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十五 準備

(2022-12-27 06:00:16) 下一個

 

兒女已成人,雙親倍苦辛。

裏外忙婚嫁,籌資又費神。

三爺欽雲沒有想到左老大答應得那麽爽快,而且一 點條件都沒有提,回家以後,立刻高興地告訴三娘。

“左家雖說沒有提條件,但我們也要自覺些,該花的錢,還得花。不能像我當年那樣,騎著毛驢就到你家來了。”三娘提起當年,現在還生氣。

“當年村裏沒有花轎,租不到,隻好用毛驢了。” 三爺辯解。

“不是租不到,是你老爹怕花錢。”三娘沒好氣地說,“聽說大嫂、二嫂也是毛驢馱來的,我們家都成了驢馱販子了。”三娘越說越生氣。

“你說得不對,他四娘就是坐花轎來的。”三爺想為史家挽回一點麵子。

“別說了,那時你家的毛驢死了,隻好跑到十裏外租個花轎。而且那個轎子都老掉牙了。幸虧四娘家住得近,個子又不大。要是路遠,體重重,轎子到不了家,就得散架。這都是你家老爺子幹的溲摳事。”三娘諷刺說。

“你他媽太會嘲諷人了。”三爺有些受不了了。

“你再他媽的,我就掌你的嘴。”說著三娘便揚起手中的鞋底。

三爺見了,忙陪笑說:“怪我,又說滑嘴了。”

“不過話說回來,你們雖然都是騎驢來的,不也生了一大串閨女兒子嗎?”

“還好意思說,你這些兒子、侄子當中,有好幾個驢脾氣,看不出來嗎?像驢種一樣!”三娘話一出口,知道錯了,連忙捂住嘴,接著噗哧一笑。

三爺伸出一根指頭,就去刮三娘的鼻子。

三娘笑著用手推開,說:“不過,說正經的,這次娶兒媳婦,得好好準備準備,該花的錢一定要花,多出點錢,花轎一定要的;買點好布,新娘的棉襖、棉褲要做得漂亮些;新床要用好木頭做;新房要粉刷粉刷;家具也要做幾件新的,得好好的改變改變過去那種寒酸的形象。”

“好家夥,你這麽一說,我得花多少錢啊!”三爺立刻感到了壓力。

“花不了多少錢,我都替你計劃好了。家具和床請二哥爺倆個做,工錢不會太多;新郎、新娘衣服,買點布,棉花自家有,不用買,縫衣服,我和大蘭就行了。 租花轎的錢,不能少,也不準省;酒席錢,家裏還有百十斤的肥豬,一頭幾十斤的羊,四、五隻雞,葷菜就差不多了。蔬菜,自家園子有,不用花錢買。”三娘說得頭頭道道,計劃得嚴嚴密密。

三爺聽得清清楚楚,感覺周周到到。三爺忽然感到三娘的本事突然大起來了。

“我想做家具時,順便把大蘭的嫁妝也做了。”三爺說,他聽三娘一番打算,心裏一亮,壓力小多了,也開竅了。

“隻要家中木料夠,可以啊!隻是怕二哥爺倆忙不

了。”三娘表示同意。

    “那沒關係,我想讓祝善、祝賢兄弟倆去幫忙拉拉大鋸,做做小工。”三爺說。

“你得趕快,拿著兩個小孩子的生辰八字去找人合 日子,快告訴女家,讓人家好作準備,時間盡量晚一些,還有許多事情要準備呢!”三娘催促道。

三爺一聽,答應馬上去。他現在感覺,好像三娘成了當家人了。

三爺到南莊去找宏二先生。宏二先生史欽宏,是當地目前唯一的私塾先生,門下有十幾個學生,主要是教學四書五經。剛入學的則是啟蒙教育,教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因為讀書人少,先生不光教書,還兼做其他文字工作,如春節時替人寫春聯,給蓋屋子人家寫大梁紅幅,給結婚人寫庚帖,給死人寫神主,甚至給夜驚的孩子寫“天皇皇,地黃黃,我家有個夜哭郎,行路君子念三遍,一夜睡到大天光。”先生誠實,善良,脾氣好,鄉鄰們有求必應。

三爺去請先生給兒子選喜慶日子。先生問清了兩個 孩子的生辰八字,而後翻開曆書,仔細地研究了一會,便告訴三爺說:“農曆十月八日是黃道吉日,宜出行,  宜蓋房,宜結婚。我看就選這一天吧!這時候,莊稼已經全收完備,天氣不冷不熱,人們進入了休閑期,青年人正好在此時操辦婚事。”

三爺聽了很高興,他本來擔心,日子合得太近,怕準備不好,現在根據先生所選的吉日,到期還有兩個多月,時間肯定夠了。

三爺高興,從懷裏掏出一包冰糖,雙手奉獻給先生,表示感謝。

宏二先生連忙推辭說:“快拿回去,快拿回去,一點小事,舉手之勞,不必放在心上。”

三爺說:“先生拿著,這就算孩子們的喜糖,請賞臉。”

先生聽了,隻好說:“既是喜糖,卻之不恭,我就先恭喜了。”

三爺臨走之前,又向先生深深一禮,再次表示感謝。

先生和三爺在姓史中本是同一個輩份的人,但“先生”這個名字,本來就高人一等,是被周圍人所敬仰的。所以三爺在先生麵前也自然就畢恭畢敬。

合好日子,三爺便去找二哥商量,請二哥爺倆幫著打造喜床、家具和大蘭的嫁妝箱子和櫃子。

二爺聽後說:“侄兒、侄女的喜事,我自然要幫忙。隻是木料要選好。”

“我家裏有桑木、榆木。”三爺說。

“俗話說,寧叫榆梁(餘糧),莫叫榆床(餘床),桑樹也不能打床,最好槐木、柳木。”二爺說,在他看來,打家具是很有講究的,內中有不少玄機。

“喲,我家還沒有槐木、柳木哩!”三爺一聽犯難地說。

二爺說:“這你不要發愁,我家有槐木、柳木,夠做一張床的。”

“怎麽能用你家的呢?”三爺不同意。

“分什麽你家我家的,你的兒子也是我的侄子,有多少遠近啊!實在不過意,你把你的桑木、榆木換給我,不就行了嗎?”二爺爽快地說。

“這樣做也好。”三爺聽了,這樣通融一下也還行。

三爺回家,把先生合的結婚日子和請二哥做家具的 事都說了一遍。

三娘說:“這兩件大事就算定下來了。你明天得趕快到左家莊去一趟,通知人家日期,好作準備。”

“這是自然的,還有兩個月時間,還有許多事要準備呢!”三爺說,“我本來就是這樣打算的,定了日子,立刻告訴人家。”

“不過,你還得準備一下,帶點彩禮去,不能像上次去一樣,一毛不拔。”三娘交代。

“送什麽東西好啊?”

三爺確實不清楚,因為他兩對兒女都還沒有結婚,他沒有經驗,這一方麵他確實不如三娘懂得多。

“帶四包果子,算送給兩位老人;買兩身布料,算是給女孩子的,作為彩裝。”三娘交代。

“買果子我行,買布料,我不知買什麽好。”三爺有些犯難。

“真沒有用,明天我陪你一起去買。”三娘隻好親自出馬。她真怕三爺花了錢,辦不好事。

四爺聽說三哥兒子要結婚,大蘭也快出嫁,正在請二哥打家具,便走過來說∶“我家有兩根楝子木,做箱板很好,又輕,又不變形,你拿去用吧!”

“那不好,祝安、二姐也都不小了,他們將來還需要呢!”三爺不同意,三娘也說不可以。

“他們兩個婚事還有幾年呢,不忙,我家地上還有幾棵樹呢,夠用的。這兩根你們先用著。”

三爺說∶“這樣也好,以後我再還給你。”

“這就謝謝四爺、四娘了。”三娘十分高興,這才像真正兄弟。

兄弟力同心,輪錘可斷金。

風和群鳥出,流水似彈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