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三 巧遇

(2023-01-31 01:22:43) 下一個

 

祠堂造訪遇同窗,握手相談情義長。

夜校無需費口舌,原來心意共炎涼。

史仰紹讀了王偉給他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心情十分激動,晚飯後和王偉一直談到深夜,他了解了全國的鬥爭形勢,了解了共產黨和毛澤東。他興奮得久久不能入睡。

第二天早晨,祝安見到仰紹便迫不及待地問:“二哥,聽說昨天來了一個買油的,走了嗎?”

“沒有啊,你問這幹什麽?”仰紹聽了,望一望祝安,他不想把實情告訴他。

“我想他要能常來買,又買得多,對我們生意不是有好處嗎?”祝安回答說。

“就你鬼靈精,盡想好事。快幹活去吧!”仰紹怕祝安繼續問,便把他支開了。

老板史仰聯到汪集去買花生,第二天早飯後才帶著兩大車花生回到油坊。

史大娘見了,沒等老板喘口氣便劈頭蓋臉地說:“你做事總是慢騰騰的,昨天出去,今天才回來。家裏來客人買油,你卻不在家。”

“二弟不是在家嗎?我不在家有什麽關係。”老板沒有生氣,滿臉笑容地說。

王偉站在門口,靜靜地看著,見老板個子不高,比老板娘要矮一個頭,看來有些怕老婆。

“還不快回家洗洗臉,休息休息吃早飯。”老婆又說,看來她還是很疼愛自己的丈夫的。

“我在汪集吃過了,你們都吃了嗎?”老板又關心起老板娘來。他一邊說一邊指揮把兩車花生卸了下來,又指揮祝安他們把花生運進屋裏,雖然個子矮,但顯得很精明。

直到老板忙完以後,二老板仰紹才把買油客人王偉引見給老板。

老板見客人穿得整整齊齊,斯斯文文的樣子,不由得心生敬意,連忙向前作揖行禮。問“對不起,來多時了?”

“昨天上午到的。”二老板代為回答。

“十分感謝,在這裏已經叨擾多時了。”客人說。

“歡迎,隻是鄉村條件不好,委屈你了。”老板抱歉地說。

寒暄以後,客人介紹了自己的情況,二老板又說:“大哥,我上午帶客人到史家祠堂去一下。”

“去那裏幹什麽?”老板矮爺有些不解。

“客人聽說史家祠堂很有名,想去看看。”仰紹沒有說去學校的事。事情沒有辦妥,他不想多說。

仰紹帶著王偉到史家祠堂。先看看廟堂,又瞧瞧劉老爺神像,見不斷有人前去燒香磕頭。而後又站在學校教室外麵看看學生上課。

王偉見院裏有一棵大銀杏樹,枝葉繁茂,但仔細一看卻沒有結果,便問仰紹銀杏為什麽不結果。仰紹介紹說:“據老人講,這棵銀杏已有三百多年了。當初發大水時,從六塘河上遊漂了下來,原來是兩棵,一公一母,被人從水中撈起栽到祠堂裏來。開始十幾年一直結果。後來,那棵結果的被人偷走了,就隻剩這棵公的。母的沒有了,公的也開始枯萎。後來,幸虧劉老爺來了,常有人來上香,不知怎麽的,這棵銀杏樹,又茂盛起來,隻是不結果。

王偉聽了,感歎說:“人有感情,樹也有知。”

說話間,學校打鈴下課了,學生紛紛湧出教室。仰紹見校長史金玉從教室走了出來,忙迎上去說:“校長,我今天帶來一位客人,想找你商量個事情,你得閑嗎?”

“行,下麵我沒課,可以請他進來。”校長爽快地說。

校長進了辦公室,仰紹忙到銀杏樹下將王偉帶向校長室去。

校長見仰紹帶著人進來,忙站起身,定晴一看,高興地叫道:“這不是老同學王偉嗎?你怎麽到這裏來了?”

王偉一聽,也忙瞪大眼睛一看,驚叫道:“啊!史金玉。你在揚州教書的,怎麽跑到這裏來了!”說完連忙上前,兩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

史金玉連忙請王偉坐下,問長問短。

王偉簡單說了自己的情況。又問史金玉為什麽跑到鄉下來教書。

史金玉說:“此事一言難盡。”於是把自己對世道的看法,把辦學的目的都對老同學講了。

學校房子緊張,隻有一個辦公室,校長老師都在一起辦公。那兩位老師又都上課去了,此時隻剩下他們三人。

史仰紹見王偉和校長原是老同學,心想這事就好辦了,隨口說:“早知你們是老同學,我就不當向導了。”

王偉說:“多虧你,多虧你,你要不帶我來。我怎麽知道老同學在這裏。”

“不知老同學來此窮鄉僻壤有何貴幹?”史金玉問,他猜想王偉來此必有要事。

“不瞞老同學,今日到此確實有事,還求老兄鼎力相助。”王偉說。

“說吧,隻要我能辦到的一定幫忙。”金玉說。王偉不再拐彎抹角,把想借校舍辦農民夜校的事說了。

金玉一聽,高興地說:“我早有此意,仁兄一來便水到渠成了。”

仰紹見事情談妥,十分高興。便邀請校長一起到家坐坐,暢飲兩杯。校長聽了也未推辭。

事情一辦成,心裏得安寧。

邀請杯同舉,加深同誌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