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十四 登門提親

(2022-12-04 04:25:32) 下一個

 

寒門有子結親難,無地無錢舉步艱。

忽見草中花耀眼,遣將青鳥為探看。

欽義兒子祝本二十三歲了,還沒有結婚。為此,義二爺都愁白了頭發。他到處請人說媒,可是人家一打聽,不是嫌窮,就是嫌人長得不帥,所以一直沒有說成親事。二娘為這件事也是操碎了心。自從女兒出嫁以後,二娘也缺了幫手,家務事都靠她一人操持。她真盼找個兒媳婦,平時說說話,幫幫忙,解解悶,消消閑。如果再有個孫子,便是忙也舒心,窮也快樂。

祝本學了木匠回來,閑時做點家具,換點零花錢,忙時便幫著父親幹農活,從早到晚,手不閑,腳不住。對自己的婚事,沒有工夫想,也沒有辦法想。反而是二爺老倆口為這事天天在操心。

在六塘河北岸堤坡上住著一戶姓薑的人家。原來母 子三人逃荒至此,一無房屋,二無田地。是章玉聯可憐他們,撥了一畝地給他們,又資助一點材料,讓他們在河堤上蓋了兩間茅草屋,住了下來。後來母親死了,便埋在河堤上,家中就隻剩下姐弟二人。姐姐種著章家給的一畝地,弟弟便幫著人家幹活,賺點吃的和零花錢。

章玉聯家出事之前還好,遇到困難,還能請他們幫一下忙。自章玉聯一家被害以後,薑家在此地便無依無靠了。薑家勢單力薄,眼見章家遭了橫禍,雖心有憤恨,但無力回報。

欽雲三爺常到河裏釣魚,來去從堤上過,經常見到薑家姐弟。這天他忽然想到二哥二嫂整天為兒子婚事發愁,不如把薑家的閨女說給祝本。想到這裏他便去和哥嫂商議,二哥說:“祝善也還沒有親事,不如說給他。”

三爺一聽,連忙說:“祝善年齡還小,過幾年不遲,先替祝本辦了。”

“薑家是逃荒要飯來的,這門親事好嗎?” 二嫂有些不樂意。

“哎啊,嫂子啊!我們家逃荒要飯的還少嗎?至今老大、老四還沒有回來,都是窮人,沒有什麽挑剔的。我看薑家閨女長得不錯,也能吃苦,又會過日子。我們這樣人家正需要這樣的媳婦。”

二爺本來有些猶豫,聽三爺這麽一說,覺得很有道 理,便點頭答應。二娘聽了,也覺得合適,便不再反對。

“不知這個閨女現在有沒有婆家,你得去問問。”二爺對三爺說。

“我得趕快去打聽打聽。”

三爺說完沒有回家,便直接上薑家去了。到了河堤,見薑家閨女正在門前洗衣服,便走了過去,搭訕地問:“閨女,洗衣服啊?”

“是啊!”閨女住了手,抬起頭看了一眼,她見過三爺。

“你弟弟呢?”三爺又問。

“給人家幹活去了。”

“閨女,我想問一下,你不要生氣。今年多大了,你有婆家嗎?”

三爺不想再繞圈子,他想趕快把事情辦好。

薑家閨女聽這一問,立刻臉紅了起來,低下頭沒有說話。

三爺知道女孩子害羞,不好意思,便說:“我這樣問,你生氣嗎?”

閨女搖搖頭。

三爺見了,慢慢地說:“閨女,這是人生大事,不要不好意思,慢慢地回答我,也許能幫你忙。”

閨女聽了,眼淚簌簌地掉了下來,又用手揉揉眼說: “我今年二十歲了,母親剛去世,有哪個關心我們,弟弟又小,我怎麽敢想自身的事。”

三爺聽了,便對閨女說:“我有一個知根知底的人家,雖然不太富裕,但生活還能過得去。這家夫妻倆隻有一個兒子,會木匠活,今年二十五歲,孩子比較老實,也能吃苦,人也長得不錯,個子也不矮,比我還高一點,老倆口也是厚道人。如果你願意,我就給你說去。”

“我是個討飯的,誰願意要?不要難為人家了。再說,我還有個弟弟怎麽辦?”閨女憂心忡忡。

三爺知道閨女的心理,便又說:“隻要你願意,我保證替你說成。這家人絕不會嫌棄你的,至於你弟弟好辦。這家人和你家相距不遠,平時你仍可以照顧你弟弟。”

“我不信,人家願意嗎?”閨女半信半疑。

“保證沒問題,我可以當他們半邊家。”三爺有把握地說。

“這事我得和弟弟商量商量,必須他同意才行。”

“好的,應該商量,你弟弟我也熟識,保證他不會反對。如不同意,我去勸說。”三爺又下了保證。

閨女聽了,沒有再說什麽。

“那麽,我就說去了!”

三爺望望閨女,閨女微微地點一下頭,三爺便飛快地走了。他把這個結果立刻告訴給了二爺老倆口,兩人聽了高興得自不必說。這真叫: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祝本聽說家裏要給他找一個要飯的做媳婦,他不願意。

二爺生氣地說:“要飯也是人,怕什麽!你四爺四娘也討過飯,不就是窮嗎?隻要能吃苦,好好幹,能窮一輩子嗎?”

“小子,你不要不識貨。這個閨女長得不錯,能幹活能吃苦,絕不比你差。朱洪武原是討飯的,後來做了皇帝,馬皇後原是個禿子,後來掌管三宮六院。地主家的小姐打扮得花枝招展,你有資格要嗎?要來了你能使得動嗎?窮人家就得娶個會過日子的女人。”

“聽三爺話,保證不會錯。”三爺又下了一回保證,祝本聽了,默不作聲。

真是:三爺一席話,小子默無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