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十八 說韓恢

(2022-12-31 05:58:47) 下一個

 

閑話道上說韓恢,雖然年輕有作為。

隨著中山幹革命,堅強不屈業光輝。

四爺見祝雄回來,本來十分高興,但又想起大哥幾年來不知音信,小祝康也死活不知。想到這些,一夜輾轉反側,沒有睡好覺。第二天他又到二爺家找祝雄問他爸情況。

“你爸現在還在南方嗎?”四爺問祝雄。

“一直沒有確切消息,隻是前年帶信回來說參加了孫中山革命黨,參加過平叛陳炯明叛變。這兩年卻又音信全無,我和媽也不再寄希望於他了。”祝雄歎息著。

二爺說:“現在世道很亂,這樣黨,那樣黨,魚龍混雜,搞不清誰好誰壞,你好好幫著老丈人打漁,千萬不要像你爸那樣,參加什麽黨,家也不顧。”

“這我知道,我隻是參加過反湖霸鬥爭。”

“這也要小心,不要冒尖。槍打出頭鳥,危險。現在是官匪勾結,狼狽為奸。千萬防止他們瘋狂咬人。”三爺囑咐。

“你媽身體怎樣?”四爺問。

“現在還可以,隻是年齡大了,精力不如以前了。 我想回去叫她不要再為地主蔣家洗衣服了。沒事在家門口賣點魚蝦也就行了。就是不幹,我也能養活了她。”祝雄說。

“我們都隔得遠,你媽就靠你照顧了。我們也幫不上忙,我現在最不放心的就是你們家了。”四爺說著又感傷起來。

“叔叔們請放心,我會照顧好我媽媽的。”

四爺知道祝雄孝順,待人處世都很好,他也就不多叮囑了。

臨走時,祝雄從身上掏出兩塊大洋,遞給三爺說:“祝善弟結婚,我們不一定能趕來。這一點錢給小弟做兩件衣服。”

“趕快收起來,你母子在外很不容易。”三爺連忙推辭。

“三爺,這兩年我們家比過去好多了,不差這兩個錢,你老一定收下。”祝雄一個勁讓三爺收下,三爺不好再拒絕,便收下了。

二爺從家裏裝了一口袋花生,四爺從家裏裝了一袋 黑豆,都讓祝雄帶回去。

祝雄推辭說帶不動這麽多,不要了。

二娘說:“這都是家裏地上長的,你們打漁的又不種地,帶回去吃吧,免得再上街買了。”

祝本說:“我用毛驢幫你送到湖邊,上船就行了。

三娘又從家中拿出一條青色頭巾,交給祝雄說:“這條頭巾是給你媽媽的。”

“這副手套,是給你媽媽的,大嫂的手經常給地主家洗衣服,都裂口子了,讓她冬天戴著。”四娘說。

祝雄都高興地接下了。

聽說祝雄要回去,祝善、祝賢、大蘭、小蘭、祝安、二姐一群兄弟姊妹也都前來送行。

祝本牽著驢,駝著兩袋吃的東西,和祝雄一起走向縣城。

祝安見了,連忙跑向前去,拉著祝雄低聲說:“哥,你要是參加什麽黨,一定帶上我。”

“回去吧,開什麽玩笑,過兩年我回來喝你的喜酒。” 祝雄拍了拍祝安的腦袋,笑著說。

祝雄、祝本兄弟兩人一邊說著話,一邊往前走。隻見路的兩邊,沙荒遍地,樹木稀少,村莊茅屋,破漏不堪。

祝本說:“從我記事,我們泗沭就不斷遭到水災、旱災,二十多年來老百姓就沒有過上一天好日子,怎麽就沒有一個能人出來救救老百姓呢?”

