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十四 愁思

(2023-01-08 03:18:50) 下一個

 

娃娃早定親,從未見伊人。

天地拜完後,愁思如轉輪。

    左大姐從坐上花轎到拜完天地,一句話未說,一口飯未吃。隻是上轎之前,母親給她了吃了兩粒冰糖。不是不餓,是不敢吃,如果到了老婆婆家,還未人洞房,就上馬桶,會讓人笑話。所以在給賓客敬酒時,她是強忍著饑餓,強忍著口水,不敢看桌上豐盛的飯菜。也不敢說話,因為初來乍到,滿眼都是陌生麵孔,不知如何稱呼,錯了也怕人笑話。所以當四爺向她介紹一個一個賓朋時,也無稱呼,也不抬頭,隻是微微點頭而已。

這種情況不是左大姐一個人如此,有98%的大姑娘出嫁都是這樣。有的三天前就少吃飯,這叫做練飯,實際上在清腸。

眾親朋見左大姐低眉順眼,不聲不響,都稱讚新娘長得漂亮,為人老實。其實不知道她的苦衷。

左大姐從上了轎,就在考慮,馬上自己的身份和處境都要變了,在家時莊上人稱她為大姐,晚輩稱她為姑姑,馬上人們要稱她為大嫂,晚輩則稱她為嬸嬸,聽起來肯定刺耳別扭。

婆婆公公不知怎麽樣,厲不厲害,是不是難伺侯,這可不同於自己父母。公公到見過,和自己父親處得還不錯。但是自從知道自己和他兒子訂親以後,史三爺每次去她家,她都極力地躲著。至於婆婆,是使她最為擔心的,因為她知道十個婆媳有九個處得不好。

聽說婆婆家還有一個小叔子,兩個小姑子。這也是使人發愁的事,因為從社會上現實情況看,處得好的也不多。

但最使左大姐當心的還是自己那口子。從訂親到出 嫁,他們兩人一直沒見過麵,沒說過話,全是兩家老人在作主。聽到的也都是好話,也都是誇獎。什麽為人老實啊,能幹活啊,不怕苦啊,長得不錯啊,人品好啊等等。但都是耳聞,從不是親眼所見,這是要在一起過一輩子的啊!一輩子是好幾十年啊,如果脾氣不好,品質壞,經常打罵,那怎麽得了啊,那多麽可怕啊!

這些擔心和恐懼,從史老三到她家開生庚那天起,左大姐就整天在腦子裏盤旋。

昨天,和祝善一起去為親朋敬酒,雖然走在一起,她也沒敢正眼的看一下自己的丈夫。直到拜完天地,摘去鳳冠,她才敢不好意思地匆匆看了祝善一眼,如果把禮帽拿掉,還沒有自己高呢!臉麵還可以,五官也算端正。不過眼睛不太明亮,有點眯眯糊糊,好像要打瞌睡一樣,她想可能是被人灌了兩杯酒的原因,有些不勝酒力。

按照在家母親的交待,第二天早晨起身後,要給公婆捧送果茶,給丈夫打洗臉水。左大姐早晨醒來,見丈夫還在睡著,便起身去燒開水,給公婆泡果茶。

大蘭見嫂子起來去燒水,連忙也起身,幫著嫂子去草堆跟前抱柴火。

左大嫂說∶“大蘭妹,不要你幫,我自己來。”

“嫂子,不要客氣,你生來乍到,摸不著鍋碗盆灶,我來幫忙是應該的。”大蘭說。

嫂子燒好開水,大蘭又幫著取兩包果子來,用開水泡了兩碗,端給公婆。

大蘭在一旁忙說∶“嫂子,碗太熱,你端一碗,我端一碗,不要燙著。”

嫂子不好意思地說∶“這是我該幹的事,一個人能幹了,不要你幫忙。”

“嫂子,我們都成一家人了。還客氣幹嗎?”大蘭說。

姑嫂兩人端著碗,一直送到公婆的房內。

三娘見了, 連忙坐起身來說∶“昨天吵鬧一天,累了,你該多休息一會,早早起來幹什麽?”

三娘看了一眼,又說∶“居家過日子,不要這樣講究,社會變了,也不要完全守那些老規矩了。以後不要再端茶送水了。我們現在還都能動,自己能管好自己,你們青年人幹你們事去。”

新媳婦說∶“娘,這是我們做晚輩該幹的。”

“也不能完全這麽說,得看情況,沒病沒事的時候,身體好好的,就不需要過分照顧。”三娘說。

左大姐一聽,覺得婆婆是個隨和的人,不會難處的, 接著又問:“爸爸呢?”

“你爸一大早就幹活去了,你不要管他,忙你的去

吧。”

送完果茶回來,見祝善還未醒,便又到廚房做早飯 去。大蘭又跟前跟後,給嫂子拿麵,拿饅頭,又告訴嫂子油在哪裏,鹽在哪裏,佐料在哪裏。

接著小蘭也起來了,見大蘭姐在幫著嫂子做飯,也連忙跑過來說:“大姐,醒了也不叫我,一個人在幫嫂子幹活,好人好事都叫你一個人幹了。過去,我來幫嫂子燒鍋。”說著把大蘭從灶門口拉了過去。

左大姐見這兩個小姑這麽熱情,這麽勤快,原來的 擔憂沒有了。

早飯後,三娘特地把新媳婦找去,娘倆拉了一會話。 問了左家兩位親家的情況,而後三娘對媳婦說:“現在我們成一家人了,你就是我的孩子了。以後有什麽就說什麽,有什麽難事,也盡管對娘說。兩個小姑和弟弟都比你小,不大懂事,有什麽不到的,你就寬容一些。再說,你是嫂子,他們有錯的地方,你完全可以教育他們,我不會生氣的。”

“娘,我看他們都很好,你放心,不會有事的。”媳婦說。

三娘又說:“祝善這個孩子,能吃苦,也能幹,就是不愛說話,不會說話,有時還會有點毛脾氣。如有不好的行為舉動,你告訴我,我來教訓他。”

婆婆一席話,除掉半煩憂。

小妹解人意,新人暫勿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