣憤地說。

祝安主張批鬥,說:“有好些人都被欺騙了,都忙著擺香案磕頭。”他想起家中幾個女孩子還捏了兩條土龍。

“不行啊,多數老百姓還沒覺悟。這些地主都是鄉村頭麵人物,又打著為民請命,幫老百姓求雨的幌子,得到相當一部分人支持,你若批鬥他們,會激起老百姓反感。唯一的辦法就是抗旱,有了效果,就自然戳破了他們的迷信活動。老百姓覺悟自然也會提高了。”史仰紹說。

“仰紹說得對。我們讓老百姓看看,是人可靠,還是老天爺可靠。”王偉說。

於是大家討論如何抗旱。

大膽說,“六塘河就在我們村前,讓各家各戶挑水灌溉。”

“這個方法不行。有的人家有強壯男勞動力,可以挑水。有的人家老弱殘疾,如何能下河挑水。”王述金表示不讚同。

“而且,靠河邊的村子,還算方便,離河邊遠的人家怎麽辦?一天能挑幾擔水,遠水解不了近渴,無法解除旱情。”史金玉說。

“那怎麽辦啊?”祝安犯難了。

史仰紹說:“我提議,各村在河邊架起水車,把河水翻過大堤流入田裏。”

“是個好辦法。在堤外開幾條水渠把水引到各家田裏。這樣,就是幾裏以外的旱情也會緩解。”王述金說。

“如果水流到地主家田邊,讓不讓他們用水。”大膽提出疑問。

“讓他們用,但有個條件,不出人力,就要出物力。比如出錢,出水車。而且要按田畝數量出物資。”王偉說。

“好,這樣做合情合理,各方都能接受。”史金玉說。

事情商量好以後,各委員們便分頭找各村農會負責人發動群眾抗旱。

祝安回家把這個消息先在家裏散發出來。大哥祝善說:“算了吧!那要費多大勁,還是等老天爺吧!我們不是燒香磕頭求劉老爺幫忙了嗎?”

“大哥,你真傻,劉老爺親口答應你幫忙了嗎?”老二祝賢不相信,相比之下,他還是相信小弟祝安的話。

“你們想幹你們幹,反正我不幹。等幾天看,說不定老天爺會發慈悲幫忙的。我不信神仙也會欺騙人。”老大祝善堅持自己的看法。

莊上史仰炳也認為車水抗旱不能解決問題。他說:“我們誠心誠意向老天爺磕過頭,燒過香了,難道一點忙也不幫,還是等等看。”

估計其他莊上也會有些人不願行動,在等上天恩賜。不過農會己經行動起來。

各村把已有的水車都運到了河邊。農會派一部分人安裝水車翻水,安排另一部分人在岸上挖引水渠。

整個河邊從東到西安裝了二十多部水車。

農會把人力分成幾班,歇人不歇車,水車的嘩嘩聲日夜不停,翻上河堤的水順著一條條引水渠,流進了各塊農田。

幾個地主家,因為田多,他們湊了一千塊大洋捐了出來,用來修理水車和為夜班水車工加餐。

眼見清清的水流進農田,發蔫的莊稼都抬起頭來,比前幾天精神多了。

祝善因為等老天爺下雨,一直沒有去車水。見水流到別人家田裏,別人的莊稼都在由黃轉綠,心裏有些急了。

祝安說:“大哥,幾天過去了,天還不下雨,你還在等。再等幾天你的莊稼都要幹枯了。”

祝善聽了,眯著眼睛,望望火熱的太陽,沒有說話,似乎還想等。

祝安見說不動他,便去找三爺說:“三爺,大哥還在傻等,莊稼都快幹死了。你去說說他,讓他趕快去車水灌溉。”

三爺知道他這大兒子,脾氣倔,認死理,不活套。沒有辦法,隻好直接下命令:“祝善,你他媽也太死心眼了,全村人都在熱火朝天抗旱,你卻要等天上掉餡餅。你不能一邊等,一邊去車水灌溉嗎?全村有幾個像你這樣傻大頭啊?快去車水,救莊稼要緊。”

被三爺一罵,祝善第二天才急忙加入水車隊。

史仰炳見祝善去車水了,自己也不再等老天發慈悲了,也忙發動家人去車水挖渠。

神醫不靠譜,農會力無窮。

萬眾齊伸手,旱魔走匆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