“不是沒有,孫中山就是一個,他奔走號呼幾十年,搞過多次起義,終於推翻了滿清政府。”祝雄說。

“孫中山革命,我們也聽說過。不過,一是離我們太遠,泗沭沒有感覺到,二是天下仍舊大亂,老百姓並沒有得到好處。”祝本說的是實話。

“孫中山,我們沒有見過,但他的部下將領我倒是見過。”祝雄說。

“誰啊?哪裏人?”祝本有些好奇,連忙追問。

“這個人就是我們泗沭史集人。”祝雄說。

“誰?我們怎麽沒聽說過?”祝本聽說是泗沭人,十分驚喜。

“他叫韓恢。”祝雄說。

“大哥,你快說說看。”祝本催促著。

“聽說,韓恢二十來歲的時候就胸懷大誌,聽說南洋招兵,便約了好幾個泗沭人南下,到了鎮江參加了清政府新軍。新軍裏有孫中山同盟會成員趙聲等人。趙聲見韓恢表現很好,便介紹他參加了同盟會。後清政府迫害同盟會會員,趙聲被撤銷統帶職務,隨即離開清軍去了香港。不久韓恢也尋趙聲而去。趙聲又將韓恢介紹給同盟會領導人黃興。不久便參加了廣州起義敢死隊,在黃花崗戰鬥中勇猛異常,在清軍圍攻中,韓恢保護黃興衝出重圍。

“黃花崗起義失敗後,韓恢回到南京,通過過去的人際關係,暗地裏做清新軍第九鎮工作。不久,武昌起義爆發, 第九鎮新軍統領徐紹楨宣布起義,響應辛亥革命。韓恢得知消息,立即發動南京革命黨人,組織敢死隊,被推為隊長,在城內作內應,攻下了城內監獄,釋放犯人,率部到雨花台和新軍會和,和辮子軍張勳決戰,他脫光上衣與敵人肉搏,但終因眾寡懸殊,他們與新軍一起敗退回鎮江。

“不久徐紹楨又重新整合擴大隊伍,再次進攻南京。韓恢又被任命為敢死隊隊長,通過幾天激戰,終於攻克南京。

“南京攻克後,韓恢被任命為炸彈隊隊長,率軍過江,攻打到準安。

“袁世凱篡權以後,鎮壓革命。孫中山號召討袁。黃興任江蘇討袁軍總司令,韓恢組織了鐵血團,在上海準備接應黃興,後因討袁軍內部分裂,因而失敗,南京失守。韓恢便重組軍隊,再攻南京,又失敗。

“後來,孫中山又任命韓恢為江北討袁總司令,組織人馬攻打南通。因事前泄密,這次起義又失敗。

“前年韓恢又被任命為江蘇省招討使,作北伐準備工作。為了開辟蘇北工作,他曾率部開赴家鄉泗沭,駐軍南新集,但因新組的軍隊紀律鬆懈,引起地方不滿。他怕軍隊禍害鄉鄰,無奈之下便把軍隊撤回江南。”祝雄盡其所知,詳細地介紹了韓恢的革命事跡。

“這事,我們怎麽不知道?”祝本問,他都聽傻了。

“南新集離洪澤湖近,而離六塘河遠,你們自然不知道。”祝雄說。

“後來怎麽辦了?”祝本又問,他很關心韓恢後來的情況。

祝雄繼續介紹說:“後來,孫中山在廣東遭遇陳炯明叛亂,危急中急召韓恢。韓恢從上海急去廣東,被孫中山任命為討賊軍總司令。他率領五百官兵與陳炯明激戰於黃埔,以少勝多,大敗陳炯明。

“韓恢救出孫中山,一起回到上海,重新組織人馬,準備重建蘇北根據地。不料,這件事為江蘇軍閥齊燮元知道了,密令上海警察廳廳長徐國梁將韓恢逮捕,於去年11月被殺害於南京。年僅 35 歲。”

“太可惜了!沒想到我們泗沭還出現了這樣一個英雄人物。”祝本感歎說。

“俗話說,時世造英雄,越是亂的時候,越會出現英雄人物。”祝雄說。

“大哥,你怎麽知道得這樣詳細?”祝本疑惑地問。

“我本不知道。有一個韓恢部下從洪澤湖過,住在我家,談起了韓恢的事情,我才知道了這些事。”祝雄解說。

“大哥,你有沒有問大伯父情況,他知道不知道。”祝本問。

祝雄說:“問了,他說,孫中山那裏是有幾個泗沭籍軍士,但不知道姓名。”

敢為革命開先路,留下英名勵後